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底蕴更要有底气,有底气才能够大气

时间:2022-10-04 01:13:09

公元 1035 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从 1035 年到 2013 年,苏州中学走过了近千年的历程,但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诚如张昕校长所说:“有底蕴更要底气,有底气才能够大气。”在姑苏城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苏州中学以“诚思信勇”为校训,不断积淀底蕴、增强底气、追求大气,薪火相传,桃李芬芳。

张蕾,苏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名师精讲】

辞取达意

――谈写作语言

语言这个东西,意内而言外。孔子曾说过:“辞,达而已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也就是说语言不在有多么华丽,能够达到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我认为,这一条是对中学生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我从小学开始写作,难不成到了中学阶段,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首先,“辞取达意”的要求不是先在“达”上,而是先在“意”上,即意在辞先。很多时候,不是同学们不会清楚地表达,而是在表达前并没有想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南朝梁代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说过:“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辞是情理的纬线;经线正了纬线才能织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辞才能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这情理就是你先要想清楚的“意”。

想表达好,先要会动脑。对事物的认识、对生活的体悟、对人生的洞察,这些,也是你平时要跟着生活、跟着老师学的。为语言表达而学语言表达,只会越走越窄。

再来说说这“达”字。“达”最基本的要求当是表达清晰精准,请看《我的秋播》文段:“凉爽的秋季来临了,我取出贮藏已久的种子,将它们分了类,大一些的先泡水催芽,小的就直接下种。我用小勺子将特别配置的育苗土一勺一勺填进育苗的花盆,用手轻轻摁一下,把土填平,然后浇水,直到盆土湿透。许多种子十分细小,用手很难一粒粒分开,我就用牙签先在土面上戳一个个小洞,把牙签沾湿后用它把种子一粒一粒放进洞里,最后再用喷壶从上空喷雾,让种子能与泥土贴在一起。接下去,就是漫长的等待……”由于作者本身就是个爱花之人,这次又是她的亲为,所以“意在辞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具体表达上,作者还是很注意步骤的清晰和用词的精准。取种、分类、略写催芽、详写下种过程:填土、浇水、戳洞、放种、喷雾。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这么做,写得清清楚楚。

也许同学们会觉得明白如话的语言太浅近太平淡。清代的刘熙载在《艺概 ・ 诗概》说过:“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其实,为文之道亦如此。

细细品味上面的片段,会发现作者播种时的用心投入、细心平静,仿佛这个世界只有她和她的秋播。而且,她开始漫长的等待,因为有期待有希望。这在当下求快求利的竞争环境中,正是因其难得而令人称奇,秋播正体现了作者的生活观――平静而充满希望。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同样明白如话而又意味无穷。

看来,明明白白、自然如话的语言,比那些刻意求新求深,追求所谓文采的语言更具品位,更耐人寻味。如此达意之辞,足矣!

【题目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以某一个具体物象为题目的作文。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思,即显性意义,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含义,即隐性意义。命题人的意图往往是落脚在物象的寓意或象征义上,如,由“门”想到“心灵之门”、“国门”等,要打开国门,开放、包容、交流等;由“灯”想到光明、温暖、希望等。这类题目一般要“虚化”才能写出深意。

“镜”是指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即镜子。《大戴礼记・保傅》说:明镜者可以察形也。《汉书・谷永传》说:以镜考己行。《战国策・齐策》说:窥镜而自视。即通过“自视”,达到“察形”“察行”的目的。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名言更是道出了镜子的隐性意义――“考己行”、“明得失”和“知兴替”。至此,行文就有了方向。

【例文】

江苏省苏州中学 沈静心

我站在公交站台前候车。

百年名校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地上还有这一块那一块的水潭。我望了望自己脚边的水潭,它安静地占着一隅,水面如镜,能映出我模糊的身影。用脚尖轻轻一点,那水面瞬间漾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原本倒映出的身影也随着波纹散开,起起伏伏,看不清原来的模样。

突然间头上一凉,抬起头,天上灰蒙蒙的云叠在一起望不到边,再眯起眼瞧,却是有稀疏的银针洒下来了。“啧,真倒霉。”我摇了摇头,埋怨自己怎么忘了备伞。银针越撒越多,越拉越长,不过一小会儿,我居然连头都不能抬起,只好背着书包跺跺脚。周围的路人一个又一个匆匆地走过。脚边的水潭已不再平静,不停地被雨点砸出了裂纹,我不由得生出同病相怜之情。

公交车还是难觅踪影,我哀叹一声“祸不单行”。蓦地,我感觉到有人擎着伞向我走来。用余光一瞥,是一双漂亮的高跟鞋。鞋跟击地发出的声响在雨中显得有些低沉。我正纳闷着,鞋的主人却已在我左边站定,与我平行而立。正要出声询问,头上却忽然没了那缠绕已久的凉意――她,正为我撑伞?

