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也是资源

时间:2022-10-04 08:49:16

“剩饭”也是资源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倒掉一碗饭比扔掉一堆塑料制品的罪恶感要小得多,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剩饭不出3天便会腐烂降解。但是,长期关注香港食物浪费、垃圾处理的记者陈晓蕾说:“如果一盒叉烧饭没吃完,吃剩的叉烧埋在填埋区域,10年都不会腐败。”“剩饭问题”已成为一个城市问题。

捡回来的菜

菜有红白萝卜丝拌黄瓜、粉葛炒丝瓜、蒜蓉娃娃菜、莴笋、番茄水瓜煮豆腐、红椒丝炒哈密瓜,米饭有菜饭和紫薯饭,甜品是木瓜雪梨糖水。在香港,这6菜1汤外加甜品只需20港元。但是,做这餐饭的“食德好”负责人却说:“你们现在吃的,全都是捡回来的。”听到的人都会惊得停下筷子。菜市场被丢掉的菜叶是垃圾,垃圾怎么能吃?但在“食德好”,人们都说捡来的菜既美味又安全。

每周一和周三,“食德好”的4位阿姨就上街捡菜了。时间一长,她们与小贩建立了联系,将小贩卖不动的蔬菜、水果收集起来,摘去黄叶、切去表面的伤疤,做成实惠又营养的午餐,提供给工会培训的失业者。

对“食德好”的阿姨来说,用心做每一道菜,就是给食物应有的尊重,因为即便是差点儿被扔进垃圾桶的食物,也耗费了肥料、阳光、空气和农夫的汗水。在2011年香港书展的讲座现场,陈晓蕾曾邀请“食德好”食物回收计划的工作人员现场示范如何将剩余的青菜腌制成酸菜,以此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在韩国,厨余垃圾有九成会被制成肥料,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以发电。在台湾,有1/4的厨余垃圾被回收,台北市达到四成。除了回收,韩国与台湾都通过征收垃圾费来控制垃圾总量。从2012年7月10日起,广州也开始在试点小区实行垃圾按袋计量收费,居民要为超量的垃圾埋单。

剩食捐赠

“环保是一个很生活的题材,需要用生活的方法来处理,而不只是颁布某条法令。”陈晓蕾说。

曾经研究过有效微生物的刘家强成立了“微生物技术小组”,培育出香港本土的Bokashi(“发酵”之意),用于分解厨余垃圾。它的价格相对低廉,厨余垃圾发酵后可以用作肥料,而且发酵过程中不会有异味,特别适合在屋顶种菜的家庭。

香港的很多食品经销商为了减少库存费用,会将卖得不好的食品整批丢掉,比如,面太脆影响了口感,就会被丢掉。一个叫乐饷社的团体与很多商会都建立了联系,通过商会找到进口商,将这些面要过来,由慈善团体送到弱势人群手中。

惜食堂主要回收酒店的厨余垃圾,他们有自己的食品安全专家,确保食用后的安全。由酒店捐出来的食物并不是客人吃剩的,而是厨房多准备的。比如,酒店一天做12个派,正常的消费量大概是10个,剩下的2个预备着应付特殊情况,这2个派最后通常被当作厨余垃圾扔掉。

捐助者由于担心捐出食品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一般都会找律师写一份合约,承诺捐出的食物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有人食用之后出现问题,不可以诉诸法律。

爱惜食物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剩食问题上,内地与香港的情况有些不同。内地超市没有大规模扔掉过期食品的情况,最明显的浪费是餐桌上的食物浪费。

无论身处哪个社会环境,个体都可以选择不浪费或者少浪费的生活方式。在《剩食》中,陈晓蕾用一碗鱼骨熬制的鱼汤讲了什么是好生活。蒸鱼不放酱油,吃的时候蘸酱油便可。吃剩下的骨头、鱼碎加一碗水,放料酒,大火煮15分钟,就是一碗鱼骨浓汤。去掉鱼骨放入冰箱冷冻,用来焯菜、煮面、当上汤。还有一个绝妙做法是:鱼汤加豆腐煮开,再撒上一把冰冻小虾。

对年轻人来说,爱惜食物主要是受到环保教育和绿色革命的影响。在英国,年轻人吃素、使用公平贸易产品的比例比他们的父辈高;台湾有很多返回乡下种地的年轻人,他们不想为了买更多的东西努力赚钱,让自己每天压力都很大,实际生活质量却很差。

在《剩食》一书中,陈晓蕾还介绍了很多处理厨余垃圾的案例。比如用废弃的鹅油做肥皂,用果皮加上糖做成酵素,替代化学清洁剂。这些“慢生活”方式与追求高效的现代生活相悖。但是她说,如果自己没空去做,可以去买这样的产品。生活方式一时难以改变,但至少可以慢慢改变消费方式。

有人会说自己没有钱,所以只买廉价的化学品,不买可降解的有机产品。但是,环保行为跟经济状况没有必然关系,而取决于对资源和地球的看法,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摘自《新周刊》)

上一篇:谢海顺的全家福 下一篇:冰壁上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