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

时间:2022-10-04 11:34:56

流年似水,岁月如梭。1967年,油画《去安源》刚刚面世,广为宣传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烙印于我们并不久远的记忆之中。一夜之间“刘春华”這个出生于黑龙江北大荒偏远县城普通家庭孩子的名字也随之响亮地传入千家万户,老少皆知。《去安源》一画的诞生成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美术界的一件轰动的大事件。作为春华学生时的亲密伙伴和朋友,我们怎能不为他如此争光出名的喜讯而感到万分的兴奋和自豪。《去安源》一画创造了我国美术作品出版印刷数量的历史纪录,其宣传影响的力度可想而知!2000年被日本《美术手贴》评选为20世纪世界百年百件美术作品作者(中国共有徐悲鸿等三人入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一直以来,春华对往昔這些难得的殊荣和名誉始终持一种淡定、从容、谦和的态度。即使在他个人地位升迁变换历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协副主席等职位之时,仍然一如初衷,认真工作、谦和待人、心缘艺海、笔耕不辍。尽管肩担繁重琐碎的行政工作,仍然尽其所为,挤出时间深入生活,贴近社会,力行写生,坚持创作。足迹所及南到广西、北至祖国边陲雪源、从工厂到林区、由北京北海公园到家乡的呼玛河畔……继油画《去安源》之后,又相继创作了油画《敬爱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中国画《屈子求索图》、《春必将至》、《滚烫的冬季》等。中国画创作除人物主题画外,还兼画花乌、山水等,对中国画传统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涉猎与实践。其内容、题材均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例如北京风情、世俗民生、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生活等。从他一贯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一幅幅充盈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中,我们真实地体悟到作为一个正直、富有良知的艺术家所具备的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和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科学的写实手法的执着追求。他喜欢画柿子,他的柿子每每是一笔不苟、笔到情至、果实硕硕、枝叶疏朗、穿插自然、意象的笔墨趣味与真实的物象造型巧妙和谐地融为一体。他坚持写生,那些色彩明快雅逸、笔触活跃畅达的风景写生;形象朴厚、神采奕奕的工人、农民及少数民族劳动者的肖像习作都真实地凸显出春华对现实生活、对普通个体生命意识的观照和感悟,善于发现和表达人物心里与精神底层之音,具有对画面整体掌控的潜能。明晰的创作轨迹,使我们看到他对继承和弘扬北京画院辉煌传统,力主反映现实生活,力倡创新意识,探索时墨,将丰富的生活阅历、多味的人生感情融汇于笔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结出的累累硕果。近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砥砺磨炼了他得名而不骄、遇难而不馁、饱学而不浮、锲而不舍、矢志不移、超拔耿介的意志和品格。

春华特重情义、尊友谊,即使在北京声名大震之后,每见到过去的同窗学友依然如故,老样子的热情相待。尽管百事缠身、时间紧迫,还是要抽空与同学们相聚,叙往事、问现状。每当有机会回东北母校是一定要去看望曾培育他成长的老师和同窗共读的校友们。2010年为纪念已故刘德民老师在北京“草场地”举办画展时,他亲临赏谒并为之撰写前言,以表对恩师的敬拜恩报。他那满腔情怀充盈着真挚与纯厚,多少年来,一以贯之。心正则品高、品高画亦高。绘画艺术是画家天资、学养、个性、功力的集中反映,正如潘天寿大师所言:“思想开阔的人画亦充实、品格高的人画亦高逸。”春华就是這样一个品格高尚、修为端正、出世淡定自然的好人、好画家、好朋友。春华秋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一篇:王菲、李亚鹏 高调离婚为哪般 下一篇:周末资讯 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