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10-04 08:55:23

广西农村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本文从文本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探索广西农村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农村高中 通用技术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05-03

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宗旨,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内容,以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为主要特征,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用技术是新课改中新增的一门课程,目前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文本资源方面,除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教材(苏教版)和教参(苏教版)外,目前无其他教学资料;物质资源方面,仪器配备还没有到位,农村高中更是没有通用技术实验室,实验设施设备匮乏;人力资源方面,专业教师缺乏,专任教师不足,现有通用技术教师多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急需充实配备和培训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广,技术背景所需要的资源量大,只有尽可能地结合身边的资源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怎样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已经成为课程实施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文本资源是指教科书,以及相关的图书、报纸、杂志等,记载相关信息的文字课本材料。它指导着课程的开展,为课程的实施开展提供依据和标准。

(一)紧扣文本。不是完全地局限在照搬文本,而是在正确解读和深刻领会文本的同时,结合周边的资源,力求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教学资源。例如,在“稳固结构的探析”的教学中,笔者播放一段汶川大地震的小视频,深入分析这一案例。随后设计教学环节:调查学校(例如秀林书院)及周边的典型建筑结构按Y构类型进行分类设计实验(验证各种结构类型的受力情况)总结归纳影响结构稳固的因素实践(设计制作):胡萝卜搭高塔。通过这一系列教学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并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拓展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其知识、技能覆盖面有限,尤其是在编者“去粗取精”“去繁求简”的编写思想指导下,教材更显得简练、精干。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实际生活环境,对教材进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改造和加工,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受到相应的教育。

广西是全国最后一批进入新课改的地区,需要向其他地区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特别是农村地区,应该以文本为依据,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

二、挖掘物质资源,以生活化为主

物质资源包括学校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周边社区或兄弟学校的资源、老师动手制作的相关教具、老师收集或发动学生利用易于收集的材料展开设计和制作的资源等。通用技术实验室的规划和建立以及周边社区或兄弟学校资源的利用的实现都尤为困难。这需要我们积极投入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展开设计和制作,弥补没有实验室或教学资源的不足。物质资源要生活化,项目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其他学科知识。

(一)利用身边素材开发资源。在“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中,以制作宫灯为例,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宫灯的调查和研究,课堂教学时,与学生学习和分析宫灯的设计和制作步骤,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制作出宫灯模型。这一系列的安排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的一般步骤的同时,也感悟到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从生活中来。

(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资源。在“方案的构思”教学中,以横县中学正在建设新校区为契机,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为新校区的建设设计具体的方案,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在“系统的优化”教学中,让学生研究探讨横县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和各年级的课程表,并进行分享交流,提出优化方案。

(三)利用正在发生的事件开发资源。有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一些正在发生着的事情来展开教学。例如,在讲解“结构的稳定性”时,刚好有一位电工师傅拿着“A 型铝梯”从教室外的走廊经过,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转移。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观察“A 型铝梯”的结构,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稳定性的原理。这样,突然发生的事件就成了难得的教学资源。

(四)利用易于收集的材料展开设计和制作,开发资源。例如,利用收集的水瓶加橡皮胶塞,用学生容易找到的打气筒制作水火箭;收集易拉罐的拉环,一个个环扣连在一起做成灯罩,加上灯座制作台灯。

(五)自制教具,开发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教具,教师大多采用“照本宣科式”教学、“放映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自习式”教学和“传统式”注入教学,导致学生难以进入实验室实践。有的学校虽然有实验室,但通用技术实验室不同于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有固定的器材,不同的设计项目需要不同的器材,而且器材无法固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再者,实验室中的部分器材教师不会用或不愿用,例如激光雕刻机、各种类型的钻床、电焊工具等,而且给学生用的话又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往往不高,大部分的学校甚至没有通用技术实验室。针对以上情况,通用技术教师要有自制教具的意识。

自制教具能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可以将生活中能很好服务于课程教学的小制作、小发明搬上讲台。采用实物呈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具,也可以自己动手或发动学生收集材料仿制教具或将学生成功的设计发明当作教具,例如在“结构与稳定性”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分组按教材 12 页的“重心的垂线位置与稳定性示意图”做出相应的模型,并在课堂中分组进行相应的演示。尽管类似这样的实践不是特别规范,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设计制作,体验了快乐,同时开发和应用了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技术素养。

