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

时间:2022-09-01 02:54:34

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

材料作文中有一类叙事性类型颇为常见,与议论性的材料相比,优势是有故事,有简短的情境,学生审题好像容易;缺点是因为故事很多时候截取的是某个生活片段,再加上人物的只言片语,寥寥数语,匆匆过场,一带而过,有时候人物语言故作高深,再加上人物不止一个,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立马就被绕晕,不知道选择谁的观点切入才算保稳,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为难。虽然角度可以自选,但考生们深知,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不是无节操乱弹琴,稍不谨慎,就会离题万里。

所以我们经常提醒学生“审题需谨慎,立意有风险”!尤其是叙事性的材料更要重视。

【材料放送】

有个叫理查・派迪的赛车运动员,当他第一天赛完车后,抑制不住兴奋地向母亲报告了比赛结果:“有35辆赛车参加比赛,我得了第二名?”“你输了!”他母亲回答。“妈妈,”理查抗议道,“有这么多车参加比赛,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这样的成绩难道不算很好吗?”“理查!”母亲严厉地说,“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凭着勇气与智慧奋然前行,称霸赛车界,成为赛车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车手。他创造的多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显然是一篇叙事性的材料。如何快速把握立意?

1.提炼故事梗概

看看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谁参与。很显然材料里关键词马上就能搜索出来,理查赛车获得第二名,母亲非但没有鼓励,反而批评,应该拿第一。

2.注意重要情节

很多同学可能只看到母亲的批评,马上断章取义,其中偏题的不少同学认为母亲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适可而止。查理已经做的不错了,在众多的优秀选手中,他得了第二,还不鼓励?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太不人性?造成这样的审题跑偏,是学生们遗漏了一个重要情节。那就是查理依母所言,其后,不负母望,多年称霸赛坛!显然,严厉的母亲没有错,反而激励了理查更大的成功。

3.从结果看缘由

看到这个最容易忽视的结果,立意已经有了一半。查理之所以获得日后巨大的成功与哪些因素有关。自然而言,我们往前退溯,有他自己的努力,还有母亲的鞭策,更有自身的不断超越。

4.打破常规思维

常规的思维可以带给我们正确的立意,但很难有新意。这个时候就要倡导学生们敢于打破习惯思维,跳出范式框架。当大部人对母亲的教育肯定之后,浅尝辄止。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深挖。联系如今的教育更多的是包容和鼓励,一窝蜂地反对“挫折”教育,来谈谈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我想文章可以更上一层楼。

【佳作之一】

少年行 贾启新

低矮的房子前,一棵老槐树,浓密的树叶罩住了一大片阳光。

树下,爸爸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在本子上写着写着。过了一会儿,爸爸松开了他的大手,看了看我写的字,他的脾气立刻火了,对我吼道:“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笨!”这是我上学经常有的情景。

七岁时,我和爸爸坐在老槐树下,看见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跑过,喊道:“考上了,考上清华了。”我对爸爸说:“我也要考青蛙,我也要考青蛙。”爸爸只是淡淡地笑着,没有说一句话。

九岁时,小学二年级,我很能和同学们玩,期末考试成绩很差。老师把爸爸喊过去谈话。回来后,他青筋暴起,吓得我自己跪在地上。他用手抽得我哇哇直叫,还说了一大堆我当时根本就听不懂的道理,但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穷人家的孩子知识就是命根子,你不能总玩了。”我似乎悟到了什么。

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得到了全年级第二的奖状,一路蹦跳着回家,我把奖状拿到父亲面前,举得高高的,给父亲看。他只是“嗯”的一声,我极不满意这平淡的反应,他却说:“骄兵必败,以后你学习苦的日子还多着呢!”

高一的一次数学考试,我考了148分,要知道数学可是我不擅长的一门功课,虽然说我哪一门擅长过?整个晚自习我的心里都是喜滋滋的,回到家,我努力抑制着笑容,不让它在脸上荡漾开来,父亲却说:“这个填空题不会吗?怎么丢了两分?你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还值得夸?”

