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时间:2022-10-04 12:22:04

论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摘 要:掌握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是争取小麦丰收的重要步骤。春季小麦既是根茎叶的生长的重要时期,又有雌雄穗的分化发育的关键时刻。所以春季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需肥水最多的时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因地因苗,合理运筹肥水,加强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使各类麦田均衡增产。

关键词: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调控肥水;化学除草;病虫防治

春季小麦墒情、苗情、土壤供肥能力差异较大,肥水管理一定要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而且今年气温逐渐回升,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了使麦田苗情由弱转壮,稳健生长,夺取午季丰收,现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科学调控肥水

对苗小苗弱、次生根少、群体不足、受到干旱和冻害的田块,要抓住春季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肥水齐攻,两肥并用;一是早施返青肥,肥水齐攻,加快三类苗转化升级。二是早施、普施拔节肥,争取穗大粒多。追施拔节肥可以提高分蘖成穗,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要及时浇水并结合施肥,追施尿素120~150kg/hm2,如有降雨,可趁雨撒施,确保麦苗返青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二、返青期都要镇压划锄

1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对旺长麦田,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

2清理苗脚,对群体过大田块,必须进行深锄断根,减少春季分蘖量,控制旺长;对群体适中、壮苗田块,进行适当中耕,损伤部分根系,抑制无效分蘖;对弱苗田应浅中耕,以免伤根,以达到提温保墒、促进生长的作用。

三、化学除草

对播种偏晚的弱苗田块,要普遍喷施百施利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抗逆性,促苗早发。对播量偏大苗数过多的旺长田块,要采取化控促壮措施,喷施200mg/kg多效唑溶液450 kg/hm2,要在拔节前使用,亦可在拔节期用助壮素225~300 mL/hm2对水750kg喷施,防止后期倒伏。杂草发生程度重,应强化返青后的化学除草工作。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四、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发生以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红蜘蛛为主。小麦纹枯病:今年小麦田间湿度大,群体大,纹枯病极易发生,具田间观察,冬前已有部分田块出现了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的高发期,因此要特别注重防治纹枯病,春季小麦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喷药,喷药时期为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喷雾所用药剂为20%三唑酮乳油、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等,此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多菌灵悬浮剂、5%井冈霉素水剂等农药也可继续使用。在麦蜘蛛防治上,每0.33m单行麦株上有虫200头以上进行喷药防治,可用1.8%虫螨克乳油90~120mL/hm2对水750kg,或20%扫螨净300g/hm2对水750kg,或氧化乐果1 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红蜘蛛用15%达螨灵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吸浆虫用50%辛硫磷乳剂750mL/hm2或40%氧化乐果600mL/hm2对水600~750kg喷雾。防治蚜虫、粘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25%快杀灵乳油375~525mL/hm2对水600~750kg混喷。

五、小麦防冻害技术

小麦遭受早春冻害的原因。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

1对生长过旺麦田适度抑制生长,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

2灌溉是预防小麦春霜冻的有效措施,寒流过后要及时检查苗情,发现叶片有冻害现象,要及时采取补施氮肥或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等措施,促苗快发,最大限度降低冻害损失。

六、喷施叶面肥技术

1小麦后期根系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因此要抓住扬花-灌浆这段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广泛推行“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即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通过在小麦叶面供养以补根系吸收下降造成减产,达到延缓根系衰老,延长剑叶功能期,减轻干热风为害,防止倒伏,增加小麦灌浆速度,增加粒重,从而增产,根据土肥站近年来叶面肥试验结果,小麦扬花至灌浆喷施两次叶面肥,可增产5%-8%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2、叶面肥的常规用法:一般于小麦抽穗-灌浆期连续进行2-3次叶面喷肥,可选用0.5-1%的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于高产超高产小麦必须进行叶面喷肥,因为高产超高产小麦亩穗数较多,且穗大、粒饱,后期遇干热风易倒伏,所以结合防病治虫可起到“一喷三防”的效果。

3、叶面肥的特殊用法:在气候反常环境恶化的条件下,要创小麦高产,除了根部施肥外,还应充分利用叶面施肥技术,尤其是高温干旱或涝洼积水田块,或是遭受冻害时,或是小麦遭受药害时,都应及时进行叶面施肥,可选含氨基酸类或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等,可达到减轻灾害、增强抗性、增加产量。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创新 下一篇:浅谈公路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