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乡约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时间:2022-10-04 01:45:44

浅论乡约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摘 要:我国古代的乡约制度,对后世的社会教化和乡村治理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宋明两代的《吕氏乡约》、《教民榜文》、《南赣乡约》为切入点,从乡约的属性、职能、作用、发展等角度对宋明乡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约制度;演变;影响

北宋的《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成文乡约,它的诞生对后世的社会教化和乡村治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明代是乡约的发展鼎盛时期,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发展了宋代的乡约,使乡约得到大力提倡,让这一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教化、救助、法律等职能。

1 乡约的发展

(一) 宋代《吕氏乡约》: 乡约的起源

乡约是宋代地主阶级士大夫阶层在社会变迁面前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它是通过士大夫自发的在乡村建立起开展思想教化的组织机构。陕西蓝田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四人于宋神宗熙宁年间首先订立了《吕氏乡约》。

宋代民间在《吕氏乡约》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民间自发的社会组织。见于吕大钧与其亲友的信中,“今小民有所聚集,犹自推神头、行老之目”,“今庠序则有学规,市井则有行条,村野则有社案,皆其比也,何独至于《乡约》而疑之乎?”可见,《吕氏乡约》并非空穴来风,其产生受到了民间聚会及学规、行条、社案等约法形式的影响。

《吕氏乡约》流传至今,最好的版本当属1916 年南陵徐乃昌影印的宋嘉定本。不仅载有《乡约》、《乡仪》,还有《答伯兄》、《答仲兄》、《答刘平叔》等兄弟间关于乡约的通信和朱熹编辑的部分,给予初读者很大帮助。

《乡约》部分约两千余字,分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大章,每章又分为若干细微的条目。

除了这四章之外,后面还附有罚式、聚会、主事三项条款。

《乡仪》囊括了乡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各种礼节,有:宾仪、吉仪、嘉仪、凶仪四章。宾仪是针对日常社会交往而言的,所以它的内容最为繁琐,分为:相见之节、长少之名、往还之数、衣冠、刺字、往见进退之节、拜揖、请召、齿位、献酢、道途相遇、献遗、迎劳、饯送共计15条;吉仪包括:祭先、祭旁亲、祭五祀、祷水旱4条;嘉仪包括婚、冠2 条;凶仪包括吊哭、居丧2条。可以说,从内容上讲,《乡仪》实为《乡约》的补充和细化。

《吕氏乡约》制定这一系列条款的最终目的是用封建宗法思想和儒家伦理纲常对乡村社会进行教化,以便在乡村社会中形成以儒家士大夫伦理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它用通俗的语言规定了处理乡党邻里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规定了乡民提高自身素质的行为规范以及日常各种礼俗活动的规范,从而使乡民在社会生活中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它第一次将中国农村历代口耳相传的成训习俗付诸于文字。

总之,《吕氏乡约》把封建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则,使纲常礼数通过礼仪形式发挥其作用。礼仪成为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承担着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等级名分的社会职能。礼仪作为风俗习惯在我们的社会中一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以社会群体的习惯心理为基础并通过舆论压力保证其实施,因而具有强大的力量。那么,把道德规范礼仪化就能很大程度地强化道德的社会作用,并使之拥有经久不衰的效力。

(二) 明代的《教民榜文》: 乡约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将此前采取的一系列社会教化措施合编,钦定并颁行了《教民榜文》,其内容涉及基层乡里社会的教化、治安、司法、赋税、兴学等各个方面。它强调以里甲为基础,通过设立里老,结合里社、社学、乡饮、祀神等制度在基层社会推广教化。不仅其宗旨与乡约所要达成的目标一致,而且一些具体的手段也被后来的乡约所采纳。有的学者认为,“它可以视为明朝乡约制度的初立”。可以说《教民榜文》奠定了明代乡约发展的基础。

朱元璋一心想恢复成周之治,希望通过“里设老人,选年高为众所服者,导民之善,平乡里争讼”。这一点在《教民榜文》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它从里老人的选任、里讼的受理、里讼的程序、里老人判决的执行和里老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里老人的选任。“其老人须令本里众人推举,平日公直、人所敬服者三名五名十名,报名在官,令其剖决。……老人理词讼,不问曾朝觐未曾朝觐,但年五十以上,平日在乡有德行、有见知,众所敬服者,俱令剖决事务,辨别是非。有年虽高大,但见识短浅,不能辨别是非者,亦置老人之列,但不剖决事务。”

第二,理讼的范围。《教民榜文》规定“户婚、田土、斗殴、争占、失火、窃盗、骂言、钱债、、擅食田园瓜果等、私宰耕牛、弃毁器物稼穑等、畜产咬杀人、卑幼私擅用财、亵渎神明、子孙违犯教令、师巫邪术、六畜践食禾稼等、均分水利”这十九项民间词讼交给“老人里甲合理词讼”。而且,老人的管辖范围不止于此,“其有奸盗诈伪人命,非十恶非强盗杀人者,本乡本里内自能含忍省事,不愿告官,系累受苦,被告伏罪,亦免致身遭刑祸”。

第三,受理与裁决。从《教民榜文》看中国古代的理讼就是以和为贵,“凡本管人员有事自来陈告,老人里甲方许办理。若民只小词讼,本人自能含忍不愿告诉。若里甲老人风闻寻趋,勾引生事者,杖六十,有赃者以赃论”。裁决时一律到“申明亭议决”,老人的座次顺序也有严格说明,“先老人,次里长,次甲首。齿序坐,如里长年长于老人者,坐于老人之上”,这样“老者自然尊贵”。而且众老人可以共同裁决一件事,“本里老人,遇有难决事务或子弟亲戚有犯相干,须会东西南北四邻里分,或三里五里众老人里甲剖决。如此,则有见知多者,是非自然明白”。当然,也规定了在裁决的过程中不能将乡民拘禁甚至逮捕,“老人里甲剖决民讼,毋得置立牢狱。不问男子妇人,饭事不许拘禁。晨则令问,晚则放回,事若未了,次日再来听问。敢有监禁生事者治以重罪”。

第四,决议的效力。为了维护老人的威望,一律不许当事人向上级裁决机关陈告,也不许上级官司受理。“民间词讼已经老人里甲处置停当,其顽民不服,辗转告官,捏词诬陷者正身处以极刑,家迁化外。其官吏人等,不察所以,一概受理,因而贪赃作弊者,一体罪之”。另外,还从官、民两个方面对老人理讼给予了保障,“老人里甲剖决词讼,本以便益官府。其不才官吏敢有生事罗织者,罪之”,“乡里有等顽民,平日因被老人责罚,怀挟私恨,以告状为由,朦胧将老人排捏妄告者,事发,治以重罪”。

上一篇:以小区创建为抓手 全力打造一流矿区样板 下一篇:浅析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文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