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有你也有他

时间:2022-10-04 11:04:53

公共空间,有你也有他

高楼住宅时代,空中抛物似乎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不时见诸报道。高楼抛物而伤人,不时出现在我们的城市,接着又连带性地出现了防范难、维权难、执法难、理赔难等系列问题。据说由于取证难,一些城市还出现了高空抛物伤人全楼邻居连坐之类的法规,又因为公平性不彰和实施不易,而一度成为了现实的法律考题。高楼抛物的危害性已不用说,而这一切危害却又仅仅源于不良习惯而已。

前不久,我所在的城市就曝光了一位喜欢连“一碗水都直接往楼下倒”的犟大爷。这位大爷几十年来,竟养成了随手往窗外扔垃圾的坏习惯。对此,小区负责卫生的工作人员十分头疼,楼下住户也跟他关系紧张,就连城管根据小区监控依法处罚,也是在出现难堪的僵持局面后,才让其勉强认罚。

有时候,一些人的坏习惯绝不意味着那些人真有多么坏。恰恰相反,如果从另外一种角度去了解他、认识他,他可能同样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比如在单位他可能是一个敬业勤奋的人,在家里他可能是一位有责任心且慈祥的长者。但是仅仅因为难以矫正的坏习惯,他又可能成为别人眼里令人生厌的人,甚至于成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可能造成某种隐性危害的人。

城市的文明进步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懈矫正坏习惯的历史。有些问题,可能从前在乡村就不是问题,比如从门窗抛物、随地吐痰等,或许连坏习惯也算不上。但是进入了城市空间,这些问题就放大了,就成为了难以容忍的恶疾,更是可能造成公共危害的坏事。当然,把坏习惯全都归咎到乡村社会的副产品有失公允。有些坏习惯恰恰是城市里莫名其妙地生长的,比如飙车、狂按喇叭、翻越护栏之类,这可是乡村社会闻所未闻的事情。

城市越繁荣,就越意味着更强的公共性,对于个体来说也越来越意味着妥协性。所谓加强个人修养,就是抛却某种基于野性的个人性,自觉在向公共利益、公共环境福利进行妥协中,后天习得正确的人生规范。哪怕仅从个人的角度看,把坏习惯当作人生的保留节目,也是得不偿失的。坚守坏习惯,客观上总是损人损己,而放弃坏习惯,是成全别人成就自己的双赢选择。在公共性的视野下,回头看一看,人生的某些坏习惯,实在不值得顽固地坚守。

http:///a/20150625/44039481_0.shtml 0.5P

上一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 下一篇:2016心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