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武搏会文化学的考察

时间:2022-10-04 09:08:37

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武搏会文化学的考察

文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同时也在挑战我们的武术文化以及武术的发展模式。目前西方各种武术项目大部分都被人们所熟知,跆拳道更是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武术作为中国传统项目有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政府、文化、经济对武术发展的影响,以探究中国武术发展的走向。

1.武搏会的概述

武搏会是由世界体育总会创办的武术搏击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以推动武搏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发展,从2010年8月28日至9月4日,北京将迎来武术搏击运动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首届世界武搏会汇集了包括中国武术和西方拳术十三个比赛项目。(分别是武术、合气道、拳击、柔道、柔术、空手道、剑道、搏击、泰拳、桑搏、相扑、跆拳道和摔跤)迎来了106个国家和地区1013名顶尖的选手齐聚北京,以武会友,以搏励志。展示武搏运动独特的魅力,弘扬不同的文化。

武搏会会徽的设计为了弘扬奥运精神,推广武术武搏类运动而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庆乐器“大鼓”和体现中国文化的“青花瓷”两大元素为理念的武搏会会徽“鼓武东方”。

首届武搏运动会的吉祥物“冬冬”,以“虎”和“鼓”为核心创意,用“虎”作为吉祥物体现出了首届武搏运动会举办的时间在虎年,“虎虎生威”传达各国参赛运动员的精神气质。而“鼓”在我国古代战场和节日庆典上起到了鼓舞士气、烘托气氛的作用。鼓声“咚咚”强劲有力,老虎勇猛、自信,这正是运动员应具备的面貌。

首届武搏运动会比赛俄罗斯以18金11银10铜位居榜首,中国以15金3银13铜次之,其次分别是乌克兰7金5银11铜、法国7金5银8铜、意大利7金1银5铜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日本以6金12银7铜居第六名。

随着首届武搏运动会帷幕的落下,中国武术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当我们沉浸在武术套路与散打所获奖牌的喜悦中时,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我们在合气道、柔术、剑道、搏击、桑搏以及相扑这些项目中为何无缘于奖牌,而其他几个国家在各个项目中所获奖牌都分布可佳。

2.对武搏会中中国与其他国家优势项目的比较分析

2.1强势经济带动东洋武道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武术早就成为一个产业部门,武术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武术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发达国家对武术的发展不仅推动全社会武术运动更蓬勃的开展,而且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武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日本各种武术运动发展速度快和技术水平高,是由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的。日本各种武术运动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了,人们的收入及相应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闲暇时光人们会在各种武馆、俱乐部等各种武术场所学习个类型的武术技击动作以及武道理论知识。日本有着丰富的武术文化底蕴,武道理论在日本自身的文化基础上还涉及了很多的禅宗和儒家思想,强调修持内心。武道精神追求以武服人,也就是一种斗争、拼搏精神。正是因为武士们拥有这种斗争、拼搏的精神以及丰厚的武术文化底蕴,才使得日本各种武术发展更上一层楼。

强势的经济可以带动武术的发展,经济为武术带来了无限生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较落后,对各类武术项目发展的融资手段不多,融资面较窄。

2.2俱乐部制促进西洋搏击发展

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实现的,那么武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在西方国家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参与和引导武术搏击等项目的发展,政府主导武术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投资各种俱乐部、拳馆以及嘉奖取得重大比赛好成绩的运动员,使得很多的人都愿意在各种俱乐部和拳馆学习各种搏击运动。

俱乐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搏击的发展,人们在闲暇时光到俱乐部练拳,在俱乐部里各种设施和条件都相当优渥,在俱乐部里练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放松心情,拳手都可以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种武术比赛,取得一定成绩后还能获取俱乐部给提供的各种奖励,同时运动员在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名次后也能为俱乐部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俱乐部的知名度。

我国的武术发展没有完全市场化、商业化以及各种武术比赛场馆和武术俱乐部的建立不够完善,政府对俱乐部的投资还不到位。俱乐部和西方的比起来在营运模式、发展策略上都想对落后,俱乐部设施没有西方国家的完善,宣传程度不高,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只限于表面对于各种动作的内涵了解的不够透彻。

2.3职业之手推动南洋泰拳普及化

在世人眼中一直保持神秘色彩的泰拳以原始的武术发展成为一种激烈对抗运动,随着泰拳选手不断进入世界搏击舞台,让世界为之惊讶。泰民族由于弱小,强存弱之的自然法则告诉人们必须要强大,之后泰拳就逐渐形成了民风民俗中不可少的传统搏击项目。尽管有时候比赛惨烈但比赛场上的选手都骄傲自豪,而且在重大比赛获胜选手能获得泰皇的接见,这是选手们最大的荣誉和诱惑。

凡是正式炼泰拳的人,生活都要依循严谨的规律,遵从教导,接受教练安排的练习程序,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拥有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反应,拳术水平才能提高。

拳手从始至终都被灌输只有战胜才能生存的理念,而泰国的拳赛比很多的行业都容易挣钱,拳师们都很乐意苦练。泰拳的练习塑造了拳手们好斗勇的性格,通过比赛来保持、发展和传播泰拳的搏击技术体系。泰人常以其拳术为自豪,拳手的职业感越来越强烈,参加比赛的次数逐渐增多,使泰拳的技术体系日臻成熟。拳手的职业化成为泰国人自然而然的心理认同和推崇,这与人民的民族情结不可分割。

3.建议

3.1提高中央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武搏会的重视

至改革开放以来武术都没有引起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也都没有相关的政策来实施。如:2004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中应适量增加武术等内容”,把武术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不够而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要想使中国武术发展有新的空间以及呼吸新的空气,国家政府就必须重视其各种动态,才能使中国武术传承并发扬光大。

3.2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大众对武术的认识程度

现代社会中媒体的宣传是无可限量的,。网络已成为传播和发展各项事业的一个优秀的平台。随着武术活动以及武术文化传播的网站不断增加,使得大众能一上网就能查阅到各种所需的武术活动动态,对武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网络影响着武术信息化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大众对武术价值的认同。利用媒介对武术进行宣传加深大众对武术的了解,学习武术的各种技术、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让世界各国人们有所了解,为学习武术创造更多机会。让大众经常能看到各种武术项目的比赛,加深人们的印象,提高人们的兴趣。

3.3大力培养后备武术人才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人,武术也不例外,大力培养武术人才尤为重要,武术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著名学者杨叔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有了文化的身影才会造就项目的发展与传播。武术后备人才应该从小抓起,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武术课程,加快武术人才的培养。”(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 坤青.泰拳揭秘[M].中华武术,2001.

[3] 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异化[J].体育与科学,2004(1):8-10.

[4]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 迈克尔・冯・阿尔门.体育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皮尔士的实在论思想述评 下一篇:解读泰罗的工业科学管理方法在服务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