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真空采血在婴幼儿大隐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4 08:20:48

负压真空采血在婴幼儿大隐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观察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婴幼儿大隐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60例婴幼儿采用注射器行股静脉采血为常规组,280例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行大隐静脉采血为改进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有无凝血、溶血现象,有无局部出血、肿胀及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长短。结果:改进法在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法(均P<0.05)。结论:对婴幼儿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管行大隐静脉采血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关键词 婴幼儿 大隐静脉 负压真空采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53

婴幼儿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一项日常护理操作。传统的采血方法常采用直刺法或斜刺法用注射器行股静脉采血,但无论是直刺或斜刺操作难度都很大,且经常出现溶血和凝血现象,拔针后止血不到位还容易导致出血和血肿,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容易引起家属不满情绪,甚至医疗纠纷。对应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针行大隐静脉采血与传统注射器行股静脉采血进行分析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2月采集血液标本的足月顺产儿中,选择无危重患儿,严重脱水的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采集血液标本。常规组260例,平均年龄1.3岁,改进组280例,平均年龄1.1岁,两组婴幼儿男女比例,体重,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常规组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行股静脉采血,改进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接负压管行大隐静脉采血,采血量3~5ml。①常规组操作方法:一次性注射器股静脉采血,患儿仰卧,将其大腿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成蛙状,垫高穿刺处,展平腹股沟,充分暴露三角区,另一腿伸直[1]。操作者位于穿刺侧,站在患儿足端,用络和碘消毒腹股沟2遍,再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2遍,然后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中、内1/3交界处扪及股动脉搏动,用指甲稍作记号。用5ml注射器在搏动最明显处内侧0.5cm快速刺入0.5~1.0cm,边退边回抽,见有回血时,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抽吸血液到所需量,拔出注射器用干棉签压迫止血20分钟不出血为止。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注入。②改进组操作方法:负压真空管大隐静脉采血,患儿背靠着家长,由家长抱着坐在操作台上,患儿双脚正对操作者,家长双手按压患儿膝盖,固定患儿。操作者在内踝关节上方4~6cm处扎止血带,将患儿足部握紧,拉直小腿与足部成180°。常规消毒皮肤待干,操作者持真空静脉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穿刺点为内踝关节大隐静脉,按解剖位置进针,角度15°~30°,在静脉的上方或旁边刺入皮下,针头直接穿刺血管做到快、准,避免先刺入皮肤再进入血管,这样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儿的痛感[2]。见到回血后即可停止进针,固定针柄,将采血针的试管端插入真空管内,放松止血带,取到所需血量后,操作者在尼龙管试管端反折尼龙针管,以干棉签轻压穿刺点,迅速拔针,拔针后嘱家属稍加力压迫5分钟至不出血即可[3]。

结 果

两种采血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

讨 论

使用注射器股静脉采血,血管定位不易把握,无论直刺或斜刺操作难度都很大,进针深浅难以掌握,见回血后要向上边提注射器边抽吸,此时右手臂悬空,力度把握不好,可因患儿移动及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心理紧张等因素致发抖,使针头脱出血管,导致采血失败,采血量不足。针头一旦滑出,在未加压时就会引起皮下血肿。注射器抽血因有抽、拉、挤、推等动作,容易使血细胞受挤压,且易产生泡沫,故可造成标本凝血,溶血。股静脉采血常常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反复提插还增加患儿痛苦,家长在心理上难以理解和接受。

采用负压真空静脉采血针行大隐静脉采血对患儿损伤较少,且大隐静脉易于寻找,血管粗、直,不易滑动,穿刺手法类似静脉穿刺输液,方法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真空静脉采血针比较轻巧,易于固定,操作者只要见到回血就可以停止动作,针头便可在血管内停留呈自然位置而不易脱出,而且也不会受操作者心理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使针头脱出。加之,真空管内有负压,可自行抽吸血管内血液而不用人工用力。其尼龙针有一段较长硅胶管,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牵拉幅度小,对于多项采血尤为适用,不会因牵拉而使针头滑出。拔针后压迫止血部位易掌握,压迫所需时间短,出现穿刺处出血,血肿的现象很少,减少了患儿痛苦,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量不受限,一次可以留取多个血液标本,采血针试管端因有止血套,在从第1试管拔出插入第2试管时,血液不易溅出而造成污染,也避免操作者被刺伤污染的可能,大大降低了护士的紧张情绪,有效提高了职业防护水平[4]。

应用一次性采血针用于婴幼儿大隐静脉采血,穿刺手法类似外周血管静脉穿刺,初学者较注射器采血易于掌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强操作者工作信心,提

上一篇:大学生贫富差距现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渴望幸福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