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国标”是否可以实行

时间:2022-10-04 07:12:46

据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在1999年既已开始迈入老龄社会行列,并且随后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而根据民政部的有关数据,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养老”正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一些部门亦大力倡导行孝。像《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新增条款,要求“常回家看看”;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中华小孝子;多地将孝敬父母列为官员道德考核硬性指标;北大推荐生标准增加孝敬父母,拒收不孝敬父母学生……

据《新京报》消息,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该报道说,与传统的“二十四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二十四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此标准一经,随即引起了舆论热议。

“做不到”与“做得到”

新浪网友“相濡以沫丰”:看了“新二十四孝”标准了吗?汗颜!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不知编写者能做到几条?

网易“世界真未好”:说教的人,请把自己做好,自己都做不到,如何教别人!看看这个社会现实吧,有多少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再说了,又有几个人有时间、有条件做到条条框框里规定的东西?孝的表达有多种,爱的方式有很多,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情感的交流不一样,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只要心中有爱,该如何表达,就看自己愿意用哪种方式去表达。

东方网陈强:试想,连北大校长周其凤都不能常回家看看老母亲,何况那些在生活底层苦苦打拼的农民工呢?当连最基本的“常回家看看”都无法实现,其他那些所谓的“教父母学会上网”、“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之类的“孝”,也就更只能是空谈,只能是一些多数人实现不了的“理想”,这些理想化的“孝”最终只能成为笑谈。

新浪博主王学进:逐条对照“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很惭愧,我没几条符合,堪称不孝之子。但熟悉我的乡人却称我为孝子,因为我侍奉了病瘫在床的母亲26年,虽然没教会她上网,也没为她举办过生日宴会,但我爱她,从不嫌弃她,侍奉她吃喝拉撒睡,自认做到了人子的本分。

钟翠英老人:这个标准定得太好了,老人就是需要这些关怀,但是孩子们却不懂,希望他们看了以后能够学一学。我最希望孩子能带自己一起旅行,因为他们每次旅行都是把我们扔在家里。

亚心网姜弘源:相形之下,如果将“新二十四孝”条文中的“父母”置换成“儿女”,大多数成年人都做得到或者做到了:为父母(儿女)举办生日宴会、给父母(儿女)做饭、每周给父母(儿女)打个电话、父母(儿女)的零花钱不能少、仔细聆听父母(儿女)的事、经常为父母(儿女)拍照。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骆承烈教授:拿“教会父母上网”这一条标准来说,现在社会已经是网络社会,网上所拥有的海量信息对满足老年人对信息的需求量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而为父母购买保险一项还可以在老年人身体或其他方面遇到问题时,为整个家庭提供帮助,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因此,这样“与时俱进”的标准是能产生积极作用的。

并非是一个标准化问题

《南方都市报》评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年轻人又活得如此压力山大。如果要对老年人受到的关怀进行量化,那么最该被量化的其实是公共服务水准。放眼“新二十四孝”,诸如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为父母购买保险等,做子女的当然应该操心,但哪一条不更像是职能部门的责任?

华声在线邓海英:要想每一个子女能定时、定期都回家看看父母,陪陪老人,光有温暖的法律条文是不够的,光有“新二十四孝”的口头宣传也是不够的。在呼吁子女增强孝敬之心之外,还得需要各个单位的配合,需要后续一系列的保障制度。除此之外,“常回家看看”常常成为奢谈,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城乡二元差距问题。如果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年轻人不需要过多地涌入城市,那么孝敬父母的儿女们“常回家看看”也就水到渠成了。

千龙网石城客:尽孝、养老,表面上看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是单纯的民间叙事,实际上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与国家制度建设息息相关。没有养老体制的基本保障,没有户籍制度的深入变革,没有公共服务的健全,乃至于没有人性化的休假制度,做子女的想好好服侍老人,并不容易。由此而言,新二十四孝为新时代做子女的提供了尽孝的标准,也为相关部门以及制度改进提出了要求。

《京华时报》傅达林:其实,无论旧二十四孝故事,还是新二十四孝标准,都不是要用强制力去践行的法律条文,所能罗列的内容也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要逐条做到;其深层价值在于背后的行为导向功能,旨在为年轻一代提供指引。所以,不要纠缠于二十四孝标准是否科学、是否有操作性、是否需要强制力保障,而是要找回孝的文化根源,找回用心孝敬老人的自己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维系家国精神的心理情感。

“孝”就一个字

《燕赵都市报》闫昌:无论你如何不待见“新二十四孝”,但必须承认,将孝顺的标准量化到具体的实际生活当中,无疑是一种进步。“听听老人们的故事,给父母拍照”都需要拿出来被议论对错,可想而知,我们日常行孝的缺位,已经欠下多少感情的债务。透过“标准”中的具体细节,可以看出更多的无奈。本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现在却需要大张旗鼓地摆出推广的架势,可见行孝的氛围在现实空间中变得多么稀薄。

光明网辛忠:制定“新二十四孝”,是否具有明确的参考标准不得而知,但是从文本上看,这些标准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和逻辑上的完整性,还仅是一个倡议性的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既然如此,公众看待这一标准就不应该像对待法律条文一样,对每条都锱铢必较,可以把这个标准当成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做到了哪些,哪些需要去做。当然,并不是必须做到这24条才是孝子,也不是说做24条之外的就不是尽孝,每个人都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条件、适合父母需求、适合家庭现状的方式尽孝。

上一篇:人不可貌相 下一篇:面向GIS应用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