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时间:2022-10-04 05:40:35

“学习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让我感触颇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深深的感到:提升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我们一线的教师,你能给孩子更多吗?为了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指南》第十三条讲到:活动计划主要让教师明确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教学活动的保教目标、活动过程和指导要点。鼓励教师根据活动需要,在活动前自制有质量的教具,为幼儿学习准备必要的操作材料;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教具及教辅设备;课前熟悉所教内容,做到儿歌能熟练背诵,故事能脱稿讲述,歌曲能熟练弹唱,科学实验事先做过,避免组织无准备的活动。

虽说这些大家都明白、清楚,但我们都去深入的研究探讨教材了吗?课前都认真地备课了吗?只有深入的了解,充分地准备,教师才能够教得活,孩子学得也活。

例如:在组织“不要在马路上玩耍”健康活动时,以往我们只是给幼儿讲一个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内容教育他们注意交通安全,但这样做给幼儿留下的印象不深,教育效果并不好。现在,我们同样先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是故事讲完后,组织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讨论:小朋友能不能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带幼儿进行实地观察……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高,你一言,我一语,想像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最后,以孩子的思考为基础,教师加以总结,既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再如教幼儿画《我的好朋友》的时候,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用一张范画来引导幼儿照着画,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怎样才能让幼儿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形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深思熟虑,熟悉所教内容,思考怎样教活幼儿。

于是在课前我们组织了《我的好朋友》的相关活动,让幼儿了解观察好伙伴的爱好、习惯,夸夸自己的好朋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对自己的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我们再组织幼儿画我的好朋友。教师先示范画我的好朋友,并重点用语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好朋友的形象,如:“我在想,我的朋友是什么样的脸型。噢……我想起来了,是椭圆形的”,然后边画边讲解椭圆形脸型的画法。用同样的方法,教师画出好友的发型、五官、服饰等等。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回答,跟随老师的问题回忆自己的朋友。等老师一画完,幼儿就迫不及待地画起自己的朋友来。由于有了前面的活动做铺垫,幼儿笔下的好朋友“画活了”,不再是以前照着老师的示范画,画出来的大同小异的好朋友了。在《狮子王》这个主题教学活动中,狮子当然成了我班的热门话题,他们不但喜欢狮子而且还很崇拜, 漂亮的外形、威武的身姿、王者般的力量赢得了“万兽之王”的美誉。经过交流,我知道大多数幼儿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在进行这个主题之前,孩子和家长们通过网络、书籍对狮子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他们也收集了一些关于狮子的图片,对狮子的外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尝试用蜡笔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狮子,能给画面添加丰富的背景,并体现主题与背景的主次关系。活动开始孩子们都很乐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说出自己所了解的狮子颜色、大小、及狮子的一些小故事。接着对老师出示的图画很是喜欢,都争先恐后的说说狮子的样子,眼睛像什么、嘴巴像什么、爪子像什么等等。我以为幼儿已经明白了画狮子的要领,于是没有当场示范,就鼓励幼儿自己尝试了,结果很多幼儿都唉声叹气,“老师,我不会画。”显然他们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怎么画,唐老师这时候也急了,你和孩子讨论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从来也没有画过狮子,你应该把画狮子的过程分解出来,教给他们画狮子的方法,这样直接画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时候意识到了,对教师而言还可以调整,但是对孩子来说呢?他们已经在图画纸上留下了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图画。再换一张纸?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面对孩子们渴望尝试、渴望成功的眼神,我羞愧难当,我深深的明白,今天的结局完全是由于我的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示范的重要性,以至于浪费孩子的时间,我的疏忽会影响他们进步的速度。

要上好一节课我认为课前备课是关键所在,备课是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备课上下一番苦功。集体备课很重要,能让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正像上面所提到的《狮子王》这节美工课,假如在集体备课中能针对这个活动进行分析、说课的话,就能意识到没有范画过程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就能避免课堂中所发生的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幼儿园在学期初先做好总体安排,商讨教学计划,做到统筹安排,心中有数,每周会进行集体备课、一起分析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最后取得一致的看法,并形成最终的课堂教学方案。同时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依赖“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而且,最后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班级特点,决定对共同研究成果的取舍和运用,并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留下自己的汗水,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讲起来生动活泼。课后的教学反思也极为重要,针对上课中出现的闪光点或教学效果应及时反思并修补,只有及时地总结,才有利于以后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及时把教学环节中的失误或教材内容处理不当或教法不合理处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工作中改进。

实践表明,教师要教得活,就要勤于思考,不断探索,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教材、备好幼儿、备好教法、备好自己。把教育要求、幼儿的特点、教育内容巧妙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学得活的目标,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上一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提高品德课教学成效 下一篇:探寻从“挤牙膏”到“常流水”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