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松绑,让学生更自主

时间:2022-09-16 06:44:33

给心灵松绑,让学生更自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2009)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学校工作中,班主任一方面要应对班级大小事务、学生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展开学科教学工作,并配合学校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整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地工作,如何能体会到幸福呢?不少班主任坦言,在班级工作中,处理不完的大小事让人身心俱疲,觉得没有奔头。班主任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一个班主任想弄出点成绩也似乎越来越难。

一、给心灵松绑,要相信学生

班主任每天与学生形影不离,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成了“高级保姆”。大到学生在校安全,小到学生丢块橡皮……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得张罗,心情也随着零碎繁琐的事情而日渐糟糕。所以,好多班主任由衷地感叹:“班主任的日子啊,真的好难熬!”

笔者初任班主任时,也是事事亲力亲为,班级工作“一把抓”,忙忙碌碌,真的很累,体力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心累。一学期下来,发现学生的能力丝毫没有得到锻炼,与期初同一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种种问题比比皆是,如逆反、不自信、胆小……各种现象,让笔者发现自己错了,也开始给心灵松绑,认识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着管住学生,不让他们犯错,打心底不相信学生有足够的自主能力。

还有些班主任嘴上说相信学生,也愿意“谈论”自主,但也仅仅止于谈论,不愿意兑现,行动上根本不相信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伤害。他们不相信学生有自己做主的资格和能力,总以为学生太小,没有经验,应该听从成人的指令,接受成人的安排。说到底,班主任还是没有转变思想,始终想着如何管住约束班里的孩子,没有绝对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一开学,选班委是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选的就是班长,笔者一贯的方式是先了解班级内谁曾经担任过,然后择一选任。但是,往往这样选出来的班长,有部分学生是口服心不服的,导致在接下来的班级日常管理中,班长的管理有部分学生熟视无睹。有问题就要去解决,新学期开始,笔者决定让学生自主选举,让有意向的学生提前准备好竞选词,班会课上民主选举。结果,出乎预料,仅班长一职,就有三个学生竞争,其余的班委职务竞争者更多。我一下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后来,还是班里一个活跃学生脱口而出:“让他们试试,比比看!”笔者此时没有立马下结论,而是装作很为难地请教学生:“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决定了?就由你来说说具体怎么比吧!”那位学生非常自信地站起来,说出比试的具体方法:三位候选人,各自做一天值日班长,在三天后的班会课上,我们全班再来投票……这个建议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同,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到了一场公平民主的“比试”,竞争者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者,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班级纪律、卫生出奇地好。连平行班的老师都忍不住来询问原因。事后,笔者思索,那次不单单是三位竞争者的比试,更是解放学生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一次比试。

只有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才是我们班主任解放的最佳捷径,只有让学生自主,才是解放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初次放手让我尝到了甜头,原来做班主任也不一定要那么累,我们完全可以活得很轻松。

二、给心灵松绑,把参与权还给学生

一个能干的班主任,事事都自己动手,其实不算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管得过多过死,就会在班上创造出一大批依赖性强而创造性和独立性差的班干部,说得不客气点,是培养了一批没有主见和创造力的木偶人。最后累了自己,害了学生。学生缺乏管理能力,最后使班主任自己陷于杂事,疲惫不堪,班主任该怪谁呢?该怪自己太“能干”了。

最近几年,笔者很少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去,我做得少了,学生自然主动多做,参与的机会就更多了。我常在班会课上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么大了,也都很能干,众志成城,大伙团结合作,能比老师做得更好。”在学期初帮助班长组建一支干部队伍后,学生能干的事情,我就坚决不干。当然,班干部要顺利完成班级事务,全体学生的配合和支持是少不了的,因此,班级的整体氛围是民主的。因为班干部有考察期,实行轮换制,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争取担任班干部。其余的学生,即使不是班干部也有机会获得锻炼和表扬的机会。

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班主任要锻炼学生,机会无处不在,就看如何把握。笔者所在的学校有“顶呱呱”中队的评比活动,各中队是暗中较劲。班长和全班学生商量后,决定申报“卫生顶呱呱”中队,看到学生们期待的眼睛,笔者心里却有很大的担忧。班级的卫生管理,笔者心知肚明,每次总要提醒:这边怎么没擦干净?那里为什么没人去扫?讲台怎么还是没来整理?脸盆里的水怎么忘换了?……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按原先的管理,班级里的卫生肯定还是很狼藉,“顶呱呱”中队也肯定很难评上。正当愁云满面的时候,讲桌上一张“文明礼仪小标兵”的评选纸,解开了笔者心中的谜团。作为“技术顾问”,笔者向班长建议,可以在班级里立下“劳动卫生小明星”的评选公约。学生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第二天,班长就和班干部成员制定出了简单可行的评选规定,要求是:只要你在本周中,能够自觉完成班级卫生工作,都有机会被选上,顺利选上就能得一枚奖章,成为下周的班级“劳动卫生小明星”,还可以协助班级劳动委员一起管理班级卫生。相对于成绩来说,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对多数同学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班级里几乎所有同学都能够按时完成工作,还有一些因马虎忘记的,也会有其余同学提醒。班级卫生有条不紊,在月末的时候也顺利评上了学校的“卫生顶呱呱”中队,全班同学高兴极了。

在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班主任想要给心灵松绑,干得不那么累,就要学会适当“偷懒”,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能发挥自己个性、能力的机会、岗位和角色,使学生能在班级生活中找到满意的角色,发现积极的自我,产生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得到最大的锻炼。

三、给心灵松绑,要团结学生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平时看起来很松散的班级,一搞班级活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马上就调动起来了,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确实,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最好载体,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能有效团结学生,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往往能够使我们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而且高效。

笔者喜欢在自己班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这当然不止于狭义的娱乐活动。因为活动能够让班主任感到有所为,还能够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得自己对班级是有用处的,让他们对集体产生归属感。现在的孩子因为在家里处在一种养尊处优的地位,惟我独尊,因此“团结合作”的精神很缺乏,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学校庆“六一”系列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了一次“创意海报”的设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特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尤其需要同伴们的团结合作。有些学生动不动就发脾气,闹情绪,不服从集体的安排,指责埋怨,结果最后的成绩明显不如团结合作的小组好。出黑板报的活动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全班学生分六个小组轮流出每期的黑板报。有些小组群策群力,板报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而有些小组,各组员总是心不往一处想,力不往一处使。班级环境布置,也需要集思广益,学生们为了得到表扬,精心设计出了“采蜜园”“我型我秀”“比比谁最棒”等让笔者赞赏不已的栏目,之后的丰富内容也是处理得头头是道。这些事情,一个人做实属不易,而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学生从这些生活的点滴中明白了“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完成好,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乐趣,这些必须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自我教育,而不是一堂品德课可以让学生接受并付诸行动的。

万玮老师在《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中说到:“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注意方法,不可使用蛮力。”班主任工作使用蛮力,事必躬亲精神可嘉,但往往事倍功半。若想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必须学会“偷懒”,首先相信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把参与权还给学生,锻炼他们的能力,更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同时创造平台,给学生团结合作的机会,定能轻松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李琴,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214400)

上一篇:浅谈孤儿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定位与情感渗透 下一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