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裙子颜色何以让网络狂欢

时间:2022-10-04 06:21:55

一条裙子颜色何以让网络狂欢

最近,网上关于一条裙子究竟是蓝黑色还是白金色的问题,阿友们争论不休,视觉心理专家、色彩专家、眼科医生都已经给出清晰的解释,说明为什么人们的感觉有如此大的个体差异。我要说的不是裙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问题.而是为什么对裙子颜色的争论会如此迅速地发酵成网络世界的热点事件。

一方面,好奇心驱使人们关注自身的体验。裙子照片是一个明确的客观刺激,而颜色是人们的主观体验而非客体世界本身。颜色这种感觉既受到人类视觉系统(眼睛、大脑等组成)特点的影响,也受到刺激物反射率、光线、观看角度以及其他参照物的影响,很容易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误以为颜色是客观的,好像每个人看到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有好事者搬出裙子照片,并引起争论后,忽然让人们对自己的颜色体验产生了若趣。实际上,颜色争论的参与者都在玩一种简单的心理测试:刺激物是明确的,感受或体验因人、因境不同,每个人都想看看自己的主观体验是否与人相同或不同。由此,“裙子颜色”问题,因为其可参与性、可体验性以及人们对自身体验的好奇心,而将更多的网民卷入其中,从而发展成网络热点事件。

另一方面,互联阿提供了心理测试乖人际传播的良好技术平台。照片作为视觉刺激很容易在电脑上呈现,并通过互联网在垒世界范围内传播。照片的观看,不存在语言障碍,垒世界网民都在观看一张照片,然后品评自己的感觉,“心理测试”的狂欢就开始了。

此外,各种阿络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让裙子的围观人群以几何级数狂飙。在世界某个角落里,一条裙子裙摆轻舞,居然掀起了互联罔世界的风暴。可以设想,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平台,不管这条裙子如何舞动,也掀不起任何风暴。实际上,心理学中有很多有趣的测试,都有可能通过类似方式制造出风暴。不过,目前科学家对于这种从个体好奇到群体狂欢的突变过程、机理以及确切条件,似乎还研究得不太清楚。

总之,裙子颜色事件一方面折射出了人们的好奇心、体验寻求心理以及在网络世界海量信息中对信息有限的注意范围;另一方面,显示出互联网是良好的心理测试平台.也是人类心理的“可怕”操控工具,更是群体心态的展示窗口。“裙子颜色”之争.展现了人们在互联阿社交圈子里进行的一场群体“心理测试”的狂欢。

(选自《新京报》2015年3月1日、

鉴赏评价

本文就“裙子颜色”问题让网络狂欢这一热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好奇心和便捷的交流平台,让这一个现象演变成一个社会性话题,反映出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与反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练习

1.你认为“好奇心”“体验寻求心理”在信息时代应如何进行引导?

2.作者认为此事件显示出互联网是良好的心理测试平台,也是人类心理的“可怕”操控工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原因。

上一篇:地方性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发展的营销创... 下一篇:考古遗址谁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