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5 12:31:04

市政工程项目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工程潜在风险因素主要发生在工程项目的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因此,本文就工程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风险分析;对策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otential risk factors mainly in engineering projects tender and contract signing stag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tender and contract signing stage of the risk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has high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proposal stage; Contract signing stage; Risk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实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并有力推进建设工程市场化,并成为工程市场交易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市政工程本身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使工程风险日益突出和加剧。

1潜在的风险因素

潜在的风险因素是指风险正在酝酿之中,尚未发生的阶段,可能造成工程风险的事件或元素。工程潜在风险因素主要发生在工程项目的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

2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费率投标交易模式下,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处于无风险状态,一切工程建设的风险由建设单位承担,而随着清单计价模式取代费率模式,实现了风险共担,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该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

2.1工程投标阶段

2.1.1风险分析

在投标阶段,结合市政工程“三边”工程的特点这就造成工程投标阶段无法制定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只能根据施工经验进行编制,可能造成工程风险分析不到位现象的发生。

同时由于工程交易程序的不规范,招标采用经验编制招标清单,造成投标阶段工程量清单编制准确率不是很高,存在缺项、漏项现象的发生。

2.1.2对策

报价是否合理是投标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避让风险关键的一步。投标报价阶段与工程施工阶段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投标报价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投标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

1)认真阅读招标文件,确定投标策略。工程招标文件是制约工程双方的第1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材料,工程投标阶段应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分析,通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充分了解该工程的工程概况、报价范围、报价方式、结算办法以及该次招标的评标办法,包括招标工程的各项批文、招标工程采用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报价要求以及其他主要合同条款。

2)工程量的分析及投标策略。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投标采用单价合同,由招标人提供统一的清单作为投标报价的平台,工程数量的增减不作为合同调价的基础,但是清单工程量并不代表施工时的工程量,施工工程量的增减成为施工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投标过程中仔细核算工程量是工程投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投标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应对工程设计变更等因素进行风险预测,充分发现风险并利用风险,做到合理报价。

由于在工程量招标模式下,一般是采取“合理低价”评标原则确定中标单位。因此,投标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是投标报价。一个合理的报价,不仅要求对招标单位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应使投标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为此,投标企业投标时就需要针对特定的工程对象,确定具体的报价指导思想,并且据此确定采用的投标报价策略。主要报价策略有以下几种:

(1)先亏后盈法。有人称之为“拼命法”。这种方法是为了想方设法占领某一市场或想在某一地区打开局面;或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比如投标企业处于生存危机阶段时,如果再不得标,就难以维持生存。所以,在投标报价中可能只要一定的管理费用,以维持投标企业的日常运转,渡过暂时的难关,而采用的一种不惜代价,只求中标的手段。

(2)多方案报价技巧。多方案报价法就是在招标人容许有方案选择时采用的方法。对于一些招标文件,如果发现其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则要在充分估计投标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即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不同的方案,指出由此可以在诸如质量、工期、造价上得到的实惠,吸引业主。

(3)不平衡报价法。不平衡报价法是相对通常的平衡报价(正常报价)而言的,是在工程项目的投标总价确定后,根据招标文件的付款条件,合理地调整投标文件中子项目的报价,在不抬高总价以免影响中标(商务得分)的前提下,实施项目时能够尽早、更多地结算工程款,并能够赢得更多利润的一种投标报价方法。

(4)突然降价法。报价是一件保密工作,但是投标人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手段了解对手情况,因此在报价时可以采用迷惑对手的方法,即先按一般情况报价或表现出自己对该项工程兴趣不大,将近投标截止口期时,再突然降低。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在准确投标报价的过程中考虑好降价的幅度,在临近投标截止口之前,根据情报信息与分析判断,最后一刻决策,出奇制胜。如果由十采用突然降价法}fu中标,因为开标只降总价,在签订合同后可采用不平衡报价法调整工程量表内的各项单价或价格,以期取得更高的效益。

(5)联合保标法。当竞争对手较多时,可采取联合保标法。即几家实力雄厚的投标企业联合起来控制标价,以一家出面多家保的办法,达到中标的目的,然后再进行二次、三次招标投标时,将有些工程转让给二包施工。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是比较常见的。

3)仔细考察现场,进行风险预测分析。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是影响工程施工方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工程投标之前应仔细考察建设工程项目现场情况及周边的施工环境以及与此有关的现有资料。

4)分析预测工程成本。工程成本预测,是进行投标报价的基础资料。在进行工程投标前施工企业内部应对工程所有人工、材料和机械等进行摸底分析,以实际市场价格或企业内部劳务、周转材料、机械租赁价格结合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最低成本价格,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并考虑招标条件、环境及企业投标策略,做出有竟争力的报价。

2.2施工合同签订阶段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可变性,加上用词的严密性不强等,合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合同双方必须共同承担的。施工单位会因对合同审查不严引起的合同漏洞、缺陷造成不应有的合同风险,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2.1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合同谈判

现在大部分的工程招标过程中,合同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写入招标文件,把风险隐含在合同条款中,承包单位认同招标文件的同时,也就是对合同条款的默认。而施工单位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一般只重视价格和工期,对其他条款不太注意,这就为合同执行中的风险埋下了伏笔。因此在合同谈判之前,必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合同会审,发现其中的风险与漏洞,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谈判工作。

2.2.2合同的起草

合同应尽量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或采用菲迪克条款合同,以防止显失公平的条款发生。同时应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对合同逐条研究分析,认真研究专用条款。合同内容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是否做了调整;

2)施工合同是否合法;

3)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对于业主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认真研究,切忌轻易接受业主的免除条款;

4)合同风险范围及承担如何约定;

5)合同条款与谈判过程中条款是否一致;

6)合同内容条理清楚,责权分明,前后一致,概念准确,执行中不易产生争执;

7)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合同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

2.2.3合同谈判与风险约定

合同谈判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达到风险双方合理分配,对合同双方的风险责任条款一定要规定得具体明确。减少或避免风险,是承包合同谈判的重点。通过合同谈判,使合同体现双方责权利的平衡和公平合理,是最有效的风险对策。

1)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合同中做出详细的约定,将原有合同补充完整,防止意外风险的发生。

2)合同中明确发包人、承包人的工作及费用的承担,减少施工风险的发生。

3)对固定单价合同,应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材料涨价等对造价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应由业主承担。

4)通过合同谈判,争取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承包商权益的保护性条款。

结语

通过工程项目前期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和避让工程风险,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使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雪,李强. 市政工程项目风险与索赔管理探讨[J]. 科技资讯,2011(11)

[2]. BT模式下市政工程合同风险控制[J]. 建设科技,2011(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钢便桥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探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