接下来的日子,为了能得到他的认可和嘉奖,我用勤奋和刻苦不断向前面冲刺。爸爸说的总是那个“嗯”字。但他对我的劝诫未曾停止过:“不要偏离你的道,知识是你的命根子。”于是,在那条道上总有一位少年在前行。

谢谢你,这么多年来是你的逆耳之音鞭策着我,让我一路前行,向梦想靠近。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记叙文。细节渲染,语言生活化,极富个性。

长久以来,我们的作品里的父母都是开明、温柔、包容的。失意时安慰我们,进步时鼓励我们。嘘寒问暖,端茶送水,无微不至。

而这篇另辟蹊径,一路相伴作者成长的全是严厉的苛责,不停的鞭策。俗语说“打是亲,骂是爱”,当然还有另外一句话“严父无犬子”。这篇作文用不同成长阶段的几个事例的铺垫,最后水到渠成,巧妙点出主旨,构思之妙,值得一学。

【佳作之二】

《超越》 郭嘉敏

在阳春,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冲破层层阻碍,在一瞬间,发出轻微的,却震慑人心的醉人声响。那是灵魂冲破禁锢,在看到阳光的刹那,脱口而出的惊呼。

花苞固然美好,带着娇羞的青涩之美,却终究只能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低眉敛袖。怎及得繁花初绽,那盛大的、无可比拟的气势,带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带给人无法忘怀的心灵冲击。

绽放的花朵该是与之前不同的,少了几分稚气和柔弱,多了些优雅和坚韧。虽然略显疲惫,却衬得它愈发雍容和高贵。

微风里,听得花朵的浅唱低吟:“上天不曾规定我该落后于风霜,落后于雨露,于是我不断超越,超越严寒、超越酷暑,只为了今天,一个更美的自己。”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花开,你若安于现状,沉溺于当下的成功,便终将只能在时间的推移中,一步步,被严寒超越,被酷暑击垮。由始至终,只能做一个花苞,所有的梦想都还隐藏在重重叠叠的花瓣里,未来得及舒展,便终将枯萎。

只有怀着一颗开花的心,不满足于当下的安逸,试图不断超越阻拦在眼前的一切。不论过程有多艰难,不问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始终尝试去跨越前进途中的沟壑,你才能够,在某一天清晨,听到自己灵魂的绽放,所有的一切,都将在那一刻变得清新和清晰。

命运所赐予我们的,终归是公平的,没有谁注定落后于别人。引起差距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去挑战所谓的无法逾越,去寻找一个新的极限。

我常常感动于每一次花朵的绽放,我珍惜它们短暂的生命,并折服于它们弱小身躯中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于是,便从每一朵娇艳背后寻得真正美好的―挣扎在花苞中,而不是摇曳在春色里。

因为有这超越一切的决心和勇气,才深深体会到,从前的辉煌不过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只有这意志永存,信念不灭。

人生如赛事,似花开,前进的路上,没有谁终将落后于谁,唯有拼搏,惟有超越!

【教师点评】

本文用诗意的语言,借物喻人的手法,用花尽力绽放隐喻生命应该不断地进取,自信地拼搏。肯定会开出最美的自己。读来不仅既佩服小作者的文采魅力,更激起了人们热爱生命的信念!

【教师范作】

和自己赛跑 孙霞

我和她是两代人,这个意思不是说我比她年轻,而是长她整整一轮。有了这样无比坚实的岁月鸿沟,即使同在一个办公室还是同一个学科,很难有什么共同的话题。

不过也有类似爱好,一得空闲就与电脑做伴。当我整天乐此不疲把光阴挥霍在脑残的言情剧里时,她也总是一边面对着电脑一边用笔在捣鼓着什么;当我逍遥自在休息回来时,她已然抖着纤弱的手臂敲击着键盘;当我每天变换着衣饰试图改变心情时,她一年四季始终只有几套清爽的衣服,寒来暑往。

好多次,我心里都嘀咕着。这孩子是不是哪根筋不对,活得如此枯燥无趣,做人不应该这样呀!

