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推“百家讲坛”,开启学校课程设置新模式

时间:2022-10-04 03:47:06

全省首推“百家讲坛”,开启学校课程设置新模式

近日,成都市龙江路分校开启崭新的课程尝试,由家长自选主题,课堂主讲;学生打破常态班级编制,全天全校走课;体现“百家讲坛我主讲,快乐课堂我想学”的家校融通新境界。这种以校级为单位全员参与、大胆突破原有课程设置的“家长百家讲坛”方式,在教育界尚属首次。这一举措得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在线、《成都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其主要做法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构建特色快乐课程体系,拓展家校课程资源

1.探索学校校本实施的课程系列。龙江路小学分校课程开发和实施围绕着“快乐教育”核心理念,构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快乐课程体系。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学校优化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构建了“快乐学科型课程、快乐拓展型课程和快乐开放型课程”三类功能性课程体系。家校节为校本课程中“快乐拓展型课程”的重要内容,分为“一月全科观摩,家长观课议课”和“一天百家教学,家长客座课堂”的课程。

2.推行班级编制、课程课时、课程选择三变革。“百家讲坛”开设当天的课程表没有了语文、数学、体育这些常规课,变成了“做小吃”、“织围巾”、“遇险自救”等课程。上课老师也不是学校老师,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上百位家长。学校提前将家长拟上的课程以菜单式课表呈现,学生拿着课程表,根据爱好自由选择上课内容,还可跨班级、跨年级选课。在“百家讲坛”这一课程形态中,学校以“三变”实现了课程的华丽蜕变:变常态班级为课程班级,变常规课时为课程课时,变被动接受课程为主动选择课程。打破常态班级编制,将原来的24个班,根据家长课程安排,变为30个课程班。原来全天144节常规课时也变为180节不同的课程。

3.开展社区教育新尝试。观摩课程的专家领导及家长认为:此项课程是深化家校合作,促进社区教育的一个全新尝试,更是拓展快乐课程,发展快乐教育的成功突破。龙小分校还将常态化推行“百家讲坛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主题,开放课程实施,整合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贯彻国家省市规划纲要,奠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落实“三能力四会”规划纲要精神。“一天百家教学,家长客座课堂”是龙江路小学分校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让孩子们‘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的 “三能力四学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2.搭建百个学生主题学习平台。学校邀请广大家长客座课堂,借助家长之力,让学生视野不局限于校园,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生活大课堂。讲坛课程选题根据家长职业特点、兴趣特长、班级学生的成长需求而定,学校筛选,确定课程“菜单”:“医学小知识”、“民族风情”、“枪械常识”、“核能知识”、“从小理财”、“玉器鉴赏”等,都是平时课堂上没有的内容。家长缤纷职业入课堂,为学生搭建了多元成长平台。近日的活动中,学校共计210个家庭报名参与,涵盖300余个主题。

3.点燃孩子萌动的求知研究热情。以林克碧医生为代表的家长认为:孩子们都是一张白纸,我们在这张纸上面写什么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样的课程能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能接触更多学科领域,激发对各种专业知识的兴趣,无形中播下潜在的知识种子,触动、点燃、激发学生潜在求知欲望,说不定哪天便能开花结果,繁茂成林,这就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基础。

小学生自由选课,契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1.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舞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班级,跨年级甚至跨年段自由选择听课,学校的每处场地都飞扬着教育的智慧,每个学生的笑脸都散发出习得的芬香。大操场,是学生团队辅导的信念训练;小操场,是消防知识学生的灭火实战演练;舞蹈室,是学生欣赏、融入伦巴舞的艺术空间;四楼平台,是学生跟随太极老师一招一势的武术学习;多功能教室,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饼干飘香。学生张彤写道:百家讲坛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如自动化控制,大学里居然有可以分辨出男女的进门系统。学生罗思博说:我们上课的家长居然是标准美国人,这个一米九几的美国叔叔用不太熟练的中文介绍他的家乡、家人。一、二班的孩子说:饼干从烤箱里拿出来,热热的,好香啊,我们吃着自己做的饼干,心里很舒服。

