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现代物流建设向纵深推进

时间:2022-10-04 05:37:58

如何将现代物流建设向纵深推进

摘要:如今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物流企业群体加速成长,物流集聚区逐步形成,物流运作的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行业基础工作和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出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将如何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介绍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物流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引起了国内外、境内外同行广泛关注。这些新的动向,对于物流行业或物流企业来说,应采取哪些新举措。

关键词:物流;物流发展;物流企业

一、我国物流发展的新动向

1.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中国实行改革开发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中国的GDP增长率始终在 8%左右,而国际贸易的增长率更是以年平均12%的增速前进。值得一提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总量迅速增加,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75.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24%;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4.2%,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受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吸引,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正在成 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再加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带给外资零售业的巨大商机,包括沃尔玛等在内的众多零售业巨头纷纷入主中国,中国的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繁荣,大大刺激了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另外,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有力推动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时间,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踊跃的良好氛围。物流行业将随着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快车快速增长。

2.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趋势

过去,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比较优势,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现在各地区之间由比较优势所构成的差别化程度越来越小,因此,区域竞争力更强调竞争优势,竞争优势重点是资源的利用,强调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竞争优势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区域整体优势的集合。

3.物流要素全面紧缺态势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油价不断攀升,还不时出现加油受限的问题。现有的仓储能力已显不足,新建物流设施取得土地难度加大。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高端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普通服务,同行间 “价格战”有增无减。由于上述几方面的挤压,物流行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企业反映,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2007年的10%以下,物流企业必须升级转型,寻求新的出路。

4.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我国工业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以物流总、干线运输、仓储保管、市内配送为主,在传统服务种类基础上对物流网络再设计、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和定做条码扫描系统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同时对产品包装、流通加工、原材料质检、代为报关、代结货款等方面的需求也开始兴起。这说明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已渐渐超过传统的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品种的多样化、个性化是物流服务的发展趋势

5.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

今年对于我国而言,是个让人难以忘却的年份,年初的一场冰灾拉开了2008年的序幕,在南方的冰灾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2008年5月12日,一场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降临中国。 在这场救灾的运动当中,应急物流的问题,是一个真正考验政府、考验社会以及全国各个系统的大型活动,是物流活动的最高境界,发生在2008年1月的雨雪冰冻灾害,暴露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脆弱。总结抗冰救灾的经验,国家必然重视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6.物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

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内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内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全球化配置资源的推进和中国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优势的减弱,国外企业也会把产业转移的目标选择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国际化竞争的中国物流市场,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加快资源重组,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随着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物流业的国际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二、物流发展的新举措

1.完善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布局

在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建立的过程中,物流产业的发展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物流运行主体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系统。作为一个物流城市,要求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级集合,这些都需要一个总体的空间布局。如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大苏州港开发建设力度,以太仓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为重点,促进港口物流发展。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完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加快建设白洋湾综合物流园,规划建设常熟招商城和东方丝绸市场物流储运中心。借助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可以整合区域经济资源,降低企业、社会物流总成本,从而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发展物流产业将是发展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

2.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要求纵深渗透,与客户自身的运行融为一体,这就必须以客户具体需求作为提供服务的基本前提,也就是以需求的个性化来决定服务的个性化,以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所以物流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势力基础,尽快找出自己能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的东西,利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制等现代流通方式,针对企业物流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如海尔就是在满足自身物流需求的同时,其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其第三方物流企业定位是以大型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电子商务公司为服务对象,为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成品物流和销售物流在内的供应链过程提供物流支持为服务内容,以提供物流能力评估、系统设计与咨询和全过程物流为服务方式。

3.物流服务商的优化整合

整合是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实践,通过整合资源,将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以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为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整合是优化配置的决策。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消除制约发展的因素,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其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整合同行市场竞争者,是市场占有率扩张及提高竞争能力的最快速的方法。为提高竞争能力,世界航运界的龙头企业马士基轮船公司(MASEK),与海陆轮船公司在几年前便成功实现了联合,不但削减了相互的恶性竞争,而且成功扩张了市场。联合后的轮船公司(马士基―海陆) 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业务领域实现了快速扩张,占据了世界货运市场的主动。

4.建设高科技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的发展,苏州物流商会正着手建设“苏州物流最新高科技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和“苏州现代物流高科技电子商务信息交易中心”。苏州物流最新高科技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拟将采取集采购、运输、仓储、分拨、包装、配送、与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组织方式,应用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运作中的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和手段现代化。它将成为加速发展苏州现代物流业和加快发展苏州经济的强大助推器。

5.完善机制 提高应急物流效率

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新兴概念,应急物流体系还很不完善,并且在一些部门的应急预案中获得的重视度不够,而今年我国南方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所凸显出来的应急物流方面的问题很值得关注,因此,要建立完善机制,高效指挥。应急物流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必须重视和发挥物流专家的作用。例如发生地震时,城市和乡村的应对方案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一方面可以向地震多发国的日本多学习借鉴。夯实基础,优化管理。国家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保证灾害发生后能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社会资源,如紧急征用急需的民间物资,并建立起相应的补偿机制,灾难之后给予相关企业补偿,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界的积极性。全国各地的红十字会(或慈善结构)是否可以与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的物流公司结盟,一旦遇有突发性的事故发生,迅速进行货物的集结和调运,从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有效管理方式,这样对于事故的处理效率将会有较大的改观,同时还要与物资供应商建立合作机制,做好战略储备物资的协调工作。

6.绿色物流成亮点

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为此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二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发达国家政府还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作者:丁俊发

[2]《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向与新商机》现代物流报 何黎明

[3]《中国现代物流业必须做大做强》 现代物流网 王德荣

[4]《中国物流业首次救灾大考》 物流天下

[5]《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物流天下 作者:宋华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论民间借贷的规范与引导 下一篇: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政府能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