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时间:2022-10-04 11:43:22

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在技术创新、就业、经济增长贡献等诸多方面显现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场外交易的服务对象明确,进入门槛较低,退出渠道通畅,弥补了场内市场的局限性,有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场外交易市场;股权托管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0002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创新、就业、经济增长贡献等诸多方面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4200万户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的99%,其最终创造的价值占GDP的58.5%,完成消费额的58.9%,税收的46.2%,专利技术的65%,技术创新的75%。然而受到我国现行的一些体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这些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融资难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拟以武汉股权托管中心为例,阐述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若干构想。

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条路径来进行。

2.1 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多数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因其规模、信用、效益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其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因此,企业主要是靠业主资本以及留存收益来维持企业的发展。这种通过内源融资而获取的资金,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2.2 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现状

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具有高效性,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2.2.1 股权融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建立了上海、深圳主板市场,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但是这些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大量的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这些市场来筹得资金。因此,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板块的融资作用相当有限。

2.2.2 债权融资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发行一直执行“累计债权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的规定。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公司的净资产本来就不是很多,而40%的数额限制更使发行公司债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因此,债权融资的大门对中小企业来说实际上是紧闭的。

2.2.3 民间借贷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自身资产抵押能力较弱,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及通过股权、债权融资,因此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中小企业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活动作为他们融资的主要方式。由于制度上的不规范,民间借贷虽然可以解中小企业融资之“近忧”,但却很可能使这些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偿贷负担,难以解决其“远虑”。

3 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3.1 场外交易市场的概念

场外交易市场(OTC),又称柜台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为满足特定融资主体的融资需求和投资主体的流动性需要,根据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的证券发行与证券买卖活动的所有证券交易市场的通称。目前,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场外交易市场十分活跃,其中比较有名的市场有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公告板市场和粉单市场,日本的加斯达克市场,台湾柜台买卖中心里的兴柜市场等。

3.2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形式

我国早在1998年以前就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地区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和NET与STAQ两家全国性的法人股市场,相关场外市场扶持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整体规划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等地探索场外交易市场。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新三板”市场正式启动,科技园区内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新三板”定位于为创业过程中处于初创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筹资。2008年,在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从“两高两非”公司股权和私募基金份额两产品交易起步,通过市场组织、产品交易、交易制度、交易形式等方面分阶段、分层次创新,逐步建成包括多层次、多品种、多交易方式、面向全国的统一市场体系,构筑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层次。目前,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主要包括“新三板”市场以及各地的产权交易中心。

4 依托场外交易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外交易市场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场内交易市场在筹资主体、投资主体、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也决定了依托场外交易市场能够有效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下面将以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例来具体阐述。

4.1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发展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鄂政函[2011]174号),由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湖北省宏泰国资经营公司、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交易平台,落户于“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中心定位为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湖北省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重要补充。中心挂牌对象为“两非一高”企业,即非上市、非公众和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

4.2 场外交易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具体表现

4.2.1 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扩大挂牌交易企业数量和范围

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场外交易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入市标准不同,各自与不同发展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主板市场有着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导致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而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是针对于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根据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不稳定、主营业务单一等特点,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低门槛准入可以避免上柜企业过于幼稚而使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难以持续发展。

当前,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地区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例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高科技园区里就存在着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多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实力。虽然还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但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心允许其股权挂牌交易,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上筹集到资金,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被推荐至主板或创业板市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4.2.2 机构投资者众多,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给中小企业提供双重支持

由于在场外市场挂牌交易的企业大多处于创业期,规模较小,公司的经营管理、治理结构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也就决定了参与投资的主体必须有较高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充足的投资经验。机构投资者资本雄厚和管理经验较丰富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成为主要的投资主体。

中心则聚集着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会充分利用资本优势和信息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实现定向直接融资。此外,中心以及机构投资者还能够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优化股权结构,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和退出通道通畅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因具有较长的投资周期、投资成本较高、投资流通性较差的特点,导致了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很大。

中心作为股权转让平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和退出提供便捷通道,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后顾之忧,提高投资效率和收益,实现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

4.2.4 增强企业信用等级,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条件

如上文所述,我国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但是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则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核同时能够获得政府的扶持和资助,这相当于政府给予担保,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信用等级。因此,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也愿意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企业也能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双赢的良性循环。

5 结语

中小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融资难的问题却使这些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在现有资本框架下,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还得不到有效地满足。丰富资本市场的层次,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不失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良策。

参考文献

[1]付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8,(7):9697.

[2]贺强.大力发展场外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上海证券报,20100313.

[3]过文俊.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建设论纲[J].科学发展,2010,(1):103112.

[4]李燕,赵黎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36138.

上一篇: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分析 下一篇: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持续性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