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全体学生中改进教学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10-04 06:38:15

在关注全体学生中改进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 要:从课堂上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和指导的表象入手,分析学生不遵守课堂秩序的深层原因,其实是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理解有偏差,“度”的把握不准、处理突发事件不够理性、处理学生缺乏智慧、过于强调课堂纪律等有关。归根到底,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并遵循学生的心理需要改进教学策略。

关键词:关注;课堂纪律;“度”的把握;突发事件的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88-01

在课堂中,总有那么几个让教师烦心的学生:上课坐不住,在下面昏昏欲睡,或扰得前后学生都不安,或公然与教师作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很多后进生可能就是在课堂上产生的,于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关注后进生的听课情况,提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一方面可以看看他们是否在认真听课,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且不厌其烦地进行引导。一时间,本来是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霎时间热闹起来,从一段时间看来,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得到有效督促,学习效果得到一定保证,不再被遗忘,开始被关注,然而这样的关注是否在学生的可接受的心理下接受?短时间的进步是否能持续?

【教学案例】

学生自由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那老师出示的这些生字你们都能准确读出来吗?看谁最勇敢,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词?其余同学要仔细听,听听他有没有读得不准的字。生1站起来读,读完受到教师的夸奖。生2在下面与同桌交头接耳的说话,教师发现后,让他站起来读,结果读错了几个。师:读错不要紧,跟着老师读,多读几遍,你一定能读准,好吗?生2跟着老师多读了几遍。师:会读了吗?自己再读读试试。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生2。生2有点茫然地望着老师,接着读,还是读错了一个。教师开始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纠正完之后让生2多读了几遍,然后让他坐下来。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生2不再和同桌说话,但也没举手回答任何问题……

课后,教师单独找这位学生谈心,问到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都学会了,老师讲的是不是都能听懂了,学生摇摇头,然后又把头低了下去。同时教师注意到,学生穿的衣服又旧又小,裤子上还破了几个小洞,他的双手抓着衣襟绞在一起,当让他回教室时,他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一溜烟儿跑走了。在接下来的几天的课间时间,教师多看了这个学生几眼,发现似乎总是不合群,经过走访,了解到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属于单亲家庭,是中途转来的,学习基础薄弱。

课堂中,这位教师的做法无可厚非,具备了爱心和耐心,并让学生及时停止了不遵守课堂秩序的行为。是不是这样的关注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不是在课堂上对这位学生的单独指导就会取得期望中的效果?我们不妨先从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深层原因入手:

1. 课堂教学纪律的理解有偏差

首先,由于是班级授课制,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小手的摆放、举手的动作、站立的姿势等都“被”要求,学生的角色被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外在表现就是思维被限制。其次,教师的控制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这往往通过过于规范的课堂秩序表现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限定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路,这个时候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也仅仅是形式而已。

2. 课堂教学纪律的“度”把握不准

既能使学生活跃起来,又能保持有序的课堂教学,是课改后广大教师追求的理想状态。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有的教师对待课堂随性,课堂上对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窃窃私语也罢,上课昏昏欲睡也罢,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要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就行,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没有课堂纪律的概念。而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诸多要求,百般挑剔,学生大气不敢出,动也不能动,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声音。出现这种种情况,可见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过课堂管理的相关知识,对于课堂纪律的维持从未认真探讨过。其实真正有序的课堂需要思考的时候则安静,需要交流的时候则热闹,整个课堂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却又张弛有度。

3. 课堂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缺乏理性

学生是活动中的人,对课堂中任何一个新鲜的动态都会引起兴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外。而我们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通常会不顾后果地采取惩罚的方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方式,明明知道他不会读,却在全班学生面前让他站起来读,当时这位学生的难堪可想而知。如果在学生自由读的时候稍微提醒下,效果会好得多。

4. 课堂中对课堂纪律的执行过于重视

教师对课堂纪律与规范的执行过于强调、重视,其实是对自己专业水平的不自信。当我们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又哪来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而言?

随着新的文化价值观的确立,在批判传统课堂纪律的基础上,若要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尊重儿童的自由和保障儿童的权利的新的教育规范或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遵循学生的心理需要,改进教学策略,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关注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费尔兹.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布莱恩・哈里斯.快速改善课堂纪律的75个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戴维.课堂管理技巧[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高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路径依赖”与解决... 下一篇: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