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枫香特征特性及造林技术

时间:2022-10-04 04:32:34

广德县枫香特征特性及造林技术

摘要 根据广德县基本概况,介绍了枫香树的特征特性,并阐述这一乡土树种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枫香树种的引种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枫香;特征特性;造林技术;安徽广德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234-01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地处东经119°3′23″~119°38′48″,北纬30°35′46″~31°11′00″,是一个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县。总面积为212 030 hm2,林地为126 494 hm2,占59.7%。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河流为无量溪河、桐汭河,全长73.5 km,两河系分别从东西、南北2个地方贯穿全境,汇集于狮子口成郎川河,注入南漪湖。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 ℃,最高气温36.5 ℃,最低气温-2.6 ℃,年均降雨量1 347 mm,年均日照时数2 162 h,无霜期218 d。广泛分布着地带性土壤——红壤,占总面积的90.5%,此外为小面积黄棕壤、粘盘黄棕壤、山地黄棕壤等,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以及潮土等。

广德县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长期经济活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地带性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生植被大多被生长迅速的林木替代。天然植被面积较大的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毛竹、元杂竹等,主要优势树种有毛竹、马尾松、刚竹、其他小径竹、栎类、槠类、栗类、枫香、化香等。人工栽培的主要有毛竹、元竹、杉木、板栗、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檫木、杨类、茶、胡桑、青梅、银杏、香樟、梨、枣、李等。枫香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形态学特征

枫香为乔木,高达40 m,胸径最大可达1 m,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小枝干后呈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体卵形,长约1 cm,略被微毛,鳞状苞片敷有树脂,干后棕黑色,有光泽。叶薄革质,叶互生,轮廓宽卵形,掌状3裂,边缘有锯齿,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上面绿色,干后灰绿色,不发亮;下面有短柔毛,或变秃净仅在脉腋间有毛[1-2];掌状脉3~5条,在上下两面均显著,网脉明显可见;边缘有锯齿,齿尖有腺状突;叶柄长可达11 cm,常有短柔毛;托叶红色条形,游离,或略与叶柄连生,长1.0~1.4 cm,红褐色,被毛,早落。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花药比花丝略短。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长3~6 cm,偶有皮孔,无腺体;萼齿4~7个,针形,长4~8 mm,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上半部游离,有柔毛,花柱长6~10 mm,先端常卷曲。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 cm;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3]。果序较大,径3~4 cm,宿存花柱长达1.5 cm;刺状萼片宿存。花期3—4月;果10月成熟。花单性同株,雄花排成葇荑花序,无花瓣,雄蕊多数,顶生,雌花圆头状,悬于细长花梗上,生于雄花下叶腋处;子房半下位2室,头状果实有短刺,花柱宿存;孔隙在果面上散放小形种子,果实落地后常收集为中药。

1.2 生长特性

枫香性喜阳光,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性耐火烧,萌生力极强[4]。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幼树稍耐阴,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涝。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力强,不耐移植及修剪。种子宜置于通风干燥处,有隔年发芽的习性,不耐寒,黄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盐碱及干旱。枫香多分布于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东,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及,南至广东;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

2 造林技术

整地要求块状整地,种植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造林方式山区可以造小片纯林,丘陵地区可以与针叶树种或阔叶树种进行混交造林,也可以对疏林地实行补植造林,形成针阔或阔叶混交林。纯林造林,株行距为2 m×2 m,植苗1 740株/hm2;补植造林视原林分密度而定。植苗造林自冬季苗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直播造林于春季进行。植苗造林栽植幼苗1株/穴,做到苗正、根舒、覆土踏实[5-6]。直播造林,播放种子10粒/穴,覆土1 cm厚,上盖碎草。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选留粗壮苗木1株/穴。萌芽更新,在采伐上,如原有枫香树,则让其萌芽,按一定密度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萌芽条,以人工方式促进其天然更新。

3 参考文献

[1] 魏和军.枫香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09.

[2] 江聂,姜卫兵,翁忙玲,等.枫香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46-49.

[3] 李保牛,梁龙林.枫香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6(4):20.

[4] 黄万和.枫香育苗及造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05(3):93-94.

[5] 殷声毅,项福元,王建隆,等.枫香苗木短截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9(3):12-13.

[6] 程金年.马尾松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109-110,114.

上一篇: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 下一篇:川西云杉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