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铺就孩子的人生基石

时间:2022-10-03 09:43:53

诚信为本,铺就孩子的人生基石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诚信传统的民族,信用作为一种人格情操,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化传统。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要求,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立国、立业、立人的基本准则。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诚信、企业诚信、政府诚信都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表现着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体现着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所以,在小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非常重要。根据我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制定目标有的放矢、立足课堂随时渗透、开展活动形成观念、指导实践树立榜样等方法开展了诚信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就是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讲求信誉。“三杯吐然诺,五月倒为径。”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诚信,不是放到课堂上去讲的,也不是用来长篇大论的,而是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诚信的真正内涵,为学生做表率。两年前,我曾在单位人点校任教,记得那年六一儿童节前,我答应学生,节日那天开个联欢会,庆祝一下,并让他们自己准备一些节目,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一天天地盼着,几乎每天都要问:“老师,还有几天过节啊?”“老师,今天几号呀?”没想到六一儿童节那天早上却下起了大雨,望着外面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雨帘,我犹豫了,去不去上班呢?去的话,那段土路真让我望而生畏。不去,孩子们那失望的面孔立刻浮现在我眼前。

“去!”我果断的穿上雨衣,骑上摩托,义无返顾地奔向我的孩子们。当我刚下柏油路时,就见村口有一群小脑袋在向我张望,我的心情一下晴朗起来,当我满身泥泞的打开教室门时,只见十二名学生整齐地背手坐着,十二双明亮的眼睛齐刷刷的望着我,十二张小嘴异口同声的喊:“老师好!”

我全身热血沸腾,再看看教室里,窗框、柱脚上挂着各色气球,黑板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小花,中间写着“老师,您辛苦了!”没有什么语言能表达出我此刻激动得心情,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睛,我暗自庆幸没有辜负孩子们的期望。如果今天我没有去上班的话,我在孩子们心中的威望也许就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我履行诺言的同时,也会在这十二名学生心中埋下诚信的种子,为他们将来为人处事竖起一盏指路灯。

这件事给我们的触动很大,假如我没有顶雨去上班,这次活动就会延期,孩子们这些天的期盼和热情就会像在烈火上泼了一盆冷水,那种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相反,当学生看到我顶着雨,浑身沾满了泥水去为他们庆祝节日,不用说什么,学生看到那一幕就会明白老师为什么风雨无阻,为什么会这样执着。后来,我以此为契机,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开了一次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什么是诚实?什么是守信?小学生怎样做才是诚实守信?没想到学生们的回答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在家里,在学校都不能说谎。”“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等等。看来,学生们是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只是有时自控能力不强,明知故犯,这就要求教师或家长时时引导,发现有不良现象及时给予纠正,同时一定要注意成人行为的示范性。要知道,小学生模仿的心理是很强的。美国著名作家杜威曾说,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时,他首先应求助于教育,学校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更有责任担负起诚信教育的义务。所以,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为培养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做典范。如果老师或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诚信,在孩子心里就会失去威望,失去信任。“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诚信教育也不能只依靠学校,老师,家长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屡见不鲜的实例,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许诺,但由于家庭的琐事或工作的繁忙,有时忘记自己的承诺,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应付孩子的要求,随口就答应,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家长一旦食言,“诚信”这个概念在孩子的大脑里会逐渐失去它应有的分量。

记得有一次吃过晚饭,我正在为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准备材料,孩子过来说让我带他去体育广场玩,我说:“今天没时间,等星期天再去吧。”到了星期天,因为材料还没准备好,所以就想推掉这件事,孩子很不高兴,噘着小嘴说:“大人说话也不算数,老师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讲信用的。”我一听,不禁为之一震:对啊,我不是也这样教育学生的吗?怎么自己做失去信用的事呢?为了给孩子做榜样,我宁可晚休息两小时也不能给孩子心灵上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马上放下书本,带着孩子开开心心地玩去了。

身为教师,同时又是家长的我,深深懂得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诚信品质的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和社会,做诚信的表率,是十分重要的。

诚心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人的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中华民族素有注重承诺的优良传统,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是,现在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为曾经拥有,”在生活中丢弃了自己的良心,一切向钱看,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拼命透支自己所剩下不多的诚信。

诚信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本。有些商人道德缺失,为了个人贪婪的私欲,不讲信用,不讲责任,不讲良心,“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等让人不知道吃什么食品放心。这些事件折射出人性中卑劣的一面,为了金钱,这些人不择手段,丧失人性,泯灭良知!

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民族生存状态。因此,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将诚信教育融进课堂内外,将诚信教育进行到底,以诚信为本,铺就孩子的人生基石。

上一篇:建设初中语文趣味高效课堂的途径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