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时间:2022-10-05 12:19:17

基于网络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摘要】就国际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德国、韩国、奥地利和我国的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多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理论学习,忽略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单一。只有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才能真正地发展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共享

近些年来,“普高热”不断升温,很多学生想方设法到普通高中就读,严重地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中等职业学校所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在当前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想要“生存”,就必须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创新办学理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创新办学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实用性人才。

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实用性人才呢?就是要减少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实践性的训练。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加强了训练,例如,为了满足数控专业制作工业产品零件的需要,一些学校花费大量的经费购买机床等设备及各种原材料。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如果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操作,使他们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如此一来就需要占用数控机床很长的时间,而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这方面的需要,就可能会出现数控机床不够用的情况,同时因为大量的练习也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需要大量的经费。尽管职业学校都在不断努力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但改善的程度还不能满足办学的需求。另外,学生放学回家以后,或者寒暑假期间想要学习相关的操作内容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我们把相关的实践操作内容制作成三维立体课件,学生在场景中可以选择机床、原材料、加工时间、加工方法等,如同在操作室中实际操作一样,这样就可以解决资源紧张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操作方面的练习。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分类较多,但多数都是“可视化的”,操作步骤也较多,中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教师讲授的所有操作步骤,是不现实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次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学习,并练习当天的教学内容呢?

与它们相似的还有美术专业、船舶专业、烹饪专业、美容美发专业等等。因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实训仿真软件,建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专业教师操作软件的详细步骤、美术专业教师绘画的详细步骤、烹饪专业教师的雕刻手法制作成视频式的课件,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反复地学习。而对于像船舶专业那样需要特殊环境,特殊仪器的专业,就需要制成仿真软件,让学生通过仿真软件实现航海等操作。

教育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各教育部门对其拥有的资源打破现有界限,实行共享。例如可以在省内(或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职业教育信息网”,可以将省内(或全国范围内)的各所职业学校共同创建的公共课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专业课程、精品课程以及管理制度等上传到“职业教育信息网”上,这样即可以实现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参考学习,也方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

无论是制作专业教学资源,还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等,都需要依托优秀的教材。然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书籍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教材普遍关注的是理论知识的构筑,忽略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如何运用相关知识的案例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学生也无法学到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技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主编写各种课程的系列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一个由各地职业院校组成的利益联合体,合作共赢,共同协商解决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组织职业教育领域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突出的教师群体共同合作完成一套具有创新性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并在这些教材的基础上,由相关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制作实训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在合作中,由专业教师提供专业操作过程,例如由专业教师提供工业产品的制作过程,然后由计算机技术人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实训仿真软件,制作系统的多媒体课件等等。

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一起调动起来,而且节省时间、节省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真正制作工业产品铸件前,可以多次使用仿真软件练习操作方法,当熟练了操作步骤之后再到真实的机床去操作,这样即达到了多次练习的目的,也为国家节省了很多资源和资金。

另外,还可以在“职业教育信息网”上建立论坛,该论坛主要用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并形成制度和管理办法,对所有的成员进行约束与管理。

总之,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编写教材,然后再根据这些教材制作实训仿真软件、系统的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等,最后再利用实训仿真软件、系统的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这种创新的专业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了专业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对接,增强了教学环境的实际操作性,建立了规范的、具有中职专业特色的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变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建立基于网络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是相当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小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学科德育渗透[J].改革与探索,2008,1.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教育,2005,(8).

[3]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6.17.

上一篇:中小型轧钢生产线上的飞剪设备及其应用探析 下一篇:注醇装置维修成本高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