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时间:2022-10-04 09:16:46

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摘要:教师是人类桥梁的工程师,这个职业光荣而圣神,如何顺应时代的教育步伐,上好每一节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永恒的主题。课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一缕曙光。教师如何组织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领航者和评价者"呢?笔者结合自己化学教学的经验和对新课程的认识,对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效课堂的看法做了一些总结。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和角色,积极扮演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领航者、评价者,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营造一起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快乐舒适的环境中,尽情贪婪的获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教学模式;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34-01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指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变课程过注重于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的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国家未来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2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措施

2.1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旧教材的教学目标注重于知识的传授,新《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的目标更注重知识、、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从前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以"填鸭式"形式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学生很难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知识,导致学生容易形成厌学的情绪。

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的主人,教师本身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领航者和评价者,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未见乐处,不必我学"。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的部分,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们在做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时,先用水代替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再用砂子代替二氧化碳进行灭火,最后用二氧化碳灭火,进行实验对比。这样,利用易得的物质进行简单的操作,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活跃的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了酸碱度和PH值以后,加深学生对PH值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和认识,如:用PH试纸测日常生活用品如食醋、盐水、水果、蔬菜、肥皂等的酸碱性,特别是爱喝的饮料的酸碱性;关心环境,测量雨水的酸碱度,提倡绿色化学。这样巧妙地创设求知氛围,将学生引入到强烈的学习欲望中来。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2.3让多媒体走进课堂,使化学课堂丰富多彩。

面对机遇和挑战,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去,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和学习的环境,以及新的学习模式,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是及其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化学教育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积极开发网络、多媒体的化学教学课件,加快化学教学的改革,推动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形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特点。

首先我们化学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其次教师要积极为自身充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定期组织化学教师培训,提高现有化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最后让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化学学习,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2.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旧的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往往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师生关系不融洽,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所以师生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和谐、平等、合作伙伴的关系。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心是教育教学的"原动力"。"爱其师,则信其道",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好感,就会对其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特别重视,肯下大力气,学好这门课。因此,教师必须要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参考文献

[1] 俞群祥.新课程带来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变化[J].课程改革研究,2007(7).

[2] 张海天.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圈,2007(21).

[3] 马宏佳.化学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许亚平.课程标准与学习评价的变革[J].中学物理教与学,2002,(7).

上一篇:关于小数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解析 下一篇: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