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渗水防水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04 03:21:52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渗水防水问题分析

摘 要:目前,由于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水漏问题,也是水利工程质量的通病。文章从渗漏的原因以及防水堵漏技术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防水堵漏;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如建设时间长、质量要求高以及施工技术含量高等,所以,在施工技术方面,对水利工程的各种要求要高于其他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水技术是一项核心技术,它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功和失败

1渗漏的原因分析

结构渗水包括点渗水和大面积渗水。一般来说是因为结构局部孔洞而造成的渗水叫做点渗水,点渗水危害较小,其处理方式也比较简单。比如混凝土的振捣不够密实等因素往往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或者孔洞,就容易导致渗水现象;在结构的底板上通常会发生大面积的渗水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垫层以会设置下基面四周的降水基坑,这样就很难满足降水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及时的排水,但是为了保障施工的进度,必须进行带水施工。二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因为混凝土的拌合不够均匀又或者振捣不当等其他原因往往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预先的设计值,所以才会产生大面积的渗水。

施工缝隙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施工缝与变形缝。施工缝造成渗水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施工面积较大时,人为地把混凝土分成若干个连续单元进行施工,进而造成施工缝的出现,施工缝是常见的渗水部位;变形缝造成渗水的原因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工序不到位、止水带偏离中心等,很容易造成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出现。

在建成的或者已经竣工的水下工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渗水现象,水下工程由于长期的处于水下的包围之中,受到水下的浸蚀和一步步的渗透。水下工程的防水比其他的工程技术更加复杂、难度也大、要求更高,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其认识越来越多。从以往做过的水利工程中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总结,才使得防水堵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2 防水堵漏技术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防漏堵漏的工艺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室内的实验装置,它是一种进行研究以及评价的科学有效手段。到目前为止,就国内而言常见的堵漏模拟试验大多都是属于狭缝、滚珠或弹子床、砂床模拟的动静态相结合的堵漏试验,此外,部分仪器还可以进行夹持岩芯所进行的堵漏试验以及堵漏过程的相关模拟试验。试验装置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压力、温度的控制和自动化控制的程度。目前为止,虽然在堵漏试验设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就差异性而言,使用砂床、钢和缝隙板模拟试验,在孔隙度大小、岩石物性以及漏失通道的大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实验的误差较大、重复性差,并且某些仪器的操作相对而言太复杂。因为实验装置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它并没有相对应的标准,各类仪器针对堵漏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所作出的堵漏模拟试验就很难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也就没有办法做出合适的评价。所以,研发出用来评价各种堵漏材料的仪器是很有必要的,进而再确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方法就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3、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是一个具有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会对水利工程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以材料为基础,以施工为保障。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我们已经证明,施工质量和渗水质量问题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性的关系。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好质量关,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除此之外,还应强化现场管理人员在质量方面的一些意识,唯有此举方可有利于水利工程质量圆满达标。

(1)在通常情况下,防水措施是多种防水手段相互结合,并合使用,运用“堵防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渗手段,施工过程中进行多道防设防,以减少结构的渗透现象。

(2)伴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全球化,水利工程中所采用的防水材料种类各异,但是,其防水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只依赖材料性能对多种类型的渗水问题进行处理不尽合理,所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渗水问题,应选择不同特性的防水材料。

(3)水利工程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质量之间存在莫大的关系。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些水利工程,均和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施工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质量,除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外,还应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4、防水堵漏技术分析

4.1防渗墙施工工艺

概括来讲,防渗墙施工工艺包括射水法成墙工艺、锯槽成墙工艺等,现简单的对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1)射水法成墙工艺:该种施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钻孔机、混凝土搅拌机以及浇筑机,比较适合于粘土以及砂土等。射水法成墙施工工序为:设置在钻孔机内部的成型器从喷嘴中射出高速水流,该部分高速水流通过周期性的运动对孔壁进行切割和修整,这样便形成了泥浆护壁,接着通过反循环方式把一些多余土排出。当槽孔形成结束后,浇筑混凝土,这样薄壁防渗墙就形成了。

(2)锯槽施工工艺:在该种施工工艺中所采用的设备主要有锯槽机,锯槽机的主要由行走底盘、支架、传动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等组成。

4.2高压喷射灌浆工艺

高压喷射灌浆法具有工作效率高、造价成本低以及设备简单、防渗效果明显等诸多方面的特点,但是,该种工艺在地质以及机具方面的一些要求较高。

(1)施工准备阶段:该阶段的核心工作就是确保水泥浆的水灰比以及比重等。在高压喷射灌浆之前,应做好各种施工器械的准备工作,同时还应当备好各种原材料。

(2)施工阶段:在施工之前,应平整场地,开挖排水沟等。为了满足施工质量方面的要求,应当确保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间的最大偏差为5公分。当试喷工作完毕后应进行下管,灌注到设计高程。将喷射轴线调整成折线形式。

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通过技术参数控制灌浆质量。在通常情况下,高压喷射灌浆需进行二次静压灌浆,当二次静压灌浆时,应当以浆面不再出现下沉现象为标准。

(3)高压喷射灌浆过程中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包括:第一,注浆施工前,按照选定的配合比对一些代表性部位的地质条件进行科学的试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孔深、喷射压力以及孔距和流量等各种施工参数进行确定;第二,当出现耗浆量大、孔口浆浓度较低现象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加大注浆浓度,当返浆现象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喷具的旋转和提升工作;②将适量的速凝剂掺和到浆液中,进而对凝结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第三,对钻孔时出现漏水渗水的部位,应当选取一定的级配沙砾对其进行回填,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小缝

隙,接着进行灌浆工作,当浆液凝结后再进行喷射工序;第四,在喷射过程中,如果出现喷射中断现象且中断时间大于30分钟时,须对中断点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再次喷射时把喷杆延伸到中断点以下30到50公分,倘若喷杆的下伸长度小于中断位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断点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注浆工作;倘若在注浆中出现喷嘴被堵塞的现象时,应及时对喷具进行疏通和处理。

结语

总之,水漏处理中要注意:必须找准水源,这是重要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一定要坚持“堵与引结合”,也就是说给水源找出路的时侯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堵水,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建筑物所存在的漏水问题。而盲目的堵水和无目的无计划的堵水,还可能造成水工建筑物的自身内部的水压超标,给建筑物造成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郭廷荣,张明红,蔡莉蓉.浅议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保证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 年 12 期.

[2]石志强,王丽学,高丽丽,刘冀.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优选方法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 年 1 期.

上一篇:读《气势撼人——中国十七世纪绘画的自然与风... 下一篇:浅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