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市场: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时间:2022-08-19 07:23:32

佛像收藏市场: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佛,即是心,也是表相。

佛像,是表相下的心与物冥。凡圣两忘。

佛像收藏,藏的实乃因缘际会下菩提心的片刻驻留。

如今,佛像收藏,建寺、斋僧、供奉,使心生成柔软的恭敬,使慈悲的种子遍播八方。自然,功德无量。

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北京翰海佛教艺术部主管一西平措在他的一篇文章《香山的微笑》里的一段文字。

在这个16岁就涉足古董圈,致力于佛教艺术品鉴藏的专业人士看来,除了艺术价值、人文意义、历史痕迹之外,佛像艺术更重要的是体现精神感召的力量,这种力量最能静静地打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正是这个被称作“抚慰心灵”的艺术品,在最近十年间,从曾经的收藏冷门,成为拍卖场上频出天价的抢手货。

去年11月8日,首都博物馆“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开幕,来自欧洲、美洲等全球十多个国家,从六七世纪到十八十九世纪横跨了1500年的99件佛造像参展,有佛、菩萨,也有财神、护法等众多题材,派别上既有藏传、汉传之别,也有显密之分。这使佛像艺术再次成为藏界关注的焦点。

不过,在12月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拍出2.36亿港元的天价后,业内对这种持续升温的趋势也有一些争论:这种艺术品到底值不值这样的天价?佛像收藏市场前景如何,会不会大起大落?

佛像收藏市场的发展

直到2004年内地拍卖市场上才开始设立佛像专场拍卖,不过此后佛像收藏市场迅速升温。

2006年,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166亿港元成为单件佛像的世界标王之后,佛像收藏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

从2007年起,包括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多家拍卖公司都相继推出了佛像艺术品专场拍卖,从拍卖结果来看,很多专场的总成交额都突破了亿元大关。

从佛像题材上看,从最初的“永宣”一枝独秀,到这几年陆续扩展到北魏、隋唐、宋元、明、清等各时期融合释、道、儒三家的经典造像。

从行情上看,尽管这几年间佛像艺术品拍卖行情跌宕起伏,但总体依然保持了稳步的上涨态势。来自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前,拍卖市场上的佛像艺术品成交价多为大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而到现在佛像艺术品拍出亿元天价的比比皆是。

一西平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教艺术品会有几轮的成长,2006年到2012年是第一轮的成长期;从去年年底到将来的五到六年是第二轮的循环。

“即使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整个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时,内地佛像拍卖市场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一西平措说。

也是在2008年,一西平措判断:“中国将成为佛教艺术品交易中心”。

对近两年佛像市场的火爆,一西平措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2006年10月7日苏富比的拍卖中,那时候在国内几乎没有人真正地了解佛教艺术品,只是有皇室情结的人知道这是皇家的东西肯定应该贵。其他的东西,像《石渠宝笈》什么的,那些所有和皇帝有关的东西都已经上亿元的价钱。于是2006年的时候就创造了一个佛造像最高的纪录”。

“从2006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佛教艺术品,加上藏家的认识逐渐深入,佛像艺术品近几年一直保持自身稳定的发展轨迹。”一西平措表示。

对近几年佛像艺术品频出天价,有炒作嫌疑的质疑,一西平措认为,佛像市场在2006年以后就一直比较理性,没有炒作,也没有艺术基金进场,原因在于,艺术基金一般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这与收藏市场,特别是佛教艺术品收藏规律相违背。

不过,对市场上的投资客,一西平措并不排斥,他认为佛教艺术的美需要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去关注。因此,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不能缺少投资客,如果缺少了他们,就像一潭死水。

“从佛教的角度,从入世、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物质、一件事情不停地重复在大家的关注中,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提升。佛像自身的价值空间也很大,不像很多空的玻璃杯炒作成五颜六色的。”一西平措说。

在他看来,近两年频频出现的天价拍品对佛像市场是一件好事,“天价买家在内地的出现,将对佛像拍卖和收藏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对区域性藏家产生很大影响,关注的人会越来越多,长远来看,佛像艺术品的上升空间非常大。”

如何判断佛像的价值

像其他艺术品一样,佛像艺术品收藏市场首要问题也是如何判断艺术品的价值。

近十年间,明清金铜佛像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市场屡创天价。从2004年秋,一尊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铜像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800万港币以来,在国内佛像拍卖市场,金铜佛像作为藏传佛像,占到九成以上的交易量。明清金铜佛像又分为宫廷造像与民间造像,其中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的宫廷造像“永宣佛像”尤被目前国内藏家和投资人看好。

在一西平措看来,从佛教艺术角度来讲,佛教艺术品的价值和多大多小或者什么材质应该说是毫无关系的。

“佛像作为艺术作品首先带来的应该是视觉审美的精神享受。中国人大部分都有佛、道、儒情结,相信因果轮回,人心向善。而佛教的受众面尤其宽,很多收藏佛像的人,首先是想借此研究佛家的历史和思想。”一西平措说,因此,判断一尊佛像价值的高低,首先应该从历史价值上进行判断,看是不是在佛教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第二,应该视其艺术价值而定,综合考虑工艺、材质等各个方面;第三,物以稀为贵,这是收藏界的金科玉律,同样适合佛像收藏。一尊佛像价值的高低,还看其是否是稀有的佛像题材,造型风格是否独特。

对市场上不同材质巨大的价格差异,他认为主要是:第一,国内因为现在整个对于石雕、早期木雕的拍卖的限制,大家可能都知道超过宋代的就不准拍了,因而它必定阻碍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其次,明代永乐宫廷造像,一个是它比较符合当今人的审美,材质上又是金的,加上是宫廷的。符合现在大众的审美和市场认知。”一西平措说。

而对于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差异,一西平措认为,应该说双方各具艺术魅力,“藏传佛教艺术品市场起步前,市场上流通的多是汉传佛教的佛像。如果一定要相比较,藏传佛教的佛像的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确要比汉传佛教的丰富一些。但现在汉传佛教的佛像,同样也有一大批藏家,市场潜力同样巨大。”

对于收藏者如何制定自己的收藏规划,一西平措建议像首先要多学多看,经常到博物馆、拍卖会观摩。“要靠自己的感悟,佛像塑造的是一个精神层面的艺术品,佛像代表你身上的感受,人体是最难的,油画绘画都是从人体学起,佛像艺术不但要求你了解每块皮肉骨骼,还要塑造出普世精神。”一西平措表示,其次要树立收藏规划,收藏太过零散没有冲击力,对于社会没有作用。另外就是与其他种类相类似,一定要收藏流传有序的佛像。参考值就是拍卖,对品牌的认同会增加艺术品的估值。

“很多宫廷造像、佛像都是皇帝亲自膜拜的,当时肯定都是精工细作,这样从制作和精神层面上都使得它的价值更高。”一西平措说,但并不是都要买精美的,但只要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可能价位更高。把某一种品类的历史梳理清楚,花费较少,但是社会影响力会更大。

(摘自《艺术品鉴》)

上一篇:闪婚女教授索赔30万放手小丈夫 下一篇:她是告诉女儿“妈妈在这儿”的美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