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教父》主人公迈克尔•科利昂的悲剧人生

时间:2022-10-04 04:15:36

[摘 要] 电影《教父》是根据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196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好莱坞青年导演科波拉执导的一部经典黑帮片。影片描述了黑手党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主题升华为权力与罪恶的关系。剧中人物性格多样,但人物命运颇具悲剧性。随着主人公迈克尔•科利昂人生角色的转变,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度残酷的同时,却又流露着温情。本文分析主人公迈克尔•科利昂在困境中生存、在逆境中挣扎、在顺境中力图重生的人生轨迹,旨在找出其悲剧人生的原因。

[关键词] 《教父》;迈克尔•科利昂;人生;悲剧

《教父》系列电影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好莱坞青年导演科波拉执导的经典黑帮片。在近代黑社会组织以另类社会的权力形态出现在社会舞台后,以黑帮文化为背景的犯罪主题更是成了文学创作的热点,也自然成了电影问世以来经久不衰的畅销主题。影片描述了以科利昂家族为首的黑手党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维多的小儿子迈克尔•科利昂从常春藤联盟大学生、战争英雄到冷酷无情的黑手党头目的人生角色演变是小说的重要部分。《教父》没有刻意渲染暴力,影片中却流露出温情,但主人公迈克尔终其一生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

一、迈克尔•科利昂的人生经历凸显悲剧性

迈克尔•科利昂人生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性是多方面的。他从一个常春藤大学生转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继而又成为美国纽约最大的黑手党头目,社会角色的不断转变,逐渐失去自我。别林斯基说:“悲剧实在是一场悲惨演出!如果鲜血和尸体、匕首和毒药,不是它的经常不断的特征,那么,它却总是以心灵的珍贵、希望的破灭以及整个生活的幸福的丧失作为收场的。”[1]而迈克尔的命运悲剧所表现的主要特征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

首先,迈克尔的悲剧表现为他理想的破灭。他的理想根据其人生轨迹可以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其成为黑手党头目之前。这一时期,迈克尔作为一个意大利黑手党头目维多•科利昂的幼子,知道父亲带领家族一直经营着非法的生意;但由于自己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决心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远离“家族事务”;性格内敛的他对“家务事”十分淡漠,这使得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不能很好地沟通,在家族中一直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在《教父Ⅱ》结尾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等待父亲回家过生日的餐桌上,迈克尔告诉家人,自己已经报名参军,对此,兄弟姐妹们非常震惊并对他多有指责。后来大家都去迎接父亲,只留下迈克尔独自一人坐在餐桌前思考着什么,这种形式上身单影只反映着他内心的孤独。

第二阶段的理想已经大不同于前一阶段。这一时期,迈克尔已经成为了新任教父,为了家族事务,逐渐除掉了一个个对手;此时,他的理想就是为了远离犯罪和暴力,用合法化的手段获取巨额利润。这不仅是为他自己更主要还是为了他的子女以及对父亲的承诺。这一时期的悲剧表现是他要转型所面临的种种阻挠,极具讽刺意义的是最后迈克尔不得不用暴力的手段获得合法地位。

其次,迈克尔的悲剧还表现家人对其的疏远。前文提到过在迈克尔准备离开大学参军的时候,除了父亲和二哥,家人都指责他不应该这样,家人的不理解使他陷入了孤独中。因为大家的价值观不同,家庭成员之间不能沟通,但迈克尔是从心底深爱着他的家人。大哥桑尼很早被仇家所害,迈克尔一直深深信任着二哥费度,当他得知费度是这个家族中的背叛者时更是让他心碎。影片在表现迈克尔发现二哥就是家族中的内线时,画面上迈克尔垂下双眼,下意识地转过身,用手摁住太阳穴,表明这件事对他的冲击很大,无奈而失望的感情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作为教父,按照原则他不得不下令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由于妹夫卡洛的长期背叛而导致了大哥桑尼的死,迈克尔只能牺牲卡洛来成全家族,他承担着妹妹数十年的不理解。在纷繁的斗争中,自己为了家族付出了一切,而家人一个个都远离自己,迈克尔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孤独和落寞。

最后,迈克尔的悲剧表现在他精神上的孤独和内心的苦闷。父亲在世时是这世上惟一能够理解迈克尔内心世界的人。在《教父Ⅰ》中,老教父已经让位,和新教父迈克尔在花园谈话,父亲说出了最初的希望,希望迈克尔成为“科利昂州长,科利昂议员……”作为父亲,作为曾经的教父,他亲身体验过和迈克尔相同的感觉,知道迈克尔所肩负的压力和责任。而迈克尔此时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再那么简单,他已经独自担当起了“家族事务”。一方面,他要劝慰父亲对家族放心,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父亲对其的希望――出人头地,成为合法世界的上层人物。那句“我告诉你我支持得住”是与父亲心灵的契合,也同时表达了他决定带领整个家族进入合法世界的决心。而父亲逝世以后,迈克尔可以说在精神上更加孤独,这世上再也没有能够理解他的人了。

二、迈克尔悲剧人生形成的原因

迈克尔悲剧人生的种种表现――迈克尔理想的幻灭,爱情、家庭幸福的丧失以及辗转于内心复杂的痛苦,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系列悲剧?

