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枝,环保三剑闯荡空调江湖

时间:2022-10-05 04:55:03

李兆枝,环保三剑闯荡空调江湖

16年前,在一间废旧的仓库里,袜业大王的李兆枝无意中捡到了一本环保节能空调的说明书,从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他看到并抓住了环保节能领域潜在的商机。10多年来,他坚持自己的眼光,一心一意走环保节能空调之路,终于在金属冶炼、纺织制衣、塑料橡胶、服装鞋帽、日用化工等领域,以高效节能换回了丰厚利润。

在珠三角的企业江湖上,“壹比壹”空调董事长李兆枝并不是最出色的,再加上他不事张扬的性格,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环保节能空调,这个总是穿着牛仔裤本色依然的老板,可能从此就会淹没在珠三角的老板堆里,根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李兆枝用十年全心全意铸造的空调环保节能之剑,却在金属冶炼、纺织制衣、塑料橡胶、服装鞋帽、日用化工、农业花卉、大型商场、产品展厅等领域,刮起阵阵让传统空调升级换代的龙卷风。而让李兆枝步向成功的,是他在空调江湖上挥出的那功力深厚的三剑。

第一剑:远走澳洲访秘籍

回想起当初的一切,李兆枝感觉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经常描写到的主人翁,误入山洞捡到武功秘诀而终成高手。不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实场景不是一个山洞而是一间小仓库。时间倒回到1990年,李兆枝当时已成功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袜业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便在广州收购了一家工厂。在检视一间堆放空调等杂物的仓库时,李兆枝无意间在角落里捡到了一本早已泛黄的小册子,即现在他所经营的环保节能空调的说明书。小册子中明确标明着“该空调环保无污染,节能方面比传统的节省90%以上”。这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小册子也成了他的“武功秘籍”。

李兆枝当即在自己的工厂里试验那批空调,最初是在200平方米的车间里安装了一台,效果不太明显,再换到100平方米的车间安装了一台,两个月后与以往的空调相比竟节能80%以上。李兆枝如获至宝,给自己的工厂全换上了那批空调。一些同样是做企业的朋友得知此事后,也纷纷找上门来。商人的直觉告诉他,这里面肯定大有商机。之后经多方周折打听,李兆枝终于“挖”出了那批空调的原厂在澳大利亚,已有60多年的历史。整个澳大利亚的南部几乎都在使用这种空调。该品牌的老总曾扬言,使用其空调,就像走进了天然氧吧,绝对不会产生污染。李兆枝飞到了澳大利亚,向厂家要求做中国地区的总,但却被一口回绝了。原来之前,厂家在香港地区有过一家商,但香港市场做得并不理想,最后不了了之,该品牌老总由此认定中国人不会做市场。

正当李兆枝一筹莫展之时,福建地区一家公司也跑上门去要求做澳大利亚方面空调的中国区总,但同样惨遭拒绝。双方一聊之后当即决定合伙,以实力来取信于人。就这样,他们共同拿下了环保空调的中国区总权。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产品,还得有识货人。在当时整个大环境缺乏环保意识时,推广这样的理念是必然会频频碰壁的。他在展会上介绍产品,别人半信半疑,上门推荐,也没人接受。为了打市场,有时明知是赔本生意也得照做不误。不过,之后李兆枝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了南方,因为南方有几个其他地方很难比拟的特殊条件――民营企业较多,地域较近,运输成本也会相对降低很多。因而李兆枝形成了以珠三角为大本营,再慢慢覆盖其他地区的销售战略。

十年的媳妇熬成婆,经过十年漫长的生涯,李兆枝终于掌握了澳大利亚方面环保节能空调的全套技术,并于2000年创办了自己的空调工厂。两年后的2002年,当年与李兆枝合伙拿下权的福建公司与澳大利亚的空调公司一同找上了李兆枝的门,要求三方再度携手,打造亚洲最大的氧吧空调基地。强强联合是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李兆枝苦心造诣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此时自然是顺势而为。

第二剑:先舍后得拓市场

“如果不是环保与节能理念的支撑,我想我的氧吧空调事业早就夭折了。我的环保空调比传统空调节能95%以上,但前10年我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如果有能力再坚持10年的话,我想请个数学家给我算笔账:我对大自然到底做了多少贡献? ”回首这一段历程,李兆枝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

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眼光,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认识的世界里。李兆枝做过很多行业,每次都能选准时机投资下去,在察觉没多大利润时又能及时抽身而去,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那份精准的眼光。按常理推断,精明的老板不会做糊涂生意,更甭谈赔本生意。