我一时失了言语,又惊又喜。身边撑伞的人并没有开口,只能听到四周绵长的雨声,还有砸在伞面上的点点水声。世界就像是一面被泼湿的镜子,我站在镜中,内心像大雨将至般潮湿,似感动,似疑惑,似欣喜,一浪高过一浪的情绪在心中涌动。

我揣测着已经失去了道谢的最佳时机,便也不开口,只是手不由得拽紧了书包的肩带,身子因局促而微微晃动。

那双美丽的高跟鞋,我低头便能看见。旁边的水潭稍复清明,雨势减弱,我看到那水面上映着一把举在我头顶的伞,还能看到那双鞋的主人陌生而又模糊的脸。我笑了。我感谢这面“镜子”,它让我看到了伞下温情脉脉的小世界。而这面小“镜子”好像是感应到了我的心思,也泛起了微笑似的涟漪。

只是一把伞而已,却好像撑起了一个世界。

只是一面“镜子”而已,却好像映出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与感激。

【评点】

本文胜在构思巧,立意深,语言清新有味。作者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公交站台候车遇雨,巧妙地将水潭比作实的镜,将撑伞人比作虚的镜,照出生活中的“我”和“她”。而在作者笔下,雨中的世界也成了一面镜子,那么生活中无数的“我”和“她”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美好。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一如一

面明镜,值得细细品味。

【题目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海子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

请以“故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韩少功在舒适的异国生活中却无法摆脱“我心归去”的强烈愿望,柯灵在一代又一代海外华侨心中看到了深厚的“乡土情结”,王开岭在呼告:“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这里有深刻的回忆,有情感的激荡,也有理性的反思。

身处故乡的你,也许对故乡倒是忽视的,能否换一个视角审视你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或许能有意外的发现。离开故乡的你,也许对故乡是模糊的,能否重新回望你曾经的家园,让他逐渐清晰起来。对故乡的理解,还可以由实到虚,进行开掘。精神家园,心灵寄托,我心安处即是乡,人一辈子都在追寻“故乡”的路途上。

【例文】

浮萍

蒋心怡

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

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寒山子的这两句诗,然后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想起那些故乡的往事。

童年时是在乡下外婆家度过的,回忆起在那里度过的日子,仿佛空气里总是跳跃着鲜活快乐的分子。我和姐姐总能发明各种游戏。别看我们是女孩子,翻墙,爬草垛,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手。一次邻家的石榴熟了,我俩垂涎欲滴,思量再三还是一起上了树,挂了彩带着一颗小石榴下了树,呵,俩人还高兴的紧,又怕被人知道,又恨不得全村都知道。

还有女孩子都喜欢玩的过家家,屋后的大树下,树叶花草就是菜,舀一瓢河水就是汤。每到炎热的夏季,河水就不止有这功能了,每天都是泼水节,出去跑累了,四只脚河里一伸,这种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镜头,我们俩天天都在演。

我看过很多篇怀念故乡的文章,那么多人,以浮萍般的口吻悼念自己被完全抹去又重新建立起来的焕然一新的故乡,我记得诗人于坚这样说“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就像一种谎言”。即使我也为此叹息、感伤过,不惜运用那么激烈的措辞去表达我的愤怒,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有一个故乡,即使有些残缺了。

今年,重新踏上那条无比熟悉的道路,路过不再有菜花的水泥地,路过那家有大狗的院子,路过小卖部,村子里有些不同寻常的安静,没几声鞭炮,也没有横冲直撞的小孩子,更没有晒太阳的老人,也许今年天气太冷。

一个拐弯,熟悉的房子出现在眼前,不知为何悬起的心也放下,向东望,却惊呆了。

我不知道那片废墟中是否还有我爬过的石榴树,只看见曾经熟悉的房屋变成了一片瓦砾。不不,我摇头,不是这样的,我清楚地记得,那家人有一只很乖的猫,门前种着小青菜,有时是冲鼻子的辣椒。再往东,是一座没有栏杆的小桥,桥下一弯清水,直流到水田里,那里,那里,还该有几棵水杉树……

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像海啸卷到我的脚边,把我的那些记忆抹去了。

外婆说:“正好拆到我们这里,不拆了”。

离开的时候,竟像永别。再回头,夜色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了。不出几日,传来了外婆家要拆迁的消息。

我终于明白那一篇篇带着泪痕血痕的文章,我从来没有这样深刻地去理解他们。从此,我也要成为没有故乡的人,从此,我也要成为随水而逐的浮萍一片。没有勇气回到那我本该熟悉的土地,面对那一片瓦砾,面对崭新的一切,面对一个血脉相连却失忆而面目全非的亲人!

十五岁那年我远渡重洋,只身望着异国的明月,心里有着故乡,有着那些珍贵的记忆,并不觉得孤单,今天的我坐在这个城市里,周围尽是冰冷的海水,无比孤单。

我突然想起那些童年的玩伴,他们和我一样经历着失去故乡的痛苦。我抬起头看着窗外的繁华,看着这家咖啡店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经历着同样的痛苦。不止是我,我们整整一代人,都将成为无根的浮萍。你的故乡还在吗?一棵棵树木被砍倒,一条条河流被抽干,一个个村庄在消亡。多少故乡在被无情地抹去,这是一代人的无家可归之痛。然而我们却无力阻挡。再回首,那故乡,已经在很远处,什么也看不见了。

再见,故乡。

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

【评点】

作者用饱含真情的文字回忆故乡带给自己的无限美好,生动地再现当时的动人场景,对曾经的拥有铺垫得越足,越能凸显如今的失去带给我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是情感上的失落和痛苦,“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的引用,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形象,更充分。

上一篇: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分析 下一篇:《过程检测仪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