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娃娃鱼王

时间:2022-10-04 11:22:21

人物简介:

在张家界,一位名叫王国兴的倔汉子,投入全部身家2000万元,还借贷2000万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娃娃鱼保护区,他带着全家老小,在深山隧洞里工作、生活了8年,终于获得了“大鲵人工繁殖方法”,并于2005年实现中国水产界娃娃鱼规模化繁殖宏愿,实现了他发展和壮大张家界野生娃娃鱼种群的壮志。在2007中国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来临之际,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有信心使张家界成为世界娃娃鱼保护最好、种群发展最好的地方,从2007年开始,我每年至少向张家界自然界放生人工娃娃鱼2000尾!”

倾家荡产自建娃娃鱼保护区

出生于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乡的王国兴认为,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虽然是初中肄业,他却自学了大学水产养殖的全部课程。1992年起,王国兴养殖甲鱼,几年后迅速积累了近2000万元的财富。

当时的王国兴,可以选择守业,继续搞普通水产品养殖;也可以选择搞投资,如开发房地产等,但他却一门心思迷上了娃娃鱼。“娃娃鱼是家乡的宝物,我是搞水产的,不能忍心看着它在我们这一代就灭亡了。”王国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投入全部身家2000万元,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娃娃鱼保护区,孤军奋战、硬着头皮进行娃娃鱼人工繁殖和保护研究。

而当时的情况是,任何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或者是有投机精神的风险投资家,都不会选择娃娃鱼项目,更遑论倾家荡产式的投入了,因为一些国家级、省市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外国专家在这方面都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研究,都无功而返。

在高难动作面前,王国兴也屡屡失败,一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不得不大举借贷,几年时间,他从2000万富翁成了2000万“负翁”。

就在王国兴孤立无援、举步维艰的时候,张家界桑植县政府及水产部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县委县政府和水产部门的支持下,桑植县七眼泉娃娃鱼保护区成立了,不久后升格为省级,最后成了国家级的张家界桑植大鲵核心保护区。

1997年6月,挪威水产专家皮特教授专程赶到芙蓉桥乡作了几天考察,目睹一切后他对王国兴说:“你自费保护珍稀动物,在全世界可都是英雄!”临走前,皮特捐了20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的推动下,王国兴还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洞中寒暑八年终破难关

娃娃鱼人工繁殖存在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雄性活力差、娃娃鱼幼苗存活难等难题,几经失败的王国兴想出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创新之举:在七眼泉保护区内人工开挖一条隧洞,走一条人工繁殖、天然养殖娃娃鱼的新路子。最初几年,王国兴和家人就睡在洞中,在洞中过年过节,在娃娃鱼“哇哇”的叫声中入眠,至今王国兴全家已在这个隧洞中工作、生活了8年。

王国兴带人开山修路,他叫人将拖拉机、压缩机等大型设备拆掉,抬过山坳再组装,终于修筑了5公里简易公路,架通了7公里长的高压线;

7月23日,一场洪水冲走了他养殖的1400多尾娃娃鱼和1万多公斤甲鱼,损失接近700万元;

王国兴自己设计、自家施工的一条长602米的隧洞终于完工,并筑起了一座防洪保护大坝,修建了4处娃娃鱼守护站;

娃娃鱼人工繁殖技术初见成效,当时有位台湾老板出1个亿买娃娃鱼繁殖技术,被王国兴婉言谢绝了;

2002年的一个夜晚,洪水冲垮了隧洞的铁门,冲走1000多尾娃娃鱼,王国兴跳入水中抢救出了40多尾娃娃鱼,手臂上多处受伤;

2003年,王国兴再借钱建造泄洪隧洞,年迈的老父老母也来帮他,老母亲在保护区巡河的时候,不幸摔倒,从此告别人世……

发展种群传承文明

从1997年至今,王国兴率领的张家界桑植大鲵核心保护区,人工孵化娃娃鱼幼苗7万多尾,受精率达72%,孵化率达70.6%,这一成果完全领先世界水平,远远高出国内一般孵化率仅为2%~8%的水平。由此,“大鲵人工繁殖方法”获得了核心专利,“娃娃鱼人工恒温隧洞繁殖”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在评价专利的资料中称:该专利项目在开发与应用的前景上十分广阔,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显著。该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大鲵的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刘筠院士评价王国兴的娃娃鱼人工繁殖恒温隧洞是国内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娃娃鱼繁殖基地,并欣然应邀担任了张家界大鲵研究所的名誉所长。

目前,在张家界乃至全国,野生状态下的娃娃鱼已很难发现。恢复张家界野生娃娃鱼种群一直是王国兴的志愿,在掌握了娃娃鱼人工繁育核心技术之后,王国兴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决定每年将2000尾人工繁殖娃娃鱼幼苗放归大自然,以维持娃娃鱼野生种群和生态平衡。

随着娃娃鱼被确定为张家界城市吉祥物,这将进一步推动张家界娃娃鱼的保护事业。在张家界,娃娃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稀有的物种,而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是张家界良好生态的载体,是张家界文明的传承。

上一篇:汉唐中原西向求法对西域文化的影响 下一篇:企业“绩效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