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制的建立研究

时间:2022-10-03 10:00:33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制的建立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企业单位的体制也不断地深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需要顺应改革的潮流和趋势,这就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由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不强记忆审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行政事业单位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改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提出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制的对策和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审计机制 对策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核心环节,而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审计则是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确保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进行,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从而保证财务收支的真实和合法。通过对财务工作的审计,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缺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和完善,保证行政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审计机制是大势所趋,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正确的审计观念。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招聘和选拔财务审计人才之际,往往没有从全方位考虑,一些没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都给予录用,在后期的工作中单位会浪费很多的精力和物力财力去培养新成员,给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一些新的审计人员对审计知识一知半解,不懂得管理的操作流程,在工作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程序的遗漏和失误的可能性。还有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对工作的态度不负责,常常出现偷工减料、瞒混过关的现象,这给其他员工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审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问题。

(2)审计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不能很好地保障财务工作正常运行。由于种种因素,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常常出现难以协调的局面,双方不能相互制约,造成不可想象的僵局,这就需要建立和健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对审计工作的各项程序进行监督和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完成。如果早整个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单位的防范意识比较差,再加上审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能力不强,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很可能会造成审计工作的失误,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审计工作缺乏有效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无章可循。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谋取私利,对财务工作的审计过于形式,假账真做没有按照应有的程序进行审核,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一些财务审计人员无视职业道德,暗地收取贿赂,从中收取一部分利益,为了这点利益不惜损坏自身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实在是让人感到羞愧。这种贪图一时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的恶劣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制止,很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安,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账目与实际不符,制造不合法的开支发票,明细不清等问题的存在,会给审计工作的管理带来严重的负担和后果。这种这种不雅的行为如果蔓延下去,就会成为一条不归路,越演越烈,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而且一旦被曝光,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造成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自身的荣誉,很难再翻身。

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创建优秀的审计团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要求各个职位的员工具有基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新录用的员工们,由于他们对业务流程比较生疏,不能直接上岗。因此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并让他们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工作的印象和提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为上岗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就让其上岗,不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差错。因此,员工的培训工作不容忽视,应该受到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士的高度重视,这关系到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发展的问题。

(2)建立健全审计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审计的方式和途径。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财务审计工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单位必须抓住财务的薄弱环节,建立合理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找出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审计。同时,还要加大管理力度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对重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和项目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旨在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审计工作要改变原有的传统审计模式,不能仅仅以账簿为依据,还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探索研究,仔细分析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蕴含的规律,把握相关的知识,为将来的审计工作提供广泛而丰富的资源。

(3)促进审计的信息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完善,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提供广泛新颖的信息,促进单位的信息不断完善。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审计信息不断网络化,加大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和科学技术,在加上单位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审计人员,共同成为审计工作进行的良好保障。

三、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审计机制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而且真实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促进财政收支规范化的有力保障。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审计工作的比如哦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单位对审计工作还要建立严格的监控监管体制,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决不能马虎大意,否则会给行政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麻烦和后果。

参考文献:

[1] 柳芳,马玲.浅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与制度完善[J].今传媒,2012,(02).

[2] 黄丹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审计的思考[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7,(02).

[3] 曹梅.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03).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分析 下一篇:关于对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整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