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满族语言文字兴衰

时间:2022-10-04 12:49:03

论满族语言文字兴衰

摘要:满族语言文字是识别和承认满族共同体的标准之一,是研究清王朝的宝贵资料,在历史发展中因其自身的弱点而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它处于濒临灭亡的状况。为了拯救这一瑰宝,保护语言文字的行动刻不容缓。

关键词:满族语言文字;兴盛;衰亡;消失;抢救

中图分类号:H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33-01

满族被称为“马背民族”,1644年进入中原,建立了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清王朝。它不仅对东北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我们研究清代历史的瑰宝。但当它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却被后代遗忘,甚至到了濒临灭亡的惨状。

一、满族语言文字兴起的时代性

应运而生的语言文字。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是由努尔哈赤于1599年命文臣俄文德尼等创制的语言文字,“老满文”因此诞生。但 “老满文”的缺点很大。“纵观‘老满文’,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它的一个音节可以有几种读音,不是一个音节有一个固定的写法和固定的读音,给学习和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和麻烦。”满文的创制是满族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因此,说它是应运而生的文字。

独特的社会作用。无论是“老满文”还是“新满文”,都在满族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皇太极在1629年下令成立文馆,首开满文广泛应用的先河。1637十二月,清朝开始颁布施行立法。此后,清朝所颁行的时宪历书均匀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在世祖福临时期。满文得到君主的大力推崇,但汉文以一种顽强的“民族意识”最终使满文被同化。但满文增强了满族共同体形成的凝聚力。

二、满文衰亡的历程

历史进程中被同化。满语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当面对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汉文时,它却显得那样脆弱。在康熙之前的几个时期,满文在满族内部被广泛使用,而对汉文的学习还是较少的。到康熙时期,满汉两文的使用情况可以说是难分伯仲。康熙时期,满族的达官显贵与凡夫俗子都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清弘历时期满汉交流更加频繁,更多的人开始学习和使用汉文。总体上说,满文衰弱形势已无法阻止了。汉满两种文字在历史进程中互相取长补短。虽然历史选择了汉文,但满文却以自身的特点深刻的影响了汉文化。

现实社会中逐渐消融。虽然满族语言文字被汉文同化,但它并未消失,一直在满族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今天满族语言文字的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严重的民族偏见几乎使满文满语一度从历史上消失。虽然现在满族人口数量近1000万,但 “满语及满文的使用在满族中却日见式微。”据有关调查显示,满族已完全以汉语为交际工具,仅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三家子村是中国最后一个满语村,被称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这个村子中仅有15个以满语为母语的人。

三、濒临灭亡的中华瑰宝

满族语言文字衰亡的反思。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各时期、各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与之相关的文化体系。满族语言文字伴随着清王朝的兴衰,记载着清王朝的起起落落。

满文产生、发展、改革、兴起的过程,凝结了多少人的智慧,体现了多少民族元素!它的灭亡将意味着这个语系从此消失了。满文对满族的发展的确有自身的局限性,人们倾向于汉文是自然的。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种民族语言的流失都会影响到汉语资源。可以说,母语强大是中国在世界中发展的基础。满族语言文字的存在与否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

保护满族语言文字。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现在却濒临灭亡。这虽然已引起官方的关注,批准它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整个社会仍关注不够。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社会变革,政策变化大。像前面说过的旧中国时期,那种不利于满语发展的客观环境使满语文字的价值被覆盖。而相关部门未能采取及时有力的抢救措施。

(二)满族群众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抢救母语。像三家子村中,除少数老人把满语作为母语之外,年轻的一代都没有学满语的意识。他们不是把它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当成一种落后的语言文字去看待。

(三)在当今的社会,人们更多关注于经济,导致满语满文的研究力量微乎其微。

四、结语

满族语言文字记载着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化。过去,它为满清王朝的强大做过巨大的贡献;今天,它承担着揭开更多满清历史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性的重大课题。如今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物质生活建设方面,使人们的精神文化严重匮乏。满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濒临消失的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现在起,关注研究满族语言文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使它在我们这代人手上消失。

参考文献:

[1]张佳生.中国满族通论[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发展 下一篇:研究教学现象 构建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