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尾渣浮选高硫提高回收率的工艺改造生产实践

时间:2022-08-25 12:36:50

氰化尾渣浮选高硫提高回收率的工艺改造生产实践

摘 要:某选厂是在氰化尾渣中浮选高品位的硫精矿,由于氰化尾渣中含有氰化物以及大量氰化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因此在浮选过程中对回收率影响较大,通过几次改造,提高了浮选回收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氰化尾渣;选硫;回收率;酸浸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30

氰化尾渣是氰化提金后的U渣,但是由于其含硫较高,常常用于制造硫酸。以前常规的工艺是直接焙烧,烟气用于制酸,焙烧渣一般作为废渣处理,目前,为了增加效益,先把低品位的硫精矿富集成高品位(48%左右)的硫精矿[1],然后再焙烧硫酸,这样焙烧渣的含铁品位就达到62%以上,可以作为铁精粉销售,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氰化尾渣浮选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氰化尾渣由于杂质含量多,并且有硫铁矿最有效的抑制剂―氰化物,因此,在生产中往往浮选效果较差,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回收率,因此,要想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硫的回收率是浮选工艺的关键。某选厂氰化尾渣浮选高品位硫精矿自2010年开车以来,经过几次工艺改造,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浮选效果,同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1 原料性质

(1)氰化尾渣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辉石、石榴石、角闪石以及蚀变粘土、云母等铝硅酸盐矿物和方解石、白云石等钙镁碳酸盐矿物。

(2)原料的主要成分见表1。

2 浮选流程的改造

选厂原浮选工艺是一粗二扫二精,是常规的浮选流程,粗选泡沫进入精一,精一泡沫进入精二[2]。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粗选第一个槽的泡沫品位较高,可以直接进入到精二进行浮选,不用进入到精一进行浮选,从而避免了泡沫不必要的循环。因此,我们将粗选泡沫架设管路直接进入精选二,优先浮选。改造前后流程图见图1、图2。通过改造前后的生产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减轻了精一的压力,而且提高回收率,并且也可以提高处理量。改造前后指标对比见表2。

3 酸浸工艺改造

由于氰化尾渣浮选前需要去除杂质,在流程中加入稀硫酸,控制适宜的PH值,经过搅拌,除去一部分杂质,原流程中酸浸槽是由三个2*2米的搅拌槽组成,由于槽体的体积小,酸浸时间短,而且很容易形成短路现象,造成除杂效果差,影响浮选的回收率[3]。

鉴于以上原因,以增加酸浸时间以及避免形成短路为目的,进行了酸浸系统改造。改造方案如下:首先增加酸浸槽的个数,将酸浸槽增加为四个,其次加大容积,改造成4*4.5米,另外,对矿浆进出酸浸槽的方式进行了改变,改为上进下出,从而大大避免了短路现象的发生。改造前后的流程图见图3、图4。

通过改造前后的生产情况对比,酸浸的时间大大增加,酸浸的效果明显提高,而且能提高浮选给矿的稳定性,提高回收率。浮选前后的指标对比见表3。

4 浮选机充气装置的改造

流程中浮选机充气装置为离心鼓风机通过管路供给浮选机,浮选机前有控制阀门,随着叶轮的旋转,槽内矿浆从四周经槽底由叶轮下端吸到叶轮与叶片之间,同时,由鼓风机给入的低压空气经空心轴和叶轮腔的空气管也进入其中。矿浆与空气在叶片之间充分混合后,从叶轮上半部周边向斜上方推出,由定子稳流和定向后进入整个槽中。气泡上升到泡沫稳定区,经过富集过程,由刮沫板刮出,进入泡沫槽。还有一部分矿浆向叶轮下部流去,再经叶轮搅拌,重新混合形成矿化气泡,剩余的矿浆流向下一槽,直到最终成为尾矿[4]。

从整个的浮选过程中可以看出,气体与矿浆充分有效地混合显得十分关键。改造前气体是通过浮选机叶轮中的充气管进行充气,由于充气时的气量较大,气速较快,往往有部分气体来不及与矿浆充分混合而溢出,造成矿浆与气体混合不充分,并且溢出气体会造成浮选机局部矿浆呈波浪翻滚,浮选矿浆液面不稳定,不利于正常浮选。改造后,在叶轮充气管出口处增加空气分配盘,分配盘分布多个气孔,使气体由分配盘上的多个气孔进入到叶轮和叶片中间,这样使空气分散均匀,气浆结合好,稳定了浮选的矿浆液面,进而提高了回收率[5]。改造前后的指标对比见表4。

5 结语

从该厂建成投产以来,整个工艺流程经过几次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技术指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从文伟,钟国建.大宝山选矿厂选硫工艺流程改造实践[J].有色金属,2000(03).

[2]邱廷省,杨云.我国铜硫浮选工艺与药剂研究现状[J].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06).

[3]朱伟长,杨文雁,闫勇.酸浸法去除石英粉中铁杂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07).

[4]陈俊涛,钱书华,王伟东.浮选机充气搅拌结构的改造[J].煤矿机械,2002(02).

[5]曾克文.浮选槽内矿浆紊流强度对浮选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J].中南大学,2001(12).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 下一篇:利用微藻在养殖污水中脱氮除磷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