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大地 走进人心

时间:2022-10-05 02:01:14

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已经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创作引领与走向性话题。它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基本戏剧审美需求,更关系到在多元化文化发展中,戏剧的生命进程、生态保护和如何确立新的发展地位的问题。话剧对现实题材的钟情与依赖性是与生俱来的。民族戏曲在走过了几百年的形式发展与模式沉淀后,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传统套路,任何企图在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本身就给戏曲现实题材创作带来了难度。但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传统戏曲创立之初,也大多是“现实题材”的“时装戏”,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戏曲的现实题材创作,其实是对传统的最本质的继承,因而,这种创作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所必需的。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民族现代戏曲的开拓重镇,早在1938年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时期,就以创作演出现代戏而闻名于世。在抗日烽火连天起的岁月,他们深感传统戏对火热现实生活关注的乏力与边缘,便积极创演现代戏,直接进入抗日文化主战场。最早出现的现代戏,据说在表现总司令时,甚至是扎着大靠,勾着红脸的,连演也是摇着鹅毛扇,穿着八卦衣的,后来渐渐向话剧学习,用时装替代古装,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戏曲。也就是说,民族现代戏曲的诞生,完全是现实生活自然弹压与呼唤的结果,当一种艺术样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精神审美需要时,它的突破性创新便会应运而生,因此,也可以说,现代戏的降生是民族戏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分蘖,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接受、认可、喜欢与否,它都以所占份额越来越重的比例,横亘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不得不研究探讨的规律话题。

现代戏的立戏之本就是题材的现代性与现实性,在它发轫之初,就是以能够直面当下现实而存在的。当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苦苦摸索与实践后,现在困惑我们的其实仍是两大主题:一是形式;二是内容。从形式上讲,现代戏曲仍处于“成家立业”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艺术的独特审美品格,时有话剧加唱,歌剧夹白,唱念伴舞的“夹生饭”状况出现。当话剧和歌剧、舞剧、甚至影视都在向传统戏曲学习时,戏曲也在大量向这些艺术门类借鉴,这是一种有益的融合,也是一种危险的“靠色”和“腐化”,如何继续开拓、厚植戏曲现代戏的本体表现形式和手段,当是戏曲现实题材创作绕不开的生命课题。当然,任何形式都是依附内容而存在的,戏曲现代戏也不例外,它的艺术创新成就的高低,直接来源于选材是否有利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本质特征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戏曲现实题材创作的根本,仍是由内容决定一切的一项艺术创造工程。

内容直接决定了现代戏曲的品格,如果选材不适合戏曲表现形式,常常会事倍功半。但真正卡住现代戏曲咽喉的,仍是内容质地与当代观众心灵诉求的吻合能力。现代戏的初创阶段,大约在抗战早期,那是整个民族激情贲张、热血涌流的时代,尽管许多作品在今天看来还不完全成熟,有的甚至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囫囵状态,但它切入生活的能力和关注时代的情态,却是现代戏的最好发端。当然,由此也出现了后来的各种“配合”之作,那当是另一个话题了。但现代戏必须走进普世生活,深切时代脉搏,关注精神热点,痛痒大众心灵,当是不争的事实。

现代戏在强烈的现实生活面前,之所以还发不出强烈的声音,上乘之作和优秀之作还不能完全形成气候,一是创作者关注当下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不足,甚至对当下生活的表现显得过于冷静、漠视;二是生活视阈狭窄,无法把握大的脉动,习惯于在小情调中低吟浅唱,对现实生活的发言构不成冲击力;三是主题开掘不深,表面冲突轰轰烈烈,却打不开人物心灵,内里苍白缺血;四是思想力量贫弱,有些作品的思考甚至落在观众之后,毫无启迪作用,无法接通观众血脉;五是价值引领乏力,在故事和生活的大量罗列铺排后,却凿不开精神光亮的天窗,使作品平面化,甚至思想和精神矮化。有的又一味拔高,形成了假、大、空的新模式;六是太喜欢演绎新观念,与传统尖锐对立,缺乏循序渐进的内在文化肌理的承接与转换,导致观众不乐意接受;七是太注重甚至迷信社会精英层对生活与现实的评价标准体系,脱离大众对现实的实际体证与感受,导致借平民的灵堂哭精英的思想与精神错位,而使一些写平民的戏,只能立于“庙堂”,不能进入“广场“;八是趣味不足,一本正经,严重缺乏吸引当代观众的艺术机趣和姿质;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了现实题材戏剧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当下的现实题材创作,更应该走出生活与思考的自闭与悬浮状态,紧贴大地,尤其是贴近最广大平民阶层,直逼他们在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感情撕咬中的苦痛心灵,从而打压出能够透视时代本质的艺术琼浆,这当是现实题材文艺创作不甘边缘、戮力进取的重要出路。

作为创作者,我们也深切呼吁,应加大对现实题材的规划、扶植、以及演出推广力度,在泛娱乐化、甚至精神生活日趋矮化的时代,国家理应对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维护民生基本权利、凝聚民众道德力量,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引领民族精神攀升的现实题材艺术创作,给予最大的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一是加强题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真正产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好戏。戏剧创作是个性劳动,但也有很大的共性成分,尤其是观众成分构成的复杂,更是带来了一定共性整合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与集中精兵强将,共同完成一个创作项目便成为一种可能。创作主管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强化作为能力,从而使现实题材创作逐渐形成优势,并发扬光大。二是加大前期投入力度,对现实题材创作给予资金的充分保证,这是加强和改变现实题材创作现状的必备“硬件”。文艺创作应有市场眼光,但绝不能把精神产品等同于物质产品,希望投入多大,经济回报就有多大,甚至成倍增长,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会让创作者背上媚俗与迎合的包袱,往往弄得非驴非马,最终导致一无所获。真正的经济回报,来源于坚守艺术本质的“精耕细作”与思想精神能量的强力“引爆”,而这一切又是与“硬实力”支撑密切相关的。三是应该加大演出推广力度。有许多戏,只要观众能走进剧场,都会给予很高评价,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演出团体无力使其市场化,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家应尽快建立起对已有精品剧目的保护、传承、推介机制,这是戏剧创作、尤其是现实题材创作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其实,这也是制约市场回报的最大瓶颈。创作是为了演出,如果演出搞不好,“狠抓创作”、“狠抓精品生产”的价值和意义就值得怀疑。

我院创作的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之所以能坚持十年持续演出,国家的创作奖励机制与地方的演出推动政策就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尽管这部戏已演出了十个年头,走过十余个省市,而且还有十几家剧团移植上演,电视也拍过多种版本,但演出市场始终看好。特别是去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后,今年甚至出现了演出档期不好安排的热闹局面。这充分说明了政府推介与后续资金投入的重要。由此我们呼吁,应该继续加大对优秀剧目、尤其是现实题材作品的演出推广力度,形成全国联动的市场格局,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舞台艺术创作,如何由现实成果转化为文化积累,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作为实践者,我以为许多优秀作品和半成品,都在新创作剧目的一轮又一轮催生中,渐次遮蔽,悄然殒命,这是一种巨大的艺术资源浪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卢梭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之目的。”我们不仅要支持创作,更应该有效监测以往的创作成果是否真正发挥了效益,并为这个效益的切实发挥再添柴薪,再当助推器,这种永不改变的推助,当是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

上一篇:南疆军旅作家的一次“集团冲锋” 下一篇:文学的基本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