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王者归来

时间:2022-10-04 04:15:45

中国零售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沃尔玛能否成功复制美国版的霸业,一切都是未知数。但重要的是,所谓的沃尔玛时代并没有落幕,沃尔玛的中国征途还在路上。

我们所熟悉的“天天低价”口号成为明日黄花,沃尔玛在中国采购订单也锐减40%,这一切似乎正在表明:沃尔玛时代已经落幕。

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零售巨头依旧所向披靡,并且诸多伏笔般的动作,给未来可能的惊鸿亮相打下基础。这里的伏笔动作,一个是众所周知的沃尔玛并购好又多的事件,而另外则是隐于此后的沃尔玛立志谋变新的中国零售业版图。

传统意义上,零售业作为载体,成为采购体系与销售渠道桥接的平台。恰巧笔者留意到的两则沃尔玛信息,正是事关采购与渠道两方面,一是沃尔玛在中国采购订单缩减40%,另一则是可能涉及10亿美元,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第一大并购案”的沃尔玛并购好又多事件。

其实,沃尔玛降低中国的采购订单并非与沃尔玛采购产品的削减有关,而是出于其本身的采购体系所决定――既然在越南、印度等第三国下单采购,均摊掉物流成本后产品的实际成本仍可以比本地采购要低的话,那么,为什么沃尔玛要选择给中国本土制造业“面子”?又凭什么要继续增加中国产品采购量呢?

换句话说,只要沃尔玛的物流跟得上门店扩张速度,在哪里采购其实仅仅是沃尔玛采购体系内的一个普通环节。选择本地采购还是第三国采购,也并非媒体猜测的与人民币升值有关;而物流体系上的强势,将有助于沃尔玛亮出与其他对手竞争的成本利器。

沃尔玛拥有的高效率物流系统,实现了沃尔玛全球4000多家网点信息的联网。每种商品对应的库存、货架及销售量实时盘点完整,就能够反映到千万家供应商的供货周期上。其结果是,合理的库存和高效的物流,使得沃尔玛的销售成本低于同行业平均销售成本的2%〜3%,这也成为沃尔玛低价策略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并购好又多更帮助沃尔玛找到在中国的扩张捷径。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零售业网点越来越稀缺,与沃尔玛自己选址、开店相比,并购这个市场上排名中上的连锁资源,将对于沃尔玛渠道的补充更为有利。从长远来看,并购好又多成为沃尔玛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关键一步。

数据显示,好又多在34个城市开设了101家店面,并且在华东、华南地区都拥有着不错的店址。并购后,沃尔玛174家连锁网点的总数,远超过刚开了101家店面的竞争对手――家乐福。由此,一个全新的中国零售业版图,因一笔收购而格局瞬变,沃尔玛也成为国内最大的外资连锁零售商。

反过来看,沃尔玛逐步消化好又多的过程,又将增强沃尔玛在采购端话语权。依靠沃尔玛在资本市场的雄厚实力以及零售业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品牌影响力,一旦纳入沃尔玛体系的网点融合良好,沃尔玛又必将觊觎下一个“好又多”。

再看目前中国的零售业整体,除了拥有法资背景的家乐福形成了组织化的全国店面体系外,几个典型的本土零售巨头都带有着浓厚的“地方军”特色。农工商以上海为核心辐射江浙,苏果在南京的突围开创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南京模式”,而物美则是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可以说,中国由于地域宽广,零售业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加上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沃尔玛在中国漫长的零售业战线中打开缺口,从而进入各地市场并非不可能。

总言之,在规模扩张之后,沃尔玛在全球化的采购及物流配送体系上的优势将得以更加卓越的体现,届时,沃尔玛的王者归来也就不远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沃尔玛的主要瞄准消费群,是中国的30岁左右的家庭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正在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走强而逐步迈入中产阶层,并且这部分消费群体的生活节奏也正在向西方社会流行的周末购齐一周生活所需的采购习惯接近。那么,沃尔玛的大而全的特点,也势必会成为沃尔玛提供消费者生活方式归属感以及产品便利的双重优势。

中国零售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沃尔玛能否成功复制美国版的霸业,一切都是未知数。但重要的是,所谓的沃尔玛时代并没有落幕,沃尔玛的中国征途还在路上。

上一篇:困在小箱体中的中国玩具 下一篇:破冰之旅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