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二)

时间:2022-10-04 04:44:02

基础篇(二)

芯片的色彩生成

数码相机记录影像不但质感细腻,色彩也十分鲜艳,它比传统胶片相机能更好地还原色彩的鲜艳度、色域空间以及真实感,后期的可塑性也更大。实际上,芯片中每个独立像素所记录的原始影像都是单色的,要想使影像产生的色彩真实,必须在每个像素前单独安装彩色滤光镜强迫记录某种颜色。其排列方式为绿G、红R、绿G、蓝B四个为一组,经拍摄合成后,所生成的颜色与被摄物一致,这与胶片记录色彩的原理相似。

胶片乳剂层中,卤化银记录影像的原始状态也是单色的。生产彩色胶片时,必须将蓝、绿、红三种染料分别加入乳剂层中,生成感蓝层、感绿层、感红层,经过曝光和后期制作,产生的色彩才能与被摄物一致。

数码摄影的色彩管理

数码相机的色彩空间设置有sRGB和Adobe RGB两种。sRGB是经压缩后生成的普通色彩管理系统,它的色域表现较窄,不能在特定范围内再现更丰富的色彩,只适用一般图片拍摄。

Adobe RGB是美国Adobe公司为专业设计人员开发的色彩管理系统,实现了比sRGB色彩管理系统更宽阔的色域。在拍摄实践中,由于记录了更多的ISO色彩空间的深度,色彩的视觉效果反而不饱和,画面颜色偏灰,必须经过后期加工才能达到拍摄者的主观色彩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若想实现专业表现Adobe RGB色彩空间的要求,还原真实的色彩空间,还要配合使用具有Adobe RGB色彩管理系统的相关后期设备才行。比如:专业校色仪、专业级电脑和显示器、专业输出设备及专业耗材等等,最后统一用校色仪器将电脑与输出设备调制成统一模式,输出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必须结合数码相机的RAW无损压缩方式)。对于不熟悉图像处理软件者,不建议使用。

Adobe RGB、sRGB与ISO色彩空间的对比

从图6可以看出,人眼可识别的色彩范围很宽泛,而ISO(国际标准)色彩空间(橙色三角区)的表现是有一定范围的。sRGB(蓝色三角区)的色彩表现最窄,不能包含全部ISO色彩空间。而Adobe RGB(红色三角区)能大大超出ISO色彩空间所表现的范围。

结论

Adobe RGB是专业色彩表现空间,远远好于sRGB色彩表现空间,但是最好配合使用 RAW 存储方式。

光与色

光是什么:从物理学角度上讲“光”是电磁波,是显示色彩,是再现物体形象的根源;从摄影角度上讲“光”是摄影的灵魂,是记录物体形象的基本条件。英国人牛顿在1666年利用三棱镜分析出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色光构成,成为以后科学家了解光谱,研究色彩学的理论根据。随后,科学家又将七色光归纳成红、绿、蓝三原色,为现代色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了现代数码摄影中色彩管理的核心。

光的混合(RGB模式)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绘画的三原色不要混淆),将红绿蓝有机的混合,会产生你所需要的任何一种颜色。它的混合规律是:三个原色光混合成白光;两个原色光混合成另一个原色的补色;两个互为补色的光混合成白光,这是电脑后期校色的基础。

1、三个原色光的混合等于白光

红色光(R)+ 绿色光(G)+ 蓝色光(B)=白光

2、两个原色光相加等于另一个原色的补色光

红色光+绿色光 = 黄色光

红色光+蓝色光 = 品色光

绿色光+蓝色光 = 青色光

在色环上互为180°的色彩为互补色

红色光与青色光互为补色

蓝色光与黄色光互为补色

绿色光与品色光互为补色

3、两个互为补色的光混合等于白光

红色光+青色光 = 白光

绿色光+品色光 = 白光

蓝色光+黄色光 = 白光

互为补色的两个光相互混合,实际上仍是三原色的混合,因为补色是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比如红色光与青色光的关系,由于青色光是蓝色光与绿色光的混合色,因此,红色+青色事实上仍然是红色+绿色+蓝色。

