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时间:2022-10-04 08:44:30

成才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怎样才能将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良好的德育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品德教育;策略;成长成才

小学语文教材,不但是一座知识宝库,更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情操的园地。课文中的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往往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也是极好的思想教育材料。于是,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成了教师们教育学生的好榜样。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像钱学森一样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能如摘花瓣的小女孩般孝顺懂事,能似水滴般坚持不懈……

然而,教育的效果如何呢?

如今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既有表现甚佳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在部分青少年的身上,道德意识薄弱,是非观念不清,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我省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方化。如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很多人不懂得重阳节、端午节,却人人知道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发展不容乐观。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在“授业”的同时该如何进行“传道”呢?

一、善恶对比识英雄

现代社会是日新月异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也越来越多,小至柴米油盐的假货问题,大至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面对这些,让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教书育人者感觉很无奈。课堂上,我们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可社会上却有许多不学无术者发家致富的事例;我们教育孩子们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但生活中上当受骗的人和事却屡屡出现……这样的社会将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让我们的教育及教材中一个个榜样遭受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我们无法也不应回避。

所以,我认为不妨把文本与现实的这种矛盾直接引进课堂,把问题抛给学生,在是与非的争论与思考中,定能让学生收获颇丰。

如教学《最后的姿势》一课时,我们可以将舍生忘死、勇救学生的谭千秋老师与那些在灾难面前只顾自己甚至发天灾财的人做个对比,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说真话,提倡具有个性的见解。让学生在舍生与自生的抉择中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凸显谭老师的不朽形象与伟大精神。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领悟文本内涵,受到道德品质教育;二来也告诉学生们,社会是多色的,有金色,也有黑色。面对阴暗面,我们要正面评价,敢于批判。这对于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极为有益的。

二、春雨润物细无声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应渗透于教学各环节中,渗透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最忌照本宣科,就榜样论精神,一味地空洞说教。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也可以创设情境,努力使学生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一言一行总关情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也应纳入品德教育的内容,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仅要注重文本的研读和教法的设计,更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忽视教学中的细微处,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合适的评价。

记得曾听过一节中年级的语文课,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帮助”说一句话。有位小男孩站起来,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别人帮助了我,我才帮助别人。”当时,同学们都低声偷笑起来。而老师只是对句子本身做了明确的否定,却未提及原因,也未对其他学生的笑声做出任何的反应。可惜呀,这位老师忽视了句子背后隐藏的教育时机。其实根本无需对句子做出对错的评价,只要当时问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会笑?这个句子不通顺吗?”相信学生们会做出合适的回答,而那些回答自然会让那个小男孩明白自己的句子错在哪。可见,语文课堂中的一点一滴,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实施教育的契机。

四、涓涓细流汇成河

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坚持。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既不能“信马由缰”,听其自然;也不能凭情绪好坏,时紧时松;应当做到自觉“传递”,贵在持久。

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排的,都有很强的教育性,文中一个个闪亮的形象都是我们教育的好素材。要想发挥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首先要总体构想,理清全册书向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其次,要研究每组教材中各篇课文品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再次,从每篇课文入手,把握教材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在因素,课课落实,环环相扣。长此以往,必能达到“涓涓细流汇成河”的效果。

总之,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地求索、创新,才能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做好品德教育,才能让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写”的训练策略 下一篇:学生独特体验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