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04 03:11:41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课堂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自主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制订教学目标,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向让学生自主学习,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良好的氛围、条件和土壤。给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互相探讨、求异创新。在这里教师不能只是传达真理,而是要激发学生去探索真理。我们不能急于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要教给学生找到提出问题、探求问题的方法。我们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是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在这设“陷阱”,让学生尝试错误,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荒唐的或错误的,也不能批评和任意抹煞。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很多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经常带着兴趣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联系身边的事例提出一系列问题,请求老师解答,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人。

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强烈倾向,兴趣是智慧的触发器,是创新的催发剂。教师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产生兴趣时,才会产生求知欲,进而积极地思考和创新。因此,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好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更要更新教学观念。上好政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很关键的,教师应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师生应相互尊重。创造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参与,不要课堂死气沉沉,过于严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自然是轻松活跃的。正处于青少年的中学生,民主和平等的意识尤为强烈。因此,在课堂上若不体现民主平等的气氛,还采用过去几十年的“满堂灌”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就发挥不出来,因此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努力寻求师生平等互动,学生会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显而易见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个知识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怀疑教师,敢于怀疑课本。这就要求教师要谦虚,对于学生的发问和大胆质疑,要加以肯定,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有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一个肯定的目光,能使学生产生动力,激发起学习积极性。要做未来的主人,必须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自我行动,自我创新

布鲁纳强调指出:“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自我行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头脑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最终达到自我行动,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和行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通过想象才创造出来的。教师应把学生置身于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起来,通过多元化、多维性的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我经常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是好的文章,让学生讨论,让他们通过讨论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说出来,这样便教育了学生,效果也比我直接说出来好。又如:教材的“想一想,议一议”,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进行自我剖析,能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动脑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增强智慧,培养能力,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是学生创新学习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生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检验,得到了升华,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行动和自我创新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精神。

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坚持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上一篇:让历史课堂上的“教”与“学”双边活动活跃起... 下一篇:心理暗示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