蒙塞尔色立体

阿尔伯特・蒙塞尔(1858-1918)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蒙塞尔的色立体,由美国光学会(OSA)于1943年重新修订为“修正蒙赛尔色立体系”,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全面的色彩模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完善,使这套系统更加精细详尽而且便于管理,成为国际上最通用的色彩管理系统。通过色立体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色彩的基本特征 :即色相、纯度、明度、以及什么是彩色与消色。

色的基本特征(也称色的三要素)

数码摄影所表现的色彩也不能脱离蒙赛尔色彩体系,同样具有色相,明度,纯度的色彩基本特征。

1、色相:也称色别或色的名称。比如:蓝色、红色、黄色等等。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对颜色产生了认知,并对颜色有了情感上的依赖和因颜色而引起的对某种事物的刺激。每种色相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艺术家在创作中要考虑冷暖对比关系、色与色的对比关系、明暗对比关系等等,可以说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几乎找不到纯颜色。对摄影来说,影响色相的原因也很多,如:滤色镜的使用、环境色的干扰、色温的变化、后期调整不正确等等,都会使色相发生微妙的变化。

2、明度:即色的明暗变化。在光谱中,每种颜色都有相应的明度。黄色、橙黄色、黄绿色明度最高;蓝色、青色、紫色明度最低。对某一种颜色来说,如果不断向这种颜色加白,那么,这个纯色的明度就会逐渐提高,直到变成纯白色;反之,向这个颜色里不断加黑,这个纯色的明度就会逐渐降低,直到变成纯黑色。

对摄影而言,光的角度变化会影响明度的变化,如:顺光与逆光的选择、入射角和反射角的不同;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比如从曝光过度的浅(亮)绿色到曝光不足的深(暗)绿色,这种变化会随着曝光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在生活中,色彩的明度也在无时无刻的变化着,如:刚粉刷完饱和红色的天安门城楼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渐渐变成了浅红色;街上张贴的海报,时间一长也会变成明度很高的淡色调⋯⋯

3、纯度:即饱和度。色的纯度越高,它的色相越明确,越接近光谱的标准。如果在一种纯色中添加了其他色相的颜色或者添加白色或黑色时,它就会变得不纯,加的越多越不纯。对摄影来说,影响纯度的原因很多,如:白平衡控制不好、环境光的干扰、曝光不准、后期调整不正确等等。

结论

1、色彩的三个特征不能独立存在,任何颜色在表现中都包含了三大特征的相互作用,一个特征的改变会影响到另外两个特征的变化,必须多观察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于摄影创作和后期制作中。

2、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不但对摄影创作有利,对电脑后期制作影响重大,必须清楚地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的相互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和调整画面的理想色彩。

消色

我们所看到的色彩中还有一种叫消色,是指黑、白、灰。当我们做明度作业时不难发现明度的变化。与彩色不同,消色只有明度变化,没有色相与纯度的差异,谈到光与色必须要谈到光的吸收与反射。彩色与消色之间对光的吸收与反射存在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由于物体表面性质不同,所以不同波长光波的反射与吸收也不同。如果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对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波进行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这时人眼所看到的就是彩色;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对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波进行了非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这时人眼所看到的就是消色。

光的吸收与反射的彩色的表现为:有选择性的吸收=彩色

光的吸收与反射的消色的表现为:

100%的反射=白色

100%的吸收=黑色

等比例的吸收和反射=灰色

消色在摄影中的作用非常大,不但影响着色彩的三大特征,同时以独具魅力、硬朗含蓄的黑白摄影独霸一方,它的艺术表现是彩色摄影无法与之媲美的。

上一篇:12款改变摄影规则的器材 下一篇:我的上海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