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时间:2022-10-05 04:59:25

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后进生转化问题始终是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点。因此必须踏实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方法,使后进生逐步得到进步。

【关键词】普通高中转化后进生策略

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世界学校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哪一级学校,学生的学业和品质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何谓后进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不仅学业成绩差,而且在心理品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长期失败的经历,强烈的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稍有“变形”的心态促使他们与老师、同学处于对立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严重阻碍着班级优良班风、学风的创设。所以,重视对“后进生现象”的研究,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那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1.了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而“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特点和个性更突出,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失误。从内因看,因为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意志薄弱,没有明确的目标等,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因此班主任要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包括家庭环境、性格品德、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情况,以便摸清底细,从而对症下药,保证疗效。

2.感化

无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只有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后进生”。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排斥、被讽刺、遭冷眼的体验较多,他们内心更需要温暖,需要爱。班主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自觉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3.机智

“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外,还有许多特殊之处,自尊心特别强,思想、行为的情绪性色彩明显,意志和毅力薄弱,观念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作为“后进生”,他们自己也知道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更难独自找到摆脱这种处境的方法。班主任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能一概而论地因事论事作简单处理,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查明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

“后进生”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可以说,转化教育工作,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既要注重科学性,又要注重艺术性。转化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其中难免会有反复和冲突。因此,转化“后进生”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对此,班主任在转化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教育机智,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过错反复现象,要耐心说明,持之以恒,善于在反复中抓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

4.“五多五少”策略

班主任在爱施全体过程中还需讲究“五多五少”策略。(1)多用情、少用气。就是要具备师爱,以情感人,而不应是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冷淡疏远。(2)多尊重、少罗嗦。要求班主任尊重、信任学生,不要动辄罗嗦。(3)多赏识、少抱怨。就是要求班主任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克服抱怨教育倾。(4)多引导、少强制。即重视引导而非“鞭策”。(5)多激励、少批评。激励性评价就是一种以鼓励为住要方式,以个体发展为客观参照,旨在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着重考察教育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5.加强班风建设,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班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是巩固学生在班集体的精神力量,创立良好的班风是教育班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作为班主任要建设良好的班风,必须从细处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学生品德的发展,教育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教育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卫生;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不随意践踏草坪。班主任对于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后进生的情况,做到“三勤”,勤问、勤看、勤分析。并对他们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于行为习惯差的,不要排斥,要多关心,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善于发现差生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差生从心灵深处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从而改掉不良习惯。树立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文明友爱之风,让后进生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勤动脑、多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后进生的责任感。

与此同时,重视班干部的培养,让班干部学会思考,能正确处理班级中的一些小的突发事件,能对后进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让他们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提升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并给后进生树立先锋模范作用。

6.协调家校联系,形成转化合力

教师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协调密切配合,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要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开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联系,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但有些家长看到、听到学生的情况,可能对他们采取粗暴的手段,甚至打骂相向,而不是加以引导。如果学校教育是一套,社会和家庭教育又是一套,它们就会互相矛盾,互相抵消,转化工作很有可能就会功亏一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及时与家长加强沟通,诚恳地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从而完成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为家庭应该是温暖的,是后进生的避风港,是他们心灵的寄托。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转化工作才能走向成功。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班主任不应受现有方法,措施的局限,要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的整体转化方法。特别是当前正值社会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各方面变化迅速,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都在转变,这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我们有责任面对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创造和总结出新的转化方法,促使更多的后进生转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温芳军.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齐斌.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书法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下一篇:大爱无痕,幸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