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产业振兴“隐形障碍”

时间:2022-10-05 03:45:32

破解产业振兴“隐形障碍”

2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全国145个产业集群展开全面调研,以求最大限度地临近产业最前线,为制订振兴规划的相关实施细则提供最真实的样板数据。

调研结果比想象中的好:工厂开工时间基本在年初八或初九,正常;开工率平均达到80%,正常:工人返工率90%,正常:机器开台率80%,正常……

在“信心堪比黄金”的年代里,这一系列“正常”带给公众的,是初春薄雪待化时的希冀与温暖。

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奔走于各个产业集群地的行业领导之一,却在此时提出,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行业理性去分析“正常”背后的潜在隐患。

开局固然较为平稳,但较高开工率背后是否还有难言之隐?孙瑞哲说:“因为一旦停工,买家对你的信心就丧失了,再恢复生产就很难,所以企业再难也不敢停工,停工就意味着出局”。

开工状态,是衡量纺织服装产业健康与否的众多指标之一。行业需要透过“开工”的现象背后,诊断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借力振兴规划的东风,尽快扫除“隐形障碍”。

“振兴规划”的强心主旋律已经奏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拿出“健体”的细则与方法――这对中纺协高层来说,这比纠缠在中国纺织产业走出低谷需要“三年”,“五年”还是“长期”的纷争之上来得更现实,也更艰难。

产业隐患: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破解策略:“普惠”政策激活中小企业

孙瑞哲表示,一项良性的政策,它的制定原则一定会力求“普惠”和“扶优扶强”,“大而强”的要支持,“小而弱”的也要帮助,振兴规划出台的愿望也是如此。不过不争的事实是,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机会等各项资源正顺势流向大企业,这很容易导致“扶优扶强”一头重的局面。

因为大企业更容易与银行达成双赢的金融合作项目,大企业更容易获得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小企业因背负着“产能低下”的名声,很难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长期以往,“产业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迟早会阻碍行业整体发展。

“现实状况是,国家难以承担产业两极分化带来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的后果,政策应该尽快转向‘普惠’”。孙瑞哲认为:“从行业层面制订的规划细则,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并不等于一味地保护落后的生产力。这与振兴规划中提到的落后产能的淘汰机制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在过去的两年,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对准落后产能,过大贸易顺差,让中小企业承受许多经营上的变革压力,因此,不能断言经济危机中倒下的中小企业仅仅是因为“产能落后”,当务之急,行业应该尽快找出中小企业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逐步化解。

“另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很重要,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煎鱼也要等一面煎得差不多了再翻另一面,马上翻很容易煎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各项宏观调控的政策,都需要考虑如何在平缓的状态下逐步到位”。孙瑞哲说:“希望即将出台的规划细则,能在‘普惠’这方面做出更公平,稳定的决定”。

资金隐患:“高税费和低贷款”恐拖垮企业运营

破解策略:“减免税费”与“增放贷款”双管齐下

大政策大环境难以把控,小范围的“针对性政策”依然有松动和商榷的空间。

孙瑞哲很明确纺织工业协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从两方面入手改善,一方面争取让政府减免企业的税与费,另一方面是增加贷款。关于前者,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出口退税’和‘出口商检’。”

许多企业认为,相比较国外实行的出口零税率,中国虽然已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了15%,但和国外“零税率”并非同一个层面。孙瑞哲也认同,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的上调最终意义上不是提升出口的根本手段,外商不免也会渔翁得利,但从企业发展和提振境内企业信心的角度来看,应该适时加强该项政策。

另一项“出口商检”费用的减免也将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产品制造标准,外国买家根据本国质量标准来检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国的“出口商检”变得“不知道检验给谁看”,相关费用的征收难免让企业喊“冤”。

与税费问题同样严重的,也是关乎大多数中小企业利益的信贷问题,孙瑞暂希望在即将出台的细则中,尽快为纺织服装企业“信贷松绑”。

“一直以来,纺织业被认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市场前景不看好的‘限制类’行业,限制类行业的银行贷款肯定困难”,孙瑞哲说,“政策性银行不直接经手相关企业的融资环节,商业性银行以利益最大化为借口决绝贷款给中小企业,光看国家的贷款规模在增长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要看资金有没有流向行业重灾区”。

就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研小组在对产业集群调研时,曾有企业尖锐地提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纺织企业的税,费,贷款几大问题,再好的政策也只会沦为“一纸空文”。包括孙瑞哲在内的协会领导一直希望政府能对此引起重视如果不尽快对税费和贷款这两项顽疾进行治疗,将对这个繁荣了十余年的产业带来沉重打击。