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2]社会大环境和家族是他悲剧的客观原因。迈克尔所处的时代使他面临着自己的社会问题,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整个美国社会处于不稳定时期,社会动荡,交易已经开始在美国蔓延;由于争夺地盘和获取利益,黑手党帮派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这是迈克尔所处的社会环境。另外从迈克尔被迫当上教父的人生经历来看,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不是天生的阴狠残暴,他本不愿继承父业或像哥哥们那样成为父亲的帮手,而父亲老科利昂也希望迈克尔能走上正途,父亲说:“我一直不希望你插手,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希望你成为柯里昂州长,柯里昂议员……”但是最终迈克尔还是回到了他要脱离的黑手党世界,造成这种结果的必然因素就是他的家族,这是迈克尔无论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的事实,是他出生时已经赋予的命运。老教父常说“每个人只有一个命运”。维多•科利昂和迈克尔•科利昂父子两人都接受了自己的宿命,这是传承的责任,维多必须将其传下去,迈克尔必须继承。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因为他们不愿任人摆布,他们不得不参与屠杀活动。这是维多•科利昂的不幸,也是迈克尔•科利昂的不幸。维多年仅12岁就在大街上受到追杀,是由于他父亲的原因。迈克尔•科利昂在西西里的村庄里也受到追杀,是因为他的父亲是维多,他们别无选择。

迈克尔的性格是他悲剧的主观原因。其性格冷静、克制,思维缜密,他能有与家人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并大胆地去积极实现,这些性格让他恰恰成为最能适合担任教父的不二人选。迈克尔的性格比他的两个哥哥更像老教父,这表明他具备掌管家族事务的素质。迈克尔具有老教父一样藏而不露的力量,家族军师哈根则惊异于迈克尔迅速精通所有错综复杂的家族事务的能力,禁不住赞叹迈克尔不愧是老教父的儿子。另外迈克尔性格中最具温情的一面是他热爱家人,尤其是一个非常爱父亲的儿子。“迈克尔回归家族的最重要原因是对父亲的爱和对家族的责任心。爱和责任促使他从叛逆走向回归。”在《教父Ⅰ》中,迈克尔赶到医院发现父亲面临再次被枪杀的生命危险时,镜头展现了最温情动人的一幕:他伏在床头,轻轻抚摸着父亲苍老的脸说:“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接着吻着父亲的额头,不能动弹的父亲留下了一行热泪。在亲情的感召下,他参与了“家族生意”,并出色地成为教父,打败了所有仇家,开始了自己的悲剧人生。

三、迈克尔的悲剧人生留给观众的思考

通过《教父》这部系列电影,观众看到了迈克尔的悲剧人生,也看到一个人被社会所同化的过程,社会的力量改变了迈克尔。迈克尔曾经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相信美国和“美国梦”。但是在纽约和西西里的遭遇改变了他,他最终意识到他只有做他父亲的儿子。社会不能够保护他,只有他的家族值得信任;为了家族的利益,他愿意采取任何手段。迈克尔作为一个个体,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失掉自己的本性,完成了一个纯粹的人到教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家庭期待、社会期待等因素不断促成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自我的因素要压制到最小,因为一个人越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越是要降低自我比重。当迈克尔已完全适应了社会,成为社会中的王者时,他想改变社会环境,使“家族生意”转型,这时他发现他是在同整个社会作对。迈克尔悲剧所表现的矛盾冲突是命运、邪恶之人的阻挠、环境的逼迫与他意愿之间的悖谬,由于它们的强大而注定了迈克尔的悲惨结局。所以,个体要被社会所同化,被制度所驱使是必然的,反过来要个体想改变社会环境,则是难事。

影片通过迈克尔的人生悲剧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家庭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迈克尔惟一的信仰是自己的家庭,老教父虽然阴狠手辣,但在家里他对妻子忠贞不渝,注意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幸福,深爱自己的孩子们。剧中在康妮婚礼上,当科利昂一家准备照个全家福时,老教父发现小儿子迈克尔还没到场,就取消了拍摄,决定等迈克尔回来再照,可见他对家庭和睦的重视。老教父还经常教育迈克尔要关爱家人,他说过如果不关心妻子和孩子,那就不是一个好男人。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是意大利人传统的继承,迈克尔把自己的生命与家人融合到一起,他放弃自己的前途来保护父亲,忍受着孤独支撑家族的兴旺。

《教父》无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其表面上似乎是在用平淡的口吻来描写黑暗的罪恶与犯罪的恐怖,但其内在的力量却足以使现实世界‘循规蹈矩’的守法公民的感情和才智失去依托。或许这种斡旋于犯罪与守法之间的阴险的智慧,其内容和力量可能会改变人类文明的某个方向。”[3]迈克尔的一生贯穿于整个影片系列,其人生悲剧性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和自身的悲剧,揭示了个体在踏入社会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失去自我,最终被制度和环境所奴役。

[参考文献]

[1]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桂萍.犯罪与守法之间――论《教父》的黑帮文化与犯罪主题[J].电影文学,2007(09).

[作者简介] 沈军(1977― ),男,河南信阳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英语教学。

上一篇:《女巫季节》:信仰的拷问 下一篇:浅析迪斯尼系列歌舞剧《歌舞青春》中的音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