2.“百家讲坛”让孩子胸怀天下。学校和家长将缤纷多彩的“大世界”浓缩为“百家讲坛”的小课堂。虽然孩子们走进的是 “百家讲坛”的小课堂、但他们了解的却是缤纷多彩的大世界。“百家讲坛”成为了学生融入社会、走向世界的窗口。

家长体会教师角色,有效实现家校融通

1.家长教师共同备课增进沟通。课前,家长老师共同备课,家长的专业知识与教师的教学艺术互为补充和互助提升。家长提前将自己拟讲的课堂主题及讲稿交给学校,由老师帮助家长将讲课内容和形式调整得更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2.家长尝试教学体会教师不易。一堂课下来,刘宇伟擦了擦汗水说,“第一次站在教室里上课,好紧张,一连好几个晚上都在备课,当老师真不容易。”家长黄开富教官说:我讲了《枪械常识》,这是我第一次给30多个小学生讲课,我感到十分的自豪,也感到十分的紧张。家长方清茂博士说:我虽然在全国各类会议多次做至少半天的学术报告,但这次短短40分钟的课堂却让我准备了半个月。

3.客座讲师精心准备热情高涨。有了家长、老师精心的准备,“百家讲坛”课堂精彩不断。《有趣的谜语》客座教师邓文彩简直就像娱乐节目主持人,夸张丰富的表情,幽默煽情的语言,变化多端的游戏,持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桥梁知识》时,家长王应良制作的精美课件动画和视频结合,化难为易,动静结合、完美呈现了桥梁的专业知识。锦里餐饮店老板李云红,头一天就买好了食材,甚至从店里搬来了烤炉。成都银行的宋女士提着大兜小兜来到女儿的班级,课堂上不仅为每位同学分发识别假币合理理财等宣传小页,还特意为积极答问的同学预备小礼物。

4.社会资源与多元智慧推动形成家校合力。该课程得到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在172位家庭中,有藏族的民族化家长,也有美国本土公民的国际化家长;有专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为奥运会水立方进行灯光设计的著名工程师;也有挤出时间,从深圳打“飞的”抵蓉,上完课立刻返程的家长;有全程参与,全天“跟课”7小时的家长;有一人准备近两个月,修改7次教案的“孤胆”家长;还有发动亲友团协助授课的“家长团队”……这一课程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参与的家长感受颇多。

缤纷课程启发增长知识广度,提速教师专业成长

1.同台教学增进沟通交流。家长上讲堂,教师作为助教,开课前进行教学组织,家长上课时,他们握笔记录,拿着相机拍摄。老师们也融入学习状态:随着家长提问而思考,合着学生的笑声而欢笑。老师们也和学生一起做饼干,品蛋糕,折纸工,织毛衣,练太极,跳伦巴……学校充满了笑声和活力。

2.知识缺陷为专业成长提出高要求。“客座教师”的课程选题广泛有趣:有高科技的《核能知识》《潜水艇知识》;有陶冶情趣的《器鉴赏》《花饰制作》;有专业领域的《军人服饰》《枪械常识》;有充满趣味的《奇妙的化学》《认识媒体》;还有拓展视野的《风情》《走遍美国》……众多课程,让教师们大开眼界。老师们觉得,从职业特点来看,教师职业空间相对封闭,认知结构有缺陷,听家长授课,给自己拓展了视野,为认识生活、接触社会打开了更多窗口,是个学习的好机会;而从教学专业上看,家长们认真的备课,精彩的讲授,学生们所展示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更是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广泛涉猎,丰富积淀,才能更加自如地应对信息时代学生对老师、对课堂的新要求。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将校车写入《道路交通法》 下一篇:教孩子正确乘车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