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杀菌工艺在锦州油区的应用

时间:2022-10-05 04:55:00

变频杀菌工艺在锦州油区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常规污水处理站的投产,锦州油区注水水质含油和悬浮物达标,但是细菌依然超标,制约着注水开发的效果。经过研究对比,在电解盐水杀菌、紫外线杀菌、微电流杀菌、二氧化氯杀菌等多种杀菌工艺中优选了变频杀菌工艺。该杀菌工艺具有高效、安全、环保、寿命长等特点,杀菌率90%以上。

关键词:细菌超标 杀菌 变频杀菌 安全 高效 环保

中图分类号:S48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锦州油区注水工作开始于1983年,水源为联合站处理后的污水。2007年新常规污水处理站的投产,使处理后水质的含油和悬浮物达到“双十”标准,但是细菌严重超标,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和腐生菌。细菌是油田注水开发一项重要指标,制约了注水开发的效果,因此需要选用一种杀菌方式对油田注入水进行杀菌处理。

1 常用杀菌工艺分析

1.1 电解盐水杀菌工艺

利用次氯酸钠发生装置,通过电解饱和盐水产生次氯酸钠溶液(NaCLO),次氯酸钠不稳定,在水中产生了原子态氧,原子态氧是强氧化剂,能够氧化细菌,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失去复制和生存能力,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存在问题:电极板结垢,酸洗频繁。设备故障率较高。存在腐蚀性。

1.2 紫外线杀菌工艺

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达到杀菌的目的,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200—390nm,波长260nm左右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因为细菌DNA对紫外线的吸收峰在260nm处,DNA吸收紫外线后分子结构被破坏,引起菌体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发生障碍,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存在问题:紫外灯管的透光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杀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水质要求较高。

1.3微电流杀菌工艺

利用杀菌发生器直接作用于水体产生活性氧物质, 与活细胞的分子如糖、磷脂、有机酸等发生反应, 破坏细胞膜并渗透到细胞膜内破坏有机物的链状结构, 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同时细菌在水中一般带负电, 会向阳极迁移、聚集, 可造成细菌放电直接致死。

存在问题:初期运行微电流杀菌具有一定杀菌效果,但到中后期处理效果变差,SRB不能达标。

1.4二氧化氯杀菌工艺

ClO2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吸附和渗透作用,大量ClO2分子聚集在细胞周围,通过封锁作用,抑制其呼吸系统,进而渗透到细胞内部,破坏含硫基的酶,从而快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存在问题:受处理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影响较大,水中存在的还原性物质会消耗二氧化氯,使其使用浓度增加,处理成本上升;易挥发、爆炸,产生的ClO2纯度不高,波动较大;对管道及设备具有腐蚀性。

1.5 化学药剂杀菌工艺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菌。选用连续的均匀式或间歇冲击式加法。细菌含量较高时宜先选用大剂量、冲击式加法,待细菌控制稳定后,再选用均匀式加法;经过一段时间,待细菌数量上升后,再使用冲击式。两种投加方法不断地交替应用,杀菌剂方能发挥最佳的杀菌效果。

存在问题:处理成本高,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且易对地层造成二次污染

1.6 物理催化法杀菌工艺

基本原理包括电化学原理、陶瓷氧化原理和光催化原理三个主要技术组成。系统的杀菌主要通过对细菌代谢系统的破坏、对细菌细胞器的破坏以及对细菌DNA的破坏,进而从根本上消灭细菌,避免细菌的复活,从而达到杀灭水中微生物的目的。

存在问题:设备零部件耐污水腐蚀性较弱,需定期及时维护检修。

2 杀菌工艺的优选及现场应用

由于以上杀菌工艺都存在一定的缺点,经过论证分析,我们选了变频杀菌工艺作为现场的应用。

2.1 变频杀菌工艺原理

杀菌器运行时,自动地周期性地、有规律的产生各种频率的强大的直流脉冲电磁波,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直接击穿细菌的细胞壁而导致其死亡,同时水在直流脉冲电场的作用下,迅速发生微弱的氧化还原反应,在阳极区附近产生一定量的氧化性物质,这些氧化性物质与细菌作用,破坏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细胞膜过氧化而死亡,达到杀菌目的。

2.2 变频杀菌工艺特点:

(1)安全型。采用安全低电压,不与水接触,不改变不破坏高压注水管网,安装时不停产。

(2)寿命长。不存在电极腐蚀性问题,提高现有管网系统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提高水质处理能力。理论寿命15年,实际寿命8年以上。

(3)环保型。不使用化学药剂,不存在二次污染。

(4)高效率。这一特性有待于验证。

2.3 变频杀菌工艺现场应用

变频杀菌工艺主要有2部分组成,一台主机和一个缠绕在管道外壁上的绕组组成。绕组位置应尽可能安装在低位处,在系统管道上要均匀缠绕,每组圈数不少于30圈,线圈间距在20-25cm,外设保护层。

主机与绕组的距离不应超过30米,越近效果越好。主机应安装在室内通风处,垂直固定在墙壁上。使用220V/10A三眼插座,防爆场所应选用II类防爆规范产品。

2.4 杀菌效果

一共在3个注水站安装了变频杀菌器,在杀菌器运行前后,做了细菌化验,前后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杀菌器运行前后细菌量对比

3 结论:

(1)变频杀菌具有高科技性。由微电脑软硬件结合设计的控制系统,精确而灵活的采用移频、变频、扫频等多种方法进行杀菌,功效显著。

(2)变频杀菌具有高效率。该系统激化生化处理能力进行除垢、防垢、杀菌,杀菌率达到90%以上,使设备可连续运行而不需要清洗。

(3)变频杀菌同时具有安全、寿命长、环保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喜,古,刘广民,敖雷娜日,任南琪.紫外线杀菌技术处理大庆油田注水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5(9).

[2] 华萍,傅绍斌,刘泽强,周成刚,吴金平. 催化电解杀菌与次氯酸钠杀菌的对比[J]. 地质科技情报 , 2005,(04) .

[3] 魏利,马放,刘广民,喜,许丽红,徐德会. 二氧化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杀菌的试验[J]. 给水排水 , 2006,(04) .

作者简介:权崇国(1977-),男,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工艺研究所,现从事采油工艺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上一篇:分析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围堰桩土模拟midas建模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