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探讨

时间:2022-10-04 04:56:42

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探讨

摘要:感恩属于思想道德教育,是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除了在学校教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中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感恩教育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53-011.把感恩教育与学科知识进行联系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把感恩教育与学科进行联系。通过教材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感恩,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世界,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德育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开展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学习中。

比如在《思想品德》学习中,教师多会从家与爱入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比如在语文教学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连动物都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人更应该做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再进行自我反省。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回报他人。教师可以以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涌泉与滴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引发学生在大小事物上的深思。把感恩的事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给它浇水、施肥,让感恩之树成长。

2.利用教学方式多样化,促进感恩教育

2.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学习感恩。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次给爸爸妈妈洗脚的任务,让学生把这次的体验写成作文上交。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捧在手里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学生,让家长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细腻,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意识地去感恩。

除了要对父母感恩以外,学生要感恩的对象还有很多。学校每年都会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小广告的清理,这其实也是一种感恩活动。环卫工人是城市中醒来最早的人,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打扫街道,我们干净的生活环境都是他们的功劳。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有乱扔垃圾的现象,让学生参与到清扫活动中可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能够怀有感恩的心去面对环卫工人辛勤的劳作,了解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学生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用善意的眼光看社会、看身边的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2.2教学内容与社会相结合。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教学活动都是与社会需要有关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时,需要在社会中进行实践。把感恩教育推行到社会中,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会感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全新的认知。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熏陶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习《我的成长树》一课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我的成长记录"活动,学生可以在上课前收集有关自己成长的东西。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可以问家长,与家长一起回忆童年的趣事。在课上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才经历,可以是自己出生的证明、可以是周岁的照片、可以是父母给你拍的DV,这些都是体现学生成长的经历,学生可以在分享时体会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把生动的事件呈现在眼前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3.加强感恩教育宣传,组织学校活动

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学校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感恩小组"对整个感恩教育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了让感恩活动落实到实处,学校可以组织班主任在班级内进行活动,比如开设"感恩主题班会",让班级的学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恩活动进行评价,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各个班级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促进感恩活动更好地推广。

学校可以组织在国旗下讲话、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等方式,对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宣传,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标语来感受感恩。在班级中可以组织感恩文章阅读评比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恩,可以是舞蹈、绘画、讲故事、唱歌等多种形式。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会增加对感恩的理解,给予孩子精神食粮,唤醒学生感恩的意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孝文化",让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学校可以组织诗歌朗诵、让学生寻找经典篇。宣传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等,让学生可以学会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学校可以把感恩教育与礼仪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园中形成讲文明、树新风、感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礼貌的人,对老师、同学、父母都怀有感恩之情。从小事入手,让学生有感恩的意识。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父母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多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感恩的意识,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感恩情境,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感恩。比如教师在听写时拿学生的书,在使用完之后,对学生亲切地说"谢谢",学生说"不客气"。这样简单的举动,也会感动到学生。让学生知道每个人在寻求别人帮助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利用德育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中多开展有关感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面向社会,加强学生感恩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田喜,王子环.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铜陵市长江路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校长,2012,(7):4-6.

[2]王玲.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30-131.

[3]樊新红.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J].青年时代,2015,(19):236-236.

上一篇:浅析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 下一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江苏特大镇转型升级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