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厅主任总结文稿容易出错的四个地方

时间:2022-10-04 07:07:33

办公厅主任总结文稿容易出错的四个地方

在文稿起草、审核、印制的过程中,哪怕工作人员再严格、再认真、再细致,有时还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鱼过千层网,网网还有鱼”,历经长期的工作实践,我发现错误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此与大家研究探讨。

领域交叉部分。

新时期,党委政府的工作不断变化,日新月异,公文内容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泛。在具体工作中,比较熟悉的文稿内容大家容易把握,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可以安排专业部门人员提前审核。

但对于一些分类比较模糊、涉及领域交叉的部分,由于缺少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人才,有时就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瑕疵。

重复表述部分。

由于公文内容形式的基本特点,文稿中经常出现一些“热词”和“热句”。在同一篇文稿或某项具体公务活动的系列材料之中。

对同一事件、同一观点的描述反复出现时,审改把关过程中有时就会“顺”过去,认为已经改过了、审过了,往往会出现改一处漏多处、改多处漏一处的情况,造成前后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

人名地名部分。

人名地名具有鲜明的个性化、民族化、区域化特征,有的音同字不同,有的字同音不同。这些都必须在工作中,通过丰富的实践积累和认真地查实求证来准确把握。例如:姓名中的“闫”与“阎”、“颜”与“彦”、“徐”与“许”,地名中的“盱眙”“邛崃”“番禺”等,或因读音相同相近而混淆,或因生僻难以判断对错,审稿时需要细心一点,下点功夫。

数字数据部分。

在文稿中数字数据的使用比较普遍,也是文稿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稿中的数据和数字一般都是由行业部门或者企业、基层等直接提供的,虽然从文字综合角度很难判断把握,但其中也有一些逻辑性、常识性规律。

例如对比较常用的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数据的单位和小数点后保留的数位都要保持统一;对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和绝对值、翻番和倍增等数据变化的表述也要保持一致;对日期、时间、次数、届数等的大写和小写也要保持协调。

(作者系吉林省吉林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本文原载秘书工作杂志2017年第4期)

上一篇:如何提炼公文标题,为何这些标题欠佳? 下一篇:在感动一中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