不过,孙瑞哲透露说,当下振兴规划已经对纺织服装企业的“民生产业”地位予以了充分肯定,相关信贷“松绑”的积极信号也正在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在未来的细则出台之前,协会和相关部门将动用协会,民间等各方力量,努力让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血脉保持通畅。

现在,“名品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下乡计划都似乎与纺织业无关,不过,消除城乡差别,开发农村市场,却将给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据统计,中国城市人口是6亿,衣着类消费占80%,农村人口是7.6亿,消费只占20%。孙瑞哲表示,“纺织业振兴计划中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政府提出要引导纺织企业开发符合国内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个‘不同消费者。就是指城镇与农村两类”。

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拉动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却因为流通环节的高成本而举步维艰。孙瑞哲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高端产品,百货业需要思考如何满足各层面市场的需求,思考如何与我们的产业配套对接”。

对照国外百货店产品价廉物美,品类丰富的繁荣,产品“又贵又少”的中国百货业难逃其责,但是,处于强势的百货业又完全有能力让各品牌企业“接受”自己无奈的命运。

“这种局面可能随着全球开放程度的加大而得到改善,”孙瑞哲说:“中国加入WTO,对世界是有承诺的,每年逐步开放不同的内容。现在已经开放产品了,以后可能银行、保险,包括商业在内都会逐步对外开放。”

振兴规划中强调要加快自主品牌的建设,孙瑞哲认为,这绝对离不开商业对接模式的理性配合,但消费习惯,也同样能反过来影响百货业态的变化。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在发生两极分化,如果说在以

往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之时,“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还不是那么重要的话,如今,在“疲软的市场”上,生产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将成为企业节约成本,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交出“本来就不多的钱”的一个重要法则。

“振兴计划描绘了很好的前景,关键是最后的细则落实。我希望振兴规划能对行业的不同层次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孙瑞哲表示,应当进一步争取国家对纺织业的重视,中国纺织业完全符合温总理的三个基调:“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民生重要产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也符合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配套优势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犹存,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依在,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不竭,国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长存。振兴规划要挽救的不仅仅是昔日的繁荣,更肩负着对纺织业告别“老模式的黄昏”为之正名的使命。

新闻链接

产业振兴新思路

对内:产业用纺织品,实行重拳出击

“目前,还有一些办法是可以拉动整个行业兴盘的,很大的一块内容来自产业用纺织品”,说到这,孙瑞哲的情绪积极了许多:“它的应用领域很广泛、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港口建设、治理沙漠化、水土保护、医疗等等二十多个工业领域,但这些项目都需要国家的支持。”

产业用纺织品曾被业内人赞誉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万能纺织品,即便用途广泛,国内的实际消费却与国外有着极大的差距。目前,国家考虑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自然是件好事,但“支持力度”才是左右兴衰的关键。孙瑞哲希望政府能够认识到,“重拳出击”将对行业发挥巨大作用。

“资本密集、枝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国内市场需求空间”的产业用纺织品所具有的优势,已经使它无惧金融危机,创下效益增长18%以上的佳绩。

刊、瑞哲期待国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蓝图中,这一大块内需市场不要白白丢失。“我们的核心配套优势还在,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在,产业用纺织品的领域如此宽,需求量如此大,假如这一切都失去,只让我们的品牌走出去,意义何在?”

对外:海外抄底,进行全球化布局

由于欧美日三大块市场出口需求的萎缩,国外的风投资金开始流向中国,国外的二三线品牌也开始积极寻求与内陆市场合作的机会。

“这说明,外商很看好中国的消费市场,也看好中国的制造业活力,或许,现在正是中国企业到海外抄底的最佳时机”。孙瑞哲毫不怀疑海外抄底给中国带来的诸多益处:拉动国内的产能消耗,国外成熟的渠道可以“直接拿来”。外需本来就是中国企业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如果能在市场悲观情绪浓厚的时候低价购买国外品牌的股份,换取相应的渠道和资源,对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布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都说日本经济萧条,但是日本在海外的资本运作所产生的效益确实给他们的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收益,很好地弥补了国内创造财富能力上的不足。金融泡沫之后,因为过去有效的全球化布局,依然让日本拥有合适的生产、资源和渠道,我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还是要看你如何部署”,孙瑞哲说“考量中国品牌全球化运作能力的时刻到来了,即便暂不想海外部署计划,把沟通的通路打开对中国品牌依然有好处。接触不一定以成功为目的,这也是中国品牌难得的学习机会。”

上一篇:依文:自主品牌“正当年” 下一篇:经济形势与服装采购趋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