某一天,她一改往日的沉静,拿着一本杂志,脸上压抑不住地喜悦――原来有文章发表了。众人立马围观,言辞间是羡慕不已。要知道这年头,遍天下,有出版社愿意刊登你的文章,除非你真有两把刷子,要不你还是歇歇吧。我们这群人虽然是科班出身,不过也只是绣花的枕头,都有自知之明。因而不写文章好多年,省得退稿连连,贻笑大方!丢不起这人哪!

这妞居然发表了,杂志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是卷首语!妈妈咪呀,一鸣惊人!

“这文章也能做卷首语?还不如小学生呢!”嘴快同事这话更是“一鸣惊人”,怎么回事?我立马冲过去看文章,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无论是构思、语言甚至立意,我没找到一个亮点,不客气地评价一太平庸!顿时,众人没了先前的艳羡,多的是愤青。言下之意,这种文章也能刊登,要是自己写不要太好了,一群看客唏嘘了一番,让心里得到了平衡,纷纷作鸟兽散。她也只是淡淡地笑笑,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街市依旧太平,日子纷纷而下。

我依然执著在研究棒子国最新的剧集动态,肚腩不知不觉又增长了一圈;她一如既往写写画画,偶有文章发表。我再也懒得去关注,顶多口头上客套客套。心想大概跟打牌差不多――笨人抓好牌!运气而已!

那天去图书馆,刚好有本我们组里老师的杂志就顺手带回来,随手翻开,第一篇又是她的!看到题目,就有些别样的感觉,接着看正文,越看越想看,看到最后不由得连连赞赏。还是和她的人一样,文风非常地朴实,但已经不再是初见时平庸,而是在时间打磨历练之下一种接近生活的质朴和厚重。我发自内心地敬佩:“写得非常好!”她只是重复着:“没有没有,很土很土!”这前后质变也不过仅仅两年的光景,而这中间似乎并没有太长的等待。

回家的路上,想起先前布置的一篇材料作文,故事中理查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手如林的比赛中,好不容易获得了亚军,回家报喜,母亲不但没有祝贺奖励,反而严加斥责。认为他不值得高兴,不应该跑在别人的后面。虽然是给孩子们的作业,我自己也在思考,总觉得这个母亲有些过分甚至残酷,与中国的“狼爸”、“鹰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己从事教育多年,知道从理论到实践,因个体的差异,无论什么样的职业和领域,总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处在顶端的精英总是凤毛麟角,绝大多人只能做平凡而又平庸的分母。即使不乏很多身残志坚抑或麻雀变凤凰的成功故事,那只是特例,虽然多年来我一直用伪成功论来忽悠学生。因为我曾经豪情万丈,以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现而今还不是灰头土面,庸碌无为。整日价除了机械重复着年复一年的工作,就是行尸走肉等着岁月尽头。

然而小同事的坚持,触动了我重新审视自己,其实我是误读了材料也是误解了人生,母亲激励孩子“你其实不必跑在人们的后面”。不是说一定要争第一,你不可能永远跑在众人的前面,芸芸众生,第一仅能一个。但是你可以永远跑在自己的前面,那个自己――就是经常懈怠时常逃避习惯安逸苟活的自己!

理查德不出母亲所料,其后几年,屡获佳绩,至今还有许多世界纪录无人打破;我的小同事依旧在默默耕耘,屡有斩获!那么,聪明的你,准备好赛跑了吗?――与自己赛跑!

【写作反思】

很多学生以为记叙文就是大段对话,或者一定要添加环境描写来渲染烘托气氛。其实,古人早就说过,刻意为文造景,此乃下品。

好的故事语言尽量质朴化,讲故事的时候尽可能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娓娓道来,应试作文篇幅不宜过长,但故事要小有波澜,才有一定吸引力。是为文!

上一篇:刍议健身气功的养生机理与其健身价值 下一篇:解读霍尔顿的精神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