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时间:2022-10-04 09:14:29

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07-02

我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在精神科进食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8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进食障碍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1至4病室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4.68±10.86)岁。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6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5例,癔病5例,分裂样精神病4例,偏执性精神病2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1例。

1.2方法:以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的护理交班报告为线索,结合病程记录,确定进食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1.3结果:从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有进食障碍者共86例。进食障碍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拒食52例,其次为厌食24例,异食6例,暴食4例。进食障碍原因所见,最常见的为被害妄想40例,其次为自罪妄想、意向倒错各20例,幻觉支配6例和过分兴奋5例,木僵和自杀各4例,违拗3例,痴呆、疑病妄想各2例。

2护理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是导致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争取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尽快恢复,根据不同情况,其护理如下。

2.1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诚恳耐心地为患者做出解释,逐步取得患者的信任。不能粗暴地硬逼着患者进食,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必要时护士可带这样的患者到食堂观察整个饭菜的制作过程或让其自取餐具,到饭盆里盛饭,或让患者进餐厅任选一份饭菜,或与其他患者交换食物,也可由护理人员先尝一口饭菜,总之,千方百计打消患者的顾虑,让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进食。

2.2对自罪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细心劝说使其打消顾虑而自动进食,或预先将馒头、米饭、菜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其认为是残渣剩饭而吃下,并注意把污物收藏好,配膳室要加锁,严格防止因患者乱吃而引起消化道疾病或食物中毒。

2.3对因过份兴奋躁动而拒食的患者:应与其他患者分开进食,避免环境的刺激。这患者均日夜忙碌、躁闹不安,体力消耗很大,不顾及进食、进水、休息睡眠、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这样的患者,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蔼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以防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应给予高热量、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进食确实困难者,可按医嘱给予鼻饲,在操作前,应设法让患者安静并做有效的解释,以免患者乱动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2.4对意向倒错患者:应特别加以注意,如可设专人看护,耐心地做说服解释工作,严防吃进污物,必要时可给予约束保护。

2.5对幻味、幻嗅,命令性幻听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要诚恳耐心、态度温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此类患者可采用集体进餐的办法,见其他患者吃得很香,平安无事,自己可放心地吃,也可换一下环境,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而轻松地进餐。

2.6对运动性抑制而拒食的患者:针对抑制程度种类进行护理:(1)对木僵、意识障碍、极度拒食不合作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质量的合理调配,可给予鼻饲饮食,鼻饲前应将口腔内积满的唾液排出、头偏向一侧,防止流入气管,要认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2)木僵患者的动作缓慢、喂饭时吃得很慢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吃进去又吐出来。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细致地少量试喂,避免强塞,防止损伤牙龈、口唇,甚至于发生窒息,食物不可太烫,温度要适宜,对重度木僵患者,护理人员可将饭菜放在患者床头桌上,立即离去,患者有时会自己进食。(3)对违拗患者,护理人员将饭菜放到病床上,让其他患者离开病室后,患者往往可自动进食,还可利用患者的症状特点向其提出相反的要求从而达到护理的目的,但应该注意饭菜温度要适宜。

2.7对以拒食作为自杀手段的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劝解,劝解时态度不要简单粗暴,要温和、亲切、热情,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消其消极的念头,多安排参加集体活动。尽量让患者自己进食。也可让患者看到或体会到插鼻饲管的痛苦,为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柔软、易消化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达到促进患者进食的目的。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因心理功能紊乱,而导致进食障碍,这就更加要求护理人员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根据各种不同愿同导致的进食障碍,需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尽早恢复,尽快进食,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病人拒食、厌食显著减少,贫食有所改善,说明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采取护理干预后,贫食无显著变化,这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冯瑞珍:陈淑君、宁左堂、精神科临床护理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会2004.11。

[2]谢和秀、李美英、当代护士、当代护士杂志社2007.5。

[3]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8。

[4]马风述主编,精神科护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上一篇: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 下一篇:浅析中等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