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儒者邢劭

时间:2022-10-04 01:02:15

摘 要:北朝文学家邢劭出身名门,其家族世传儒学。邢劭成年以后担任国子祭酒并中书令,位居显要,大力推行儒学,与他的家风是风不开的。作为当时的儒学大家,他推重儒家文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对儒家思想的坚持并躬身践行;其次他的政治观念中包含很强的儒家精神;最后他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关键词:邢劭 儒家 忠孝 礼法

邢劭(496―569年),字子才,小字吉,河间郊(今河北任丘北郑州镇)人,北齐诗人、骈文家。历任骠骑将军西兖州刺史、中书令、国子祭酒,加特进。邢劭的诗文创作和思想作倾向有很强的时代特性,名噪一时,有“大才士”之称。他不仅是北朝文学突出的代表,更是当时的思想领袖。他以儒立身,排斥佛教唯心主义,为后人称道。

邢劭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其深受儒学家风的熏陶,又承北魏汉化高潮时期,其本人对儒家的信条恪守不二。首先体现在他对孝道的坚持。《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永熙年末,(邢劭)以母老辞,帝不许之。子才情辞恳至,涕泪俱下,帝乃许之。”其丁母忧,哀毁过礼。忠孝两难全,邢劭选择回乡丁忧,一方面是对孝道的坚持。史书载,邢劭年幼即孤,惟其母及一兄相依为命。其兄邢臧早殁,血亲仅邢母,永熙年末公元534年,邢母去世,邢劭回乡丁忧乃理有可依,情所必至。而此时的北魏政权,经过尔朱荣之乱,高欢擅权已处在摇摇欲坠之中。邢劭此时离开洛阳回乡,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想让自己卷入政治斗争中。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忠也是儒家强调的一个信条,况且孝武帝对邢劭不薄,“诏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岁一朝以备顾问。”可谓恩优特甚,而邢劭在王朝即将倾覆的时候选择离开,即是不忠,这岂不是与他所受的儒家教育格格不入?与他信奉的儒家思想自相矛盾?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系。自西晋司马篡魏以降,统治者推行以孝立国,原先孔门春秋大义的忠君已经立不住脚了。又兼南北朝战乱频仍,胡人入据华夏,华夷渐融,士子又频频易主,倘若要求臣子效忠殉节恐怕已是不可能。《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论》云:“魏氏君临,年祚短促,服褐前代,宦成后朝。晋氏登庸,与之从事,名虽魏臣,实为晋有,故主位虽改,臣任如初。自是世禄之盛,习为旧准,羽仪所隆,人怀羡慕,君臣之节,徒致虚名。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在此等危难之际,全身保家乃是当务之急,举世皆然,无关乎忠孝。赵翼《陔余丛考》卷十七“六朝忠臣无殉节者”条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自汉魏易姓以来,胜国之臣,即为兴朝佐命,久已习为固然。其视国家禅代,一若无与于己,且转籍为迁官受赏之资。故偶有一二耆旧,不忍遽背故君者,即已啧啧人口,不必其以身殉也。”[1]诚哉是言,故以是否忠君来判断其人是否为忠实的儒家信徒是站不住脚的。

邢劭注重儒家的社会功用,在律法礼仪方面极有建树。北朝以儒治国,注重礼教与礼仪制度。邢父亲邢虬精于三礼,劭受家学,对礼仪也是通博。史载“孝昌初,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对典朝仪。”孝昌初(525)时的邢劭刚二十出头,竟能对典朝仪,足见邢劭对礼仪的精深。邢在东魏、北齐时期,曾两次参与修定律法。第一次在东魏时期,据《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下载:“暨皇居徙邺,民讼殷繁,前格后诏,自相与夺,法吏疑狱,簿领成山。乃敕子才与散骑常侍温子升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决疑,州郡用为治本。”在北齐文宣帝天保初邢劭第二次参与修订麟趾律,两次参与国家制定律法之后,邢劭在北齐可谓律法权威。至于礼仪制度,邢劭堪称权威, “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任中书令期间,国礼朝仪,都是自子才一人手笔,甚至在北齐代魏之际,邢都被委以重任,参与制定禅代仪注。

邢劭的儒家思想体现在他的政治观里。邢劭的《为齐文宣受禅赦诏》有这样的一段话:“无德而称,代刑以礼;不言而信,先春后秋。故知恻隐之化、天人一揆;弘宥之道,古今同风。”短短34个字精准地概括了邢劭的政治观。首先是礼乐为主,宽猛相济的政治理想。“代刑以礼”、“先春后秋”,春日阳和,秋风萧杀,以之分别代表宽松和刑杀。邢劭主张最理想的治国方式应该是用礼乐代替刑法。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强调礼制同化百姓,是为邢劭所本。儒家讲究仁政德政,落实到技术层面,即是礼法权威性在民间的树立。在这里,与“礼”截然对立的是“刑法”。邢劭认为,在治理国家不能完全抛弃刑法,否则国家的运行难以为继。因为礼法是由内而外的,对普通人没有强制性,这就难以遏止恶的产生,针对这种缺陷,只有依靠刑法的手段来威慑和裁制这些恶。所以孔子就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礼法与刑法的互补作用。“先春后秋”,先用宽松的仁义道德、礼乐风教来感化教育百姓,迫不得已才是刑罚来处理。礼制还是处在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应当宽猛相济,这是合乎儒家思想的政治理想。再次是恪守仁政的天道观。“恻隐之化、天人一揆;弘宥之道,古今同风”,他强调恻隐和宽宏。按照孟子的理论,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与人的仁、义、礼、智相对应。那么恻隐之心相对的是仁,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推导出恻隐之心与“仁政”之间的必然因果。那么人道天道皆以仁为本,这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古今同风,不迁不易。

在北魏末、西魏初,邢劭即已位望通显,官至太常卿并国子祭酒,“顿居三职,并是文学之首”,位极人臣。在国子祭酒任上,邢大力推行儒学,发展教育事务。《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下载:(邢)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后迁国子祭酒,谟训上庠。子才罚惰赏勤,专心劝诱,青领之生,竟怀雅术,洙泗自风,兹焉复盛。对于热衷读书、喜好典章的后进,邢劭总是夸赞提携有加,如“仰字云驹,少机悟,美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劭所赏。”[2]济阴王之子元文遥十余岁便能过目成诵,一次当着众人的面把只看过一遍的何逊集背下来,邢劭称赞曰“此殆古来未有”[3]邢劭曾受卢思道为弟子,数年之间学有大成。[4]北齐社会人才济济,很多到了北周甚至隋唐都发挥作用,这与邢劭这一国子祭酒的功劳密不可分。邢劭对儒家经典颇为用力。年轻时读书只重义理而不重校雠,见人校书就嗤笑他人。晚年邢劭甚有悔意,读书到了“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仍不失儒者本色。

注释:

[1]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76年版

[2]唐 李延寿《北史・陆俟附陆仰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

[3]唐 李延寿《北史元文遥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

[4]《北史卢玄传付卢思道传》云,思道字子行,聪爽俊辩,通不羁。年十六,中山刘松为人作碑铭,以示思道。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乃感激读书,师事河间邢子才。后复为文示松,松不能甚解。乃喟然叹曰:“学之有益,岂徒然哉!”因就魏收借异书。数年间,才学兼著。

参考文献:

[1] 李延寿.北史[M].中华书局,1973.

[2] 李百药.北齐书[M].中华书局,1973.

[3] 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76年版

[4]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林星(1987-),男,汉族,福建平潭人,福建师范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上一篇: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