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的人(下)

时间:2022-10-04 10:01:44

懂车之人第三个特点是他们都热爱老车――因为老车就是历史,也是汽车世界引人入胜的本源。历史中无数精彩车型、风云人物和伟大事件汇聚成了富有强劲生命力的文化,她像是一条融汇无数溪流的大河,其中任何一段的奥妙,都与其上下游有着内在的关联,而无法生硬地割裂开来。

比如想要理解马自达RX-8前翼子板上方纵穿发罩的弧线,最好是先研究一下1930年代盛行的Pontoon设计;想要知道为什么雪铁龙DS3仪表板上有一块与外漆颜色相同的饰板,就得先从那款开创雪铁龙设计基因的1955款原版DS开始看起;想要明白为什么豪华车都拼命强调长车头短前悬特征,必须先了解那款深入人心长达90年的豪华鼻祖――直列八缸、车头占全车长一半还多的布加迪Royale。

不仅仅是造型艺术,老车的机械性能和技术同样也是懂车之人时常谈到的话题。觉得2015版《疯狂的麦克斯》电影里趴在发罩上往取气口喷高能燃料的镜头荒唐吗?觉得美式肌肉车怠速时像拖拉机一样的隆隆声难听吗?觉得小镇酒吧女招待开的潘勘咎Civic真的只是破烂老车吗?如果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是的”,那你肯定不是懂得老车的人,因为这些细节无不隐喻着历史中某些汽车设计和技术的非凡成就。

其实无论新还是老,原本都没有褒贬之义――真正的美从来都是永恒的,真正的革新也从来都不会被忘却。只是人们不自觉地习惯于把新与闪亮和创造联系起来,同时又把老与破败和过时放在一起,带来不少混淆和误解。

懂得老车之人,从漫长历史获得了更为冷静客观的判断力,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对比依据,也就超越了一般的新老差别,能够更深入地关注汽车本身纯粹的设计和性能。

老车以形体雕塑和机械构造固化了历史中的灿烂往昔,她们像是一个个穿越时空的精灵,将汽车的美妙精彩传向全世界。

难以忘记在中国某个阴暗库房里看到那辆被丢弃的法拉利308时心中深深的震颤,除了设计的优雅魅力,还有很多关于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的庞大联想,在那一瞬间都集中到了这款40岁高龄的老车身上……一款全新的汽车也许很容易让人欢呼赞叹,但这种让人几乎动情落泪的感动,惟有老车才做得到。

这也正是老车何以拥有如此令人迷恋的气息的根源。懂得了古老的她们,你便进入汽车世界更为浩瀚的一重,你会知道意大利科莫湖畔有个美丽的d’Este古堡,美国加州有个绿草茵茵的圆石滩,英国西苏赛克斯郡还有个古怪的Goodwood盛典……觉得这些太遥远吗?其实咱们身边也有这种老车盛事――在北京到上海的公路上,现在每年都有一大队中外古典汽车在狂飙撒野,那些车里,坐的都是和你一样懂得车、懂得老车的人。

越是深入的懂车,对车越是有种敬畏之心,是类似对生命的那种敬畏。这可以算作懂车之人第四个共同点。敬畏,便是把车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

例如,在懂车之人心里,“原厂”始终是个不敢轻易逾越的界限。“原厂”的设计和配置背后是一大群术业有专攻的艺术家和工程师,懂车之人当然明白正是这群人赋予汽车完整的生命,当然也就无条件地接受他们计算标定的每个参数和精准拿捏的所有线条和色彩。

在汽车面前,懂车之人谦卑而自制,他们不会轻易改变“原厂”的状态,哪怕是自己不怎么喜欢的细节。正如喜欢一个人便得同时接纳他的瑕疵,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人家。所以他们哪怕换个大一号的车轮,也一定要从原厂系列里找。

惜墨如金的瓦库斯老先生操刀设计的高尔夫四代是一款代表了世纪初大众最高水准的车型,造型简约利落,改装潜力大,但有趣的是在高四论坛里时常有资深玩家高价寻购原厂最朴素的15寸13辐轮毂和法雷奥玻璃前灯,这种返璞归真很能说明在懂得汽车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人购车之后一定要再添置一堆护板、电镀装饰、各种布套皮套和摆件,把好好的原厂设计涂抹得一塌糊涂,甚至还埋下了机械和安全隐患。这种风气源自经销商出于盈利目的而对汽车改装文化的恶意曲解和传播,反映的是人对车的恣意和不敬,显然不是懂车之人的做派。

上一篇:清淡的平行进口 下一篇:工业4.0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