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现状探微

时间:2022-10-04 02:38:43

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现状探微

摘 要: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听的能力,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应变和对答能力要求较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说到底在于多实践、敢实践、善实践。只要我们以贴近生活,立足校本为出发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现代公民必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能不断地得到加强。

关键词:口语交际 现状 互动过程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然而不少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孤掌难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过去讲“听话”,不强调听后的反馈;讲“讲话”,就只管说,可以准备好再说。现在的口语交际,听的人不是个被动的听众,他随时可能变成主动的说话者;说的人也不能只管自己说,要根据交际场合作即兴讲话;听与说双方都是主动的,双方的角色是随时互换的。可见,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听的能力,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应变和对答能力要求较高。但在农村的口语课堂中,口语交际话题的互动性明显不够,双方或多方互动会被忽略,在教学时的把握不够到位,让老师和孩子难以产生共鸣。在教学中不光要引导“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辩”。这样的课堂才不会变成“独角戏”。像“待客”“祝贺”、“请教”、“安慰”、“道歉”等话题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一些话题看上去不能形成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如“讲故事”、“说实验”、“说成语”等,教学中老师把他们变成了“个体陈述”,课堂形成了明显的学说者与听众群,这种训练明显丢失了“交际”二字的含义。

那么我们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海内外游客”介绍本地农村的大好风光,农村特产;在模拟“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逐步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在农村缺乏课件的情况下,模拟社会生活实例不失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应多做课前准备,多花费一些心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无米之炊”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囿于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有限的内容,而应该大胆地将口语交际的话题向学生开放,重新择取有趣的有生命力的话题。例如,第十一册《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字吗》,农村的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话题学生无话可说 , 更没了交际的兴趣。比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交际话题“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这个话题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平时过生日,在自己家庆祝都不是常事,请同学吃饭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他们对这个话题就不会有太深的感受,不会有太多的话想说,鉴于此,我们就不一定要就此话题展开活动。相反的,我们当地近来新农村改造变化巨大,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河流遭到污染,空气遭到污染等等,孩子们对此感触颇深,我们便可让中高年级各个班就此话题展开一次交际活动。总之可以就地取材,开放话题,以有效地克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种种困难,使教学正常开展,健康进行。

三“移花接木”

细察农村小学当前的口语交际课堂,喧宾夺主,重心偏移的现象相当普遍,使课堂变成了没有口语交际或口语交际为衬的口语交际课。比如,有教师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时,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专门的口语交际机会,就用“有什么办法让狐狸现丑?”的话题,让大家发散思维。有学生说“让老虎躲起来”、“让老虎打扮成山羊”……各种想法蜂拥而来,课堂上真是异常喧闹。但冷静回味,这一环节充其量只是各抒己见的口语表达环节,离口语交际尚远。热闹乎?瞎闹也!教师要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的前进方向,确定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符合年龄段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使一堂课都有的放矢。

四“词不达意”

农村孩子由于环境的因素,大部分讲的都是方言,所以在生活中所获得的语言是零碎的低级的和缺少人文性的。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了那些不完整的句子,在课堂教学回答问题和做练习时学生总是说些破句,难以纠正。那么必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来“加工”使之变得完整、准确和规范。

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说到底在于多实践、敢实践、善实践。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都应该担负起丰富校园生活提供实践机会的责任。1.推广普通话。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其口语交际是与泛滥的方言抗争着说的。因此,在农村学校推广普通话仍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艰巨的任务。2.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辩论会的活动,甚至让学生自我策划有趣的活动,认识新朋友、读书快活林等等。3.组建小团体,如小记者在线、校园“安理会”等等。这样让学生在有趣的乐意进行的活动中,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只要我们以贴近生活,立足校本为出发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现代公民必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能不断地得到加强。■

上一篇:回归传统 文言并重 下一篇:关于初中诗歌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