在这不得不提起李兆枝做成的一单生意。东莞的永发电器厂为解决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的降温通风问题煞费苦心,每年在这方面的预算投资都高达400多万元,尽管方案试用了多种,甚至他们还在厂房外安装抽风机,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无计可施之余,他们决定招标,想全部换用知名品牌空调。当时李兆枝做了一个150万元的方案,不过在第一阶段就惨遭滑铁卢。不得已,李兆枝通过关系介入,永发电厂才勉强给了一个80平方米的车间做“样板”,说是让他试试看。李兆枝当时就承诺,如果达不到永发电厂要求的效果,所有安装的空调分文不取,如果发电厂满意了,所有的空调就全采用自己的节能空调。开始实验了,空调开了不到10分钟,所有前来检验的管理层全都兴奋不已,说是终于找到了大救星,解决了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大难题。

原来这种环保节能空调是通过水的自然蒸发对空气进行绝热、加湿、冷却来达到制冷的效果。举个例子,人站在海边感觉特别凉爽,水涂在皮肤表面风一吹就感觉很凉快,这就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而“壹比壹”环保节能空调就是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的原理,将高科技与人工蒸发制冷技术相结合,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于一体。人们在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净化的空气,空调将室外氧气换入室内,使房间成为了“空调氧吧”。

闻讯而来的发电厂老板为了进一步验证“壹比壹”环保节能空调的节能环保性,当场拨了一层楼让李兆枝再实验。半年之后,发电厂对这一层楼的投资基本上在节能方面收回了。从此以后,这个厂成了李兆枝推广环保空调的最好说明书。本来一般工厂是不随便给人参观的,但之后,只要李兆枝的客户有参观的需求,永发电器厂无不应允。

第三剑:常创“新招”闯江湖

不小心当上了老板,李兆枝说这是这辈子“入错了行”。如果看得淡一些,老板在他眼里也只是一份职业,他还得要一心扑在事业上,常年打一份工。入错了行,整天想着怎么去创造利润,就难免会欲速则不达,会走许多弯路。李兆枝说,现在看到自己的网络越做越大,心里就越不踏实,因为每天都要不断去想办法维护这个网络,让其稳固,这种压力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承担得起的。

他们那一代人之所以成功,李兆枝很大程度把原因归结为他们一代人没文化,受教育不多,不会瞻前顾后地想太多,看准了就往前冲。压力是把双刃剑,是风险也是阻力,但对于自己这一代人来说,有的是胆量,不管情况怎样都敢对自己说,去吧!同时,李兆枝也清醒地认识到,创业容易守业难,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必须借助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力量。毕竟这些人考虑问题更周到些,借助了老板们的资本,就能放胆去做事。

在前一阵子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新品牌论坛”上,一个专家问李兆枝对“创业易,守业难”的体会,李兆枝说这很简单,自己曾发展了好几个行业,每一个行业都赚了不少钱,现在叫自己投资新行业,不敢说一定会成功,但是肯定会赚钱。比如开发一款新手机,分析好利润空间是多少,投下去短期内肯定会有市场,但时间一长同行会跟上来,竞争形成了,价格降下来,利润空间就会缩小,这时必须要想办法降低成本,不断进行产品更替,因而守业比创业更难,守业后面会出现很多创业时想像不来的竞争风险。

每一个行业,市场做开以后,面临的都是竞争问题。空调也算服务性行业,服务就是怎么用最少的投资为客户服务;节能就是节省,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与客户共创双赢。以“三剑”闯出江湖地位的李兆枝坦言,看到每一年销售额的增长,自己并没有多高兴,因为那都是危险,不是成功,对手很快就上来了。所以要常保江湖地位,就要勤练“新招”,把眼光放远一点。自己只是一个开路人,后面的对手都在慢慢地冒出来。在这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创新招,对手来了才知道怎么应对,才可以在激烈的商业江湖上不断拓展领地。

一路走到今天,摆在李兆枝面前的已不再是钱的问题。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钱,大可以卖了企业回家享福。但李兆枝做不到,因为看着在他身边跟着他一起拼搏的一群人,他觉得这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业,这同样也是他们的事业。自己能做的就是带动身边的人慢慢地变成老板,到了那一天,也许自己可能会放得下了。

上一篇:中国制造:瓶子变服装的由来 下一篇:谁在为更改交货期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