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石沟铀矿区勘查工程间距的讨论

时间:2022-10-04 04:56:25

光石沟铀矿区勘查工程间距的讨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光石沟铀矿区花岗伟晶岩脉型铀矿产出地质背景介绍,矿体特征分析,采用稀空法验算了不同勘查工程间距估算的资源/储量之间的误差,提出了适合该区矿体特征的勘查工程间距,对指导该区下一步揭露工程布置,提高勘查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花岗伟晶岩脉型铀矿 勘查工程间距

[中图分类号] P619.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39-1

1概论

矿区内岩浆岩有灰池子花岗岩体及大毛沟岩株。灰池子岩体在该区铀成矿过程中是铀源体。大毛沟岩侏位于灰池子岩体的南侧,是灰池子岩体结晶分异的产物。脉体以花岗伟晶岩脉为主,为大毛沟岩株结晶分异的产物,是该区含铀矿(化)主岩,光石沟地区的铀矿化主要产于大毛沟岩株西南外接触带0-300米的花岗伟晶岩脉中,其中②号伟晶岩脉是含矿主脉,目前发现的主矿体KT7、KT18主要赋存于②号伟晶岩脉中。

铀矿化类型属于伟晶岩型。铀矿体呈脉状产于花岗伟晶岩脉及花岗伟晶岩脉与变质杂岩接触带部位,多为盲矿体,地表偏镭,20米以下铀镭基本平衡。脉石矿物以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铀矿物以晶质铀矿为主,仅地表偶见次生铀矿物,围岩蚀变不发育[1]。

2矿化特征、矿体特征

2.1形态

矿体形态简单,平面呈大的透镜状、脉状,剖面上呈似层状、透镜状。空间形态为板状体、透镜体。

2.2规模

土地岭地段,普查钻探工程控制主矿体KT18长800米,水平厚度0.42-11.49米,平均水平厚度2.35米,已控制段高251米。

大毛沟地段,普查钻探工程控制主矿体KT7长777米,详查硐探揭露后,该矿体肢解为KT7-1、KT7-3、KT7-4、KT7-5四个矿体,长度160-240m,平均水平厚度2.24m,最大水平厚度6.18m。

2.3产状

矿体产状与含矿岩脉产状一致,走向95°-135°,倾向南西,倾角45°-64°。矿体的特征见表1。

2.4矿体空间展布

矿体沿倾向,不同矿体近于平行排列;沿走向,不同矿体断续出现。

2.5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以粗粒花岗结构为主,此外还有伟晶结构,局部见文象结构、碎斑花岗结构等。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局部间有斑杂构造、条带状构造。

2.6矿石类型、地质分类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特征,将矿石分为五类:

2.6.1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石

矿石中矿物成份分布比较均匀,粗粒花岗结构―伟晶结构、块状构造,这是矿床最主要的矿石类型,粗粒花岗结构的矿石品位较高。

2.6.2同化混染花岗伟晶岩型矿石

分布于含矿岩脉的外接触带及残留体同化混染部位。表现为浅色矿物含量减少,暗色矿物含量增加,是富矿类型。

2.6.3富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型矿石

分布于矿体内黑云母呈鳞片状或团块状富集部位,为富矿石类型。

2.6.4石英团块花岗伟晶岩型矿石

分布于含矿岩脉边部石英团块分布部位,该类矿石的比例小,矿化不连续。

2.6.5富斜长石花岗伟晶岩型矿石

呈团块状及不规则状分布于矿体内部。特点是棕色更长石富集成团块,形态不规则。

3工程间距

3.11080中段、1035中段、985中段钻探普查揭露与硐探详查成果差异

以土地岭地段主矿体KT7为例:钻探普查揭露时,部分钻孔采用含矿系数圈定的长度777米的矿体,硐探详查时支解为雁型排列的KT7-1、KT7-3、KT7-4、KT7-5四个矿体(其中KT7-3、KT7-4为主要矿体),这与该区铀矿化特点及勘查精度有关,即硐探详查时,查明②号含矿脉体沿走向出现分枝,受其控制的矿体自然支解为不同的矿体。

3.2从已有探矿工程采用稀空法估算结果

选用1035中段2#-5#勘探线(工程间距40米)地段估算160、80、40m间距的KT7-3矿体线资源/储量进行验证。80、40m间距的线储量误差仅8.1%,可判定该区80m硐探详查间距基本可以控制矿体;160m普查间距与80间距的线资源/储量误差分别为46%,基本在规范要求的333级资源量估算50%左右的误差范围内。

3.3已有勘查成果确定的工程间距

土地岭地段普查大概查明了KT18主矿体特征,大毛沟地段详查基本查明了KT7-3、KT7-4主矿体特征,根据该区主矿体KT18、KT7-3、KT7-4特征,依据铀矿地质勘查规范[2],该区铀矿体勘查类型为Ⅱ类,基本工程网度确定为80m×80m、普查工程钻探网度确定为160m×160m符合规范要求。

4结论

以上通过对光石沟铀矿区矿体特征分析,该区矿石工业类型单一;依据主矿体特征,确定勘查类型为Ⅱ类;2#-5#勘探线地段详查、普查揭露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基本一致;采用稀空法验算的线资源/储量误差基本在允许范围内,因此,该区已形成的普查钻探间距160m×160m(走向×倾向)、详查硐探间距80m×50m(走向×段高)、局部加密至40m×50m(走向×段高),符合该区矿体特征,满足勘查精度要求。已形成的勘查间距适用于该区主矿体,对小矿体按相应勘查间距加密一倍。该区铀矿化具有铀矿物局部分布不均匀、整体较均匀、品位低的特点,工业指标的高低与矿体规模、特征关系极为密切,本文讨论勘查工程间距仅适用于以最低工业品位500×10-6、最小可采厚度0.7m为工业指标圈定的矿体。

参考文献

[1]冯张生、沙亚洲、张荣志等。陕西省商南县光石沟铀矿床铀矿普查报告[R] 西安: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二四大队,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上一篇:颅内动脉瘤520例显微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