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04 06:57:28

帕瑞昔布钠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对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评价帕瑞昔布钠在宫颈癌手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宫颈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组(A组)(切皮前15min静脉缓慢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和空白对照组(B组)(同一时刻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有效按压次数对比、VAS评分在4个不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均大于帕瑞昔布钠组,且术后24h空白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多于帕瑞昔布钠组。结论 帕瑞昔布钠在宫颈癌手术中具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单纯使用芬太尼造成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临床上常用手术方式来对其进行治疗。盆腔内脏器、肌肉等各种组织结构复杂,神经、血管纵横交错,盆腔手术的镇痛比其他部位的手术也相对困难。另一方面,疼痛会影响患者活动,较易引起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 盆腔手术的有效镇痛不仅能缓解疼痛,更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特殊意义。

帕瑞昔布钠是一种选择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了2012年8月~2013年10月的本院择期宫颈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年龄35~60岁,BMI:19-25,ASA:I-II级,术后均经过病理结果证实。本研究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及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排除在外。患者随机分为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之间的年龄结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及液体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以排除上述因素带来的偏移。术后均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1.2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帕瑞昔布钠组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缓慢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批号131890, Pharmacia公司生产, 采用生理盐水2ml溶解), 空白对照组于同一时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 两组患者均不用手术前药,以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2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mg/kg、然后以丙泊酚6~10mg/kg/h、瑞芬太尼0.1~0.2ug/kg/min持续泵入全凭静脉维持, 间断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06mg/kg/h。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是否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的残留。所有患者手术毕时均静脉滴定阿扎司琼注射液10mg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手术毕持续心电监护24h。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给药, 术毕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泵配方: 配方为芬太尼1mg+阿扎司琼10mg稀释至100 ml,首次量为5ml,背景流量2ml/h,追加量2ml,锁定时间15min。

1.3观察指标 术后于4、8、12、24h分别记录以下内容:①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②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定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0~10分, 无痛为0分, 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为10分);另于术后24h分别统计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A组与B组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对比 在4个不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均大于帕瑞昔布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A组与B组的VAS评分对比 在术后4h、8h、12h及24h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24h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术后24hA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2例、无头晕患者,总不良反应的例数为4例(10%);B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2例(30%),恶心4例、吐6例、头晕2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镇痛,不仅仅是为了有效缓解疼痛,更有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是一种常用的镇痛方法,配方常选用阿片类药物,虽然有很好的镇痛功效,但是该类药物同时对中枢神经、消化及心血管系统能产生一些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便秘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另一大类镇痛药物,该类药物常作为合并用药用于中至重度疼痛, 增强阿片类药物的作用, 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2],从而降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近年来,平衡镇痛受到重视,平衡镇痛是指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阻断疼痛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时相和靶位,以提供一种均衡、充分的镇痛效果[3]。我们将帕瑞昔布钠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超前镇痛,是为了增强镇痛效果,控制芬太尼的实际使用量以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符合平衡镇痛的理念。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帕瑞昔布钠组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减少,并获得了更低的VAS评分,说明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确实能够控制芬太尼的实际使用量,并且能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这与其他一些研究结果一致[4,5]。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例数少于空白对照组,我们考虑这和空白对照组的实际芬太尼使用剂量更大有关。

手术创伤可导致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可致严重的代谢和内稳态紊乱。有研究观察到使用帕瑞昔布钠后手术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2、醛固酮、皮质醇的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提示帕瑞昔布钠镇痛可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6],因此可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另外,有研究证实单独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肿瘤手术患者有免疫抑制作用,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该类患者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7],也有研究发现COX-2抑制剂同时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增生,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改变细胞周期, 增敏放射作用相关[8],由此可见帕瑞昔布钠尤其适合应用于肿瘤患者。

综上所述,帕瑞昔布钠在宫颈癌手术中具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果,能减少单纯使用芬太尼造成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吴新民,岳云,张利萍等.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 [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1):7-10.

[2]Kehlet H, Dahl JB. The value of multimodal or balanced analgesic in postoperativepa in treadment [J]. AnesthAnalg, 1993, 77 (8):1048-1056.

[3]Ettrich U,Seifert J,Scharnagel R,et al. A multimodal and ultidisciplinary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concept[J]. Orthopade,2007,36(544):546-551.

[4]维拉,孟馥芬,杨峰.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2):1037-1039.

[5]王连叶,阳兴,王远胜.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1):118-119.

[6]郝景宇,赵尤美,吴婷婷,等.帕瑞昔布钠对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92-1393.

[7]黄礼兵,徐钢,杨光,等.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肿瘤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2):73-74.

[8]梁楠楠,韩萍,侯灵彤.环氧合酶-2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586-2588.编辑/申磊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6年级小学生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 下一篇:ACECM取向支架――软骨组织工程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