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藻在养殖污水中脱氮除磷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05 02:01:37

利用微藻在养殖污水中脱氮除磷的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现有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的缺陷,介绍一种利用微藻在养殖污水中脱氮除磷的方法。该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脱氮除磷效果高。在实验条件下,使用含有微藻的生物滤池处理养殖污水可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对氮、磷的排放要求。

关键词:脱氮除磷; 微藻; 养殖污水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461 引言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以来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水体中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常规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BOD5和SS,但对氮、磷等营养物只能去除30%~50%,其去除效果不太明显。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畜禽排泄物产生量随之快速增加。畜禽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氮、磷及重金属元素,养殖污水若直接排放,将携带大量的氨氮和磷酸盐进入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区域水体和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养殖污水对环境的危害将成为影响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由于常规工艺中存在碳源、泥龄、硝酸盐等问题的存在,现行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如A2/O、SBR、氧化沟等工艺对氮、磷同时去除效果不佳,越来越不能满足逐渐提高的水质排放标准。同时,传统工艺存在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能量消耗高等一系列问题,也很难在养殖基地推广。此外,化学脱氮除磷工艺所产生的废渣将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脱氮除磷方法对养殖污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微藻是一类非常原始,在陆地和海洋分布广泛,光合利用度高的水生生物资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可定向培养、适应能力强、易调控等特点。微藻可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来去除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可以克服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易引起的二次污染、处理效率低、资源不能完全利用等弊端。同时,微藻生长速度快,能够有效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

2 方法介绍

利用微藻在养殖污水中脱氮除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物滤池的建立:滤层载体填料采用透明无机材料(透明无机材料为玻璃薄片或塑料薄膜);

(2)原水预处理:养殖污水经沉淀固液分离,清液经调节池调整水质范围,pH为6~8,温度20~30℃;

(3)微藻的接种、培养:将微藻(微藻为栅藻、小球藻和螺旋藻中的任一种)和步骤(1)中滤层载体填料一起制成生物活性填料,微藻和滤层载体填料混合的体积比为1:2,将该生物活性填料置于装有NB11培养基的生物滤池中作为滤层,培养5天,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5000lux,pH为7.0,光暗比为12h:12h;

(4)微藻的驯化:连续通入步骤(2)中经过预处理的中水,起始流量为设计流量的25%,按照微生物驯化的方法驯化步骤(3)中生物活性填料中的微藻,微藻驯化条件为:温度为20~30℃,pH为6~8,光照强度为4000~6000lux,光暗比为12h:12h;随着藻株快速生长,不断提高原水的进水水量直至达到设计流量;通过取样来检测出水中氮、磷的含量,当连续2天内出水中氨氮去除率为95%以上,磷的去除率为90%以上时,微藻驯化完成,即得到微藻活性填料;

(5)养殖污水氮、磷的去除:养殖污水出水流经生物滤池时,通过微藻对养殖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微藻迅速生长繁殖,直接吸收、D化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同时对重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微藻处理污水的条件为:温度为20~30℃,pH为6~8,光照强度为4000~6000lux,光暗比为12h:12h,水力停留时间为15~18天;

(6)微藻的采收:当微藻生物量达到饱和时,对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利用滤池的反冲洗过程实现过量微藻及沉淀物的清除,维持生物滤池微藻最佳活性及系统的正常运行,冲洗出来的微藻可通过投加明矾絮凝沉淀,获得藻浆。

步骤(3)NB-11培养基组成成分如下:1.5g/L硝酸钠,0.04g/L三水磷酸氢二钾,0.075g/L七水硫酸镁,0.036g/L二水氯化钙,0.006g/L柠檬酸,0.006g/L柠檬酸铁铵,0.001g/LEDTA,0.02g/L碳酸钠,0.00286g/L硼酸,0.00181g/L一水氯化锰,0.000222g/L七水硫酸锌,0.000079g/L五水硫酸铜,0.00039g/L二水钼酸钠,0.000049g/L六水硝酸钴,pH值7.0~7.2,NB11培养基在温度121℃下灭菌15min,冷却后待用。

本文中介绍的原水COD浓度为300~800mg/L,氨氮浓度为200~400mg/L,总磷浓度为20~50mg/L,pH为7.2~8.5。

3 小结

(1)利用生物滤池固定微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污水中的氨氮、磷的去除率达95%以上,可以有效治理养殖污水氮磷污染问题,对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生物滤池以生物处理为主,不需添加其它化学药剂,系统运行稳定,无二次污染,并且工艺过程简单,处理成本低,经济高效;

(3)本发明处理后的微藻可作为饲料等能源物质,回收利用率高,社会效益好。

参考文献:

[1]田朝玉,叶晓,华威,王晚晴,刘文慧,许颖颖,程艳玲.基于污水处理的微藻培养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6(03):1-5.

[2]王淑慧.微藻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6.

[3]蔡卓平,段舜山,朱红惠.“污水-微藻-能源”串联技术新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07):1380-1386.

作者简介:和津(1988-),安徽宿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上一篇:氰化尾渣浮选高硫提高回收率的工艺改造生产实... 下一篇:汽车桥上机械密封分类及其关键性能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