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搞好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05 12:19:02

也谈如何搞好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心理特点,中职语文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令人堪忧,学生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很低,更不要说能写出条理清楚,颇有见地的专业论文了。这样的学生踏出校门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语文的基础工具作用,为专业课服务。笔者认为我们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专业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工具务必实用。中职语文教学,不受考试的约束,可回归本位,教职业所需,调整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厌学现状。所谓“快乐教育”,就是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在教学中,我也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学习《沁园春.长沙》时,要求背诵,学生不感兴趣,我就让喜欢音乐的学生给诗歌谱上曲子,然后背着歌唱,让喜欢美术的学生把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用笔画出来,然后介绍画面,结果学生觉得很新鲜,容易把握,仔细阅读诗歌,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达到了老师讲授的教学效果,真是学生愿意学,老师省力气,一举两得。可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激趣”,通过有趣的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高效课堂。

二、改革教学方法,体现职业学校特点

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职业学校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语文教学一定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注重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知识水平、学习方法等实际情况。这样便于遵照“由浅入深”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就有针对性,就易于做到有的放矢,把握主要问题,对学生启发得当。比如,职业学校的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脱离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利用这个优势,在教学方法上,就可以首先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一些灵活多变教学方法,深深吸引学生。其次,就是利用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它的广博性、、它的实用性、它的文学特点,广泛开展活动。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达到最终培养目标。

(2)基础工具性原则。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学要强调基础性。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对字、词、句、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增强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要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中职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的,但我认为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陈旧,不适应学生兴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以为要使中职语文课充满生机,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往往带来的是教学方法的陈旧。语文教学理应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讨论式

“讨论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其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事先的精设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我在教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时,让学生在没读课文之前,就“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然后进行适当地点拨,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在学生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讨论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训练了学生的口才。

2、启发式

经常听有的语文老师说,学生“启而不发”,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教师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启而不发”就不足怪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适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学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举相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浅易。

四、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展学生潜能

中职生源特殊,如果我们按照一般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标尺来衡量学生,是不适应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潜能的提高。不能仅仅按照知识标准来教育、培养、要求学生,有的学生记忆力不行,但他的口才好,我们可以重点培养他的演讲与人际交往;有的学生普通话标准,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演说和广播;我们要善于以读领学,因材施教,培养语文基本应用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夸张的说有60%以上不会读书,文字障碍和断句障碍使得他们读一篇文章磕磕巴巴,读不成句,根本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不要急于去滔滔不绝的讲解文学知识、分析课文、灌输理论,而应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朗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即使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也应在对课文多次通读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读课文费劲,读多了怕耽误时间。然而,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还没有清醒的认识,你的一切教学安排多是在做无用功。只是你自己把文章“讲”了一遍,至于有没有效果就另当别论了。因而很多教都在这样忙忙碌碌的备课上课中辛苦地做着无用功。

总之,新时期的职业学校已慢慢适应了市场经济,作为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有职业特色的教育方法,注重实效,突出实用,强化实践,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中职生。

【参考文献】

[1]陈颖.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A]. 2016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 2016

[2]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4(04)

[3]连枫.中职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析《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