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浅析

时间:2022-10-04 03:00:20

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浅析

【摘 要】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物理;主动学习

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这也是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过程呢?

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创新。由学生自己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基础。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实际,应在“知识”上留有余地,并提供适量时间给学生提问,这样可大大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发展并实践他们的高层次思维技能。以及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置疑诱导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任何科学学说的发现起初都是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态度将使他终生受益。

二、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实施要点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认知、技能、情感、学法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成功的情感强化、内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势分步亮标,保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使其产生学习物理的良好的心理动力。

(2)根据学生层次合理安排座位。首先,根据各科考试的综合成绩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其次,把“优”和“差”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参与者三角”这个区域内。某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位于“参与者三角”内的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得最为积极。把优差生安排在这个区域里,旨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有关的信息,作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依据。这样的安排也有利于优、中生和差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创造条件。

(3)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初中学生的情感特点是感情用事,他们的意志薄弱,毅力不够坚强,而物理学习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还较欠缺的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容易产生害怕甚至厌恶的情感。师生间的情感还直接影响知识的传送,影响学习的效果。只有融洽的师生情感,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诱发学生心理精神,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不好功课则愧对老师的内心体验,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以自己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较高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学生处于良好的状态;其次,热切地期待、信任和尊重学生,教学要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吐露自己的心思和想法,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收集到有关的教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自己的意识信号,启发、诱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江慧.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2)

[2]陈治锋.初中物理“活力课堂,高效学习”教学策略.《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1)

上一篇:古诗创新教学初探之我见 下一篇:创设对话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