(六)挖掘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教学资源。每一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内容和项目种类繁多,展示出来的作品琳琅满目,如果能将这些作品融入课程教学中去,将能大大丰富课程教学资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宗旨符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其作品可为课程教学所使用。例如,参加大赛各个项目的作品可用在“技术的性质”教学中,它们具有创新性、目的性、综合性、两面性,而且有的作品还申请了专利;全国级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作品可用在“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学中,它们一般都符合设计的7 个原则,个别不符合的项目,可作为反例;项目和作品所阐述的发明背景,可用在“发现问题”教学中;横县横州镇一中学生做出来的“快速摘茉莉花机”可用在“技术的价值”教学中……除了上述讲到的应用,其项目、作品还可以在结构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等方面使用,大大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

三、挖掘人才资源

(一)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现阶段,多数通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是从其他学科通过短期培训转岗过来,可以让其发挥原有课程的特点,鼓励其结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开发更多的项目。同时也可以在校内,甚至是县内、市内组成一个通用技术教师团队,团结一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与其他学科教师联合开展教学与实践。例如,在台灯的设计制作中,可以请物理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台灯时考虑结构的稳固、结构的连接(电线、开关、插头等);请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造型美观的台灯模型;通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则引导学生从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角度去设计制作。又如,在鸡蛋实验时,可请物理老师指导设计相关的缓冲装置,与化学教师或生物教师探讨如何抽取鸡蛋蛋液。

(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怀疑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时间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和制作,也是挖掘人才资源的一方面。例如,在“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学中,我们结合“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设计校园书签。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设计兴趣,给学生创设了设计情境,并进行认真和多样的指导,这一过程中,学生展现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为课程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

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让老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去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指导学生设计制作更多的作品,供课程教学使用。

(四)对在岗的通用技术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目前,国内高校很少开设有通用技术专业。在广西,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多是通过短期培训转岗而来的,没有通用技术课程平台实践经验,这要求必须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向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不断地学习,完善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1.可以邀请“课标组”的专家对全体通用技术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邀请本区、市、县的通用技术学科成绩优秀的教师作教学经验报告或进行教学优质课展示,以实现全员培训,增强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2.对层次不同的教师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可以先考察他们欠缺的方面,针对他们的欠缺进行相应培训,考取相关的技术证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通用技术素养水平较差的教师,我们的侧重点应在课程的基础,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否则他们会失去信心。

3.自我培训。在哪方面有欠缺,技术素养水平如何,哪种培训方式最适合,可以用哪个时间段来培训等,这些都只有自己最了解,因此教师应加强自我培训。

四、实现资源共享

课程资源缺乏,我们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充实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实现资源共享。只有开发与共享两手齐抓,课程资源建设才能逐步完善。资源的共享有:共享网络资源和本土教师资源。

(一)共享网络资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的相关视频、图片、课件、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等,让学生对其有所认识、了解。例如,在“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中,笔者播放《神舟七号宇航员太空行走 3D 模拟动画》《神七宇航员出舱高清模拟动画》《宇航员失重模拟训练》等视频,从而掌握相应的技术试验方法。

(二)共享本土教师资源。教学的背景、内容、进度、考核、项目设计、技术活动或比赛等,都几乎一样,这使得本土教师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形式可以有集体备课、示范性观摩、创建本土教师 QQ 群和微信群、创建本土教师课程网站等。这样既可以共享开课成果,又可以了解探讨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有利于课程的健康开展。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课改中的一门新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广西广大农村地区高中学校的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仍在起步摸索阶段,教学资源匮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广大通用技术教师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改善课程教学条件,提高课程教学师资水平,推动课程的顺利实施,这样才能使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不断步入正轨,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真正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留红.善于挖掘生活资源_提高通用技术教学效率[J].热点聚焦,2013(2)

[2]崔德祥.探索通用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学园地,2011(2)

[3]丁尚品.挖掘科技创新大赛中的通用技术教学资源[J].技术在线,2013(8)

[4]濮建伟.自制教具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少年素质教育报,2011(12)

(责编 刘 影)

上一篇:化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调查与... 